倍可親

回復: 1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基督教偷襲中國文化

[複製鏈接]

995

主題

4748

帖子

153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3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iebling 發表於 2007-8-3 23: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 石華寧 | 2007年03月12日 08:52 | 欄目: [ 學術 ]
[ (417) 點擊 ] | [ (7) 評論 ] | 本文地址: http://shihuaning.blshe.com/post/760/28139

聖誕節,英文Christmas,意思是耶穌彌撒。一個不合適的名詞翻譯,騙了無數中國人的感情。在台灣稱之為"耶誕節"--理由是:中國有聖人,文有孔子,武有孫子。對中國人來說,耶穌不是聖人。如果大陸也用這個譯名,我估計就不會有多少中國人,會為歐美國家的這個神仙狂熱了。比如復活節(Easter),中國人就冷面相對。 平安夜這個詞,英文是Christmas Eve ,一個非常中國化的名字,讓很多不懂事的年輕人為著別人的聖人而狂歡。當年外國傳教士到中國傳教,將上帝翻譯為天帝,乾隆皇帝不許可。你們的神是天上的皇帝,中國人的神不都成了你們的臣民了嗎。一怒之下,將傳教士趕出了中國。基督教最具欺騙性的一個名詞是「天賦人權」,實際上是「神賦人權」。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名詞,背後都有特別的意思。美國人把新疆的恐怖分子稱為"民族獨立分子",把達賴喇嘛稱為"西藏精神領袖",把六四稱為"民運",把反政府人士稱為 "自由主義者"。  要警惕,從敵人嘴裡冒出來的那些甜言蜜語,總會有些毒素。

近幾年,中國人過聖誕節的熱情特別高。平安夜人山人海,聖誕節熱鬧非凡。一個多數人不信基督教的國家,卻給人以全民過聖誕的印象。不是因為中國人崇拜洋教,而是洋教用適合中國人的名詞,偷襲著中國文化。

聖誕節的英文是Christmas,如果準確的翻譯,是"基督彌撒"。如果用意譯,也應是耶穌誕辰紀念日。在台灣,這個節日的譯名是「耶誕日」。如果大陸也用這個譯名,我估計就不會有多少中國人,會為歐美國家的這個神仙狂熱了。比如復活節(Easter),也是基督教的一個重大節日,中國人就冷面相對。聖誕節,一個不合適的名詞翻譯,騙了無數中國人的感情。

蔣介石本來是個基督教徒,信仰基督教。但老蔣就不贊成聖誕節這個稱呼,而堅持稱之為「耶誕節」——理由是:中國有聖人,文有孔子,武有孫子。對中國人來說,耶穌不是聖人,不能讓中國人把西方的聖人當聖人。讓耶穌佔了中國聖人的名份。

這個翻譯,讓中國人尊耶穌基督為聖人,是對中國人的不尊重,更是對中國聖人的不尊重。在美國和加拿大,為了尊重不同的信仰和文化,國家領導人在祝賀聖誕節時,只說節日快樂,不說聖誕快樂。不能暗示其它宗教的人,也將耶穌尊為聖人。
同樣的是平安夜這個詞,英文是Christmas Eve 。字面上的意思的耶誕夜,宗教意思是耶穌誕生前夜。但卻給起了一個非常中國化的名字,平安夜,讓很多不懂事的年輕人,為著別人的聖人而狂歡。唯獨記不住中國的聖人。
其實這裡面大有學問,也有大騙局。當年外國傳教士到中國傳教,將上帝翻譯為天帝,乾隆皇帝不許可。你們的神是天上的皇帝,中國人的神不都成了你們的臣民了嗎。羅馬教皇則堅持認為,基督教的上帝既有神性,又有人性,按照中國文化的概念,應當翻譯成天帝。乾隆一怒之下,將傳教士趕出了中國。可見乾隆已認識到,名詞的翻譯帶有政治色彩。
宗教本身是精神鴉片,如何翻譯名詞,也就體現了怎樣才能更容易騙人。以後,基督教只能給他們的神封號為主,或上帝,神。這樣就不會與中國的宗教信仰衝突了。
在當代,基督教最具欺騙性的一個名詞是「天賦人權」。這個概念是英國基督教新教的教義。在基督教的信仰中,有上帝的概念,沒有上天的概念,對於基督教來說,對天賦人權的理解實際上是「神賦人權」,就如「君權神授」一樣。
在中國文化中,有天的概念,這個天可以理解為上天,既有天地萬物的意思,也有天地有靈的意思,總之並不是上帝。當翻譯成「天賦人權」之後,中國人自然的理解成上天賦予的權利。這樣的理解也沒有錯,但它掩蓋了基督教教義這一本質。如果翻譯成「神賦人權」,雖然準確了,但卻不容易讓非基督徒接受。「天賦人權」偷換了神與天的概念,讓中國人按照自己的文化,接受這種基督教新教的教義。
然而,這樣理解也不是什麼壞事。一切先進的東西,民主的東西,都值得學習和借鑒,無論它是什麼宗教的、理論的、主義的。但不必改頭換面,做這種偷偷摸摸的事情,以偷換概念的方式來傳教。
基督教世界緊接著又說,天賦人權是普世價值,將基督教的教義說成是普世價值。這又是一種霸道的說法,伊斯蘭教,佛教,中國的儒家學說,就沒有認可這是普世價值。說這是普世價值,是基督教世界一廂情願的說法。
其實,中國文化中的民主概念要比基督教早一千七百多年。早在孔孟時代之前,中國人就有君為輕,民為重,生而平等的理想。就有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的說法。在西方的人權觀念產生前,歐洲人完全是沒有人權觀念的,宗教改革后,才有了人權和平等的意識。
自由、民主、人權,這三個名詞,實際上都是基督教新教的基本教義。但在剝下了宗教的外衣后,偷偷的成為很多無神論者的信仰。正因為這是基督教的概念,是歐洲文化的產物,因此很多中國人難以理解其中的真正含義。
民主和人權還好理解一些,自由就很難理解。因為中國文化中本來就沒有這個詞,是後人根據基督教教義新造的詞。很早前,中國的工農大眾能理解阿彌佗佛,就是理解不了自由是個什麼意思。經過了近百年的宣傳,一般大眾將他理解成不受約束,自由妄為,排斥這個詞。起碼多數人,不會將它做為理想。但少數知識分子,將它看成是一種理想,看成要求言論自由的武器。由於多數人對此並無理解,並無追求,因而不可能成為群眾思潮。
為了傳教,近四百年來,歐洲傳教士對中國煞費苦心,但都沒有打開中國的大門。清朝末年,激起了義和團運動,解放之後,受到無神論的排斥。由於中國人現在沒有了防範意識,基督教的教義,便以這些美妙的翻譯名詞,迅速的潛入到中國人的意識中。不戰而勝。
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名詞,背後都有特別的意思。比如說,美國人稱中國在非洲搞「新殖民主義」,把新疆的恐怖分子稱為「民族主義者」,把達賴喇嘛稱為「西藏精神領袖」,把六四稱為「民運」,把反政府人士稱為「自由主義者」。
人要活得明白,書要讀得明白。要明明白白的理解,一些名辭彙背後的政治含義,不要稀里糊塗的接受說教。要警惕,從敵人嘴裡冒出來的那些甜言蜜語,總會有些毒素。就聖誕節這個名詞,還是以叫耶誕節為好。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沙發
sousuo 發表於 2007-8-3 23:28 | 只看該作者
偷襲中華文化的還有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搖滾,美國大片。。。。。。。,中國文化就這麼不堪一擊?耶誕又如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

主題

821

帖子

21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1
3
mapleave 發表於 2007-8-3 23:3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sousuo 的帖子

"耶誕節"也不錯嘛,至少可以從這個論壇里叫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4
sousuo 發表於 2007-8-4 00:00 | 只看該作者
不是新發明,港台好象一直就這麼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5
研究 發表於 2007-8-4 00:15 | 只看該作者

「耶誕節」一詞的來歷

聖誕節,由於西方文化與基督教進入中國而變成一種文化內容。而港台那些不信基督教的人認為:孔子是聖人,人稱孔聖人,所以聖誕應該是孔聖人的生日。可是又沒有人叫孔子的生日為聖誕。所以,這些不信耶穌的人把聖誕節叫做「耶誕節」。即耶穌誕辰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72

主題

9155

帖子

277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773
6
嘁哩喀喳 發表於 2007-8-4 05:34 | 只看該作者
堅決支持。以後大家都改叫「耶誕節」吧。(順便說一句:我們家從來不過這個狗屁」節「)

耶穌這種江湖騙子,實在當不起這個「聖」字。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成立中國的「聖誕節」,比方說把孔夫子的誕辰(或者別的古聖先賢的誕辰)立法定為中國的「聖誕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7
zgb9333 發表於 2007-8-5 07:55 | 只看該作者
統一改名,但是在大陸沒有定為節日,建議改為:

耶誕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72

主題

9155

帖子

277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773
8
嘁哩喀喳 發表於 2007-8-5 15:3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 zgb9333 的帖子

對,叫「耶誕日」更貼切一些。


為了一個騙子過一個「節」,的確也很荒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paullian 發表於 2007-8-5 23:16 | 只看該作者
再中國,佛誕節,孔子誕辰.軒轅祭祖,老子誕辰都不算是官方節日..只是民間紀念...
耶誕節也是一樣吧....只不過大家應這個節的景放鬆放鬆.而且,對於中國人來說,12月25號,人們想聖誕老人比想耶穌更多吧........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

主題

1558

帖子

397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7
10
大象無形 發表於 2007-8-6 21:55 | 只看該作者
我想指出兩則錯誤
1。台灣也是中國的一部分
2。懷疑叫什麼真的那麼重要嗎?台灣的耶誕節就未必比大陸的聖誕節冷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paullian 發表於 2007-8-6 22:27 | 只看該作者
沒錯.差點忘了..
為了祖國統一大業,
我們應該再特殊節日的稱呼上坐下統一
比如國慶節統一到10月1號.不會差9天而已.
然後呢..耶誕節(聖誕節)救統一叫耶誕節吧...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72

主題

9155

帖子

277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773
12
嘁哩喀喳 發表於 2007-8-7 01:5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2 cgs5211 的帖子

光喊口號有什麼意思呢?

也許我們反對基督教你覺得難以理解,但是,你了解基督教嗎?為什麼你自己不先做點調查研究呢?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希望我們大家都好好想想這句話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

主題

1558

帖子

397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7
13
大象無形 發表於 2007-8-7 05:51 | 只看該作者
我不知道你這個幾乎是指百分之多少?穆斯林人口有12億以上,你說他們過聖誕節嗎?他們所佔的比例還不足以改變你的幾乎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72

主題

9155

帖子

277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773
14
嘁哩喀喳 發表於 2007-8-7 06:3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4 cgs5211 的帖子

〉〉全世界的人(,當然不包括你們老幾位),幾乎都把聖誕節稱作聖誕節.

這麼說,就顯得你很無知了。

英文 Chrismas 裡面沒有這個「聖」的意思。別的語言我不清楚。

中國台灣主要是叫「耶誕節」。只有大陸基督徒們才X恥的翻譯成「聖誕節」。

平心而論,耶穌哪裡當得起這個「聖」字了?你能說說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95

主題

4748

帖子

153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39
15
 樓主| liebling 發表於 2007-8-7 21:2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gs5211 於 2007-8-7 05:35 發表
這個問題需要調查嗎?

全世界的人(,當然不包括你們老幾位),幾乎都把聖誕節稱作聖誕節.

不知道你屬於是知之呢還是不知之?

現在很多西方人為了politically correct,都把"Merry X'mas"改成"Happy Holiday"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95

主題

4748

帖子

153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39
16
 樓主| liebling 發表於 2007-8-8 09:4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gs5211 於 2007-8-7 23:51 發表
那俺就拭目以待,看看老幾位哪時候能叫天下人都把聖誕節的稱呼改過來. 希望幾位推算一下,大約需要多少年.10年,50年,100年,1000年還是更長?

西方人不是已經在改了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17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7-8-8 13:0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liebling 於 2007-8-7 17:44 發表

西方人不是已經在改了嗎?


西方人在公眾場合的宗教忌諱強過我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 03: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