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普京強硬背後的務實

[複製鏈接]

9777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積分
1200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ullbird 發表於 2007-8-9 17: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俄羅斯是不會讓國際大舞台長久寂寞的。暑期,按慣例是外交淡季,但今年的淡季由於俄羅斯的高調出場而淡不起來:先是在歐洲反導系統問題上同美國軟磨硬頂,繼而決定暫停執行《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近日又同英國相互驅逐外交官,甚至讓戰略轟炸機逼近英倫三島……







    7月14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俄總統普京(左)主持國家安全會議。俄羅斯總統新聞局當天說,俄總統普京已經簽署命令,決定俄羅斯暫停執行《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以及與其相關的國際協議。 新華社/路透

    西方觸及俄安全底線

    乍一看來,美國在波蘭和捷克部署反導雷達和10枚攔截導彈,難以威脅俄國龐大的戰略武庫。然而,普京明白,這套雷達將讓烏拉爾以東的俄國領土在美國人面前全裸亮相。再說,美國人自己都承認,在頭10枚基礎上繼續增加導彈是早晚的事。

    而且,早就傳聞美國還要在日本-台灣-澳大利亞一線部署反導系統,對俄國導彈形成東西夾擊之勢,加上在俄羅斯以北、以東大洋上的美國導彈核潛艇,還有把海基雷達從夏威夷群島移到毗鄰俄羅斯的阿留申群島,今後再添上太空部署的激光武器,俄羅斯的戰略武器系統簡直就成了放在案板上由美國宰割的羔羊了。

    據俄羅斯軍事專家分析,美國的意圖很簡單:一旦需要,先對俄國的戰略導彈和指揮系統實施打擊,萬一有漏網的俄國導彈飛向美國,就會被部署在歐洲和日本的反導系統攔截。

    《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是蘇聯在解體前簽署的,當時北約有3萬輛坦克和1.1萬架作戰飛機,而蘇聯在歐洲地區有4萬輛坦克和1.5萬架作戰飛機,略佔優勢;現在,北約有2.2萬輛坦克和1.4萬架作戰飛機,俄羅斯僅剩6350輛坦克和3416架作戰飛機,北約擁有3倍以上的優勢。

    這項條約曾於1999年根據變化了的軍事力量對比作過修訂,但僅獲俄烏白哈四個獨聯體國家批准,北約國家不僅不批准,而且逆條約精神而行:在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部署軍事基地,在波羅的海國家部署航空兵團,不放棄東擴到烏克蘭和喬治亞的意圖,要從西北、西部和西南三面圍堵俄羅斯。

    戰略武器加常規軍備,西方雙管齊下,直探俄羅斯國家安全的底線。正因為這樣,普京才千方百計阻撓美國在波捷部署反導系統,並凍結了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

    至於俄英互逐外交官,這隻不過是兩國積怨的爆發。英國拒不向俄羅斯引渡車臣非法武裝頭目扎卡耶夫和呼籲暴力推翻普京政權的不法寡頭別列佐夫斯基,在俄國前特工利特維年科中毒身亡問題上對俄國窮追猛打,又於7月16日驅逐俄四名外交官,俄國當然以牙還牙,對4名英國外交官下了逐客令。

    俄羅斯報以非對稱還擊

    俄羅斯人素來崇尚硬實力,信奉俄諺說的「鐵棍橫掃,無招可擋」,對「四兩撥千斤」之類的雕蟲小技嗤之以鼻。

    當初蘇聯搞軍備競賽,跟美國硬碰硬:你養兵200萬,我就屯兵360萬,你有1054枚戰略導彈,我就擺1400枚,你才3.4萬輛坦克裝甲車,我搞11萬輛……最後被美國拖跨,落了個大國崩潰的下場。慘痛教訓,俄羅斯迄今記憶猶新。

    如何應對美國反導系統?俄第一副總理、前國防部長伊萬諾夫主張在俄西部飛地加里寧格勒部署導彈,威脅波捷;俄軍總參謀長巴盧耶夫斯基說,可以單方面退出《蘇美消除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條約》,重新部署能覆蓋西歐的中導;有些將軍的主張更乾脆:搗毀波捷導彈防禦系統。

    普京是玩柔道的,深諳以柔克剛之術。對付美國,當用非對稱還擊。你布希不是口口聲聲說,在歐洲部署反導系統純粹是對付伊朗的嗎?好,我信!普京憂鬱的藍眼睛誠懇地望著布希問,咱們共同使用俄國租借的亞塞拜然加巴拉雷達站,如何?省得你勞神費錢在捷克建雷達站。

    普京還建議布希在靠近伊朗的土耳其等國部署導彈,就近攔截,事半功倍。

    7月2日,普京在訪美時又出新招:咱們共建反導系統,在俄南部新建雷達站吧!

    普京的一臉無辜換來的是布希的一臉尷尬。

    當然,這僅僅是策略。實際上,普京活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古典,「以俄之矛,攻美之盾」,加快部署突防能力更強的「白楊-M」新型機動戰略導彈和「圓棰」海基導彈,反制美國的反導系統。

    至於《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有的俄羅斯專家認為,俄軍在車臣的大規模軍事行動違約在先,再說,東西歐力量對比不利於俄,急於從數量上限制歐洲常規軍備的應該是俄羅斯,而不是西方。然而,俄羅斯軍方明察秋毫:這項條約實際上已經過時,既無生命力,也不符合俄羅斯利益,倒不如另起爐灶,同西方訂立符合歐洲軍事政治現實的新條約。

    外交務實至上

    普京去年在國情咨文中曾明確宣示俄羅斯對外政策三原則——務實主義、可預見性和國際法至上。

    俄羅斯近來對西方的外交行動完全符合這三項原則,特別是其中的第一條——務實主義,一切為了本國的安全和經濟利益。

    在當今世界安身立命,各有各的高招。有的國家喜歡韜光養晦,俄羅斯反其道而行之。葉利欽時期,俄國欠了西方一屁股債,數額接近本國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尚且敢出奇兵偷襲普里什蒂納,以行動對北約野蠻肢解南斯拉夫表示憤慨,何況今天!

    在普京治理下,俄羅斯早已擺脫上世紀90年代的混亂和貧弱狀態。今年3月,俄羅斯人對普京的支持率上升到80%。6月,普京的支持率猶如烈日下的水銀柱,直衝85%。社會政治形勢穩定,去年經濟增長率接近7%,居八國集團之首,國內生產總值和股票市值雙雙突破萬億美元。以萬民擁戴和國家崛起為後盾,普京敢於對西方說「不」。

    普京對美國和西方的態度,有民意支撐。1/3的被調查者把美國看作愛沙尼亞和喬治亞之後的俄羅斯第三敵人;同時,1/4的被調查者把中國列為白俄羅斯和哈薩克之後的俄羅斯第三友邦。

    但是,儘管有1/3的國民視美國為敵,俄羅斯如今已擺脫意識形態和社會主義陣營兩大束縛,對美國不再貼「死敵」「夥伴」或「盟友」等標籤,而是就事論事。美國的行動有違俄根本利益和國際公義的,就反對;俄美有共同利益的,就合作。在具體操作上,一如朝鮮半島無核化,「承諾對承諾,行動對行動」。前兩年,美國批評俄「背棄民主」「專制獨裁」「恢復帝國」,俄僅以「口水戰」回應;今年,西方加緊策劃科索沃獨立,美國搞東歐反導,對俄挑戰由言論升級為行動,俄羅斯自然要投桃報李。

    然而,俄羅斯GDP依然不到美國的1/13,軍費僅為美國的1/15,不願跟美國對抗,況且雙方在反恐反毒、防止核武器擴散、控制熱點局勢、環保和能源等領域還需要合作。

    更有一些俄羅斯智囊人物建議,在美國、中國和歐盟這三大地緣政治中心裡,不必定出誰敵誰友,而應與他們保持同等距離,並伺機利用矛盾。

    因此世人基本可以放心,俄羅斯不會跟美國打冷戰,世界更不會倒退回東西方對抗。
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可以增加它的深度,我不能左右天氣,但我可以掌握心情;

我不能改變容顏,但我可以展露笑容,我不能控制別人,但我可以主宰自己;

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樣樣第一,但我可以事事儘力。

1097

主題

4592

帖子

215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55
沙發
華夏之聲 發表於 2007-8-9 23:24 | 只看該作者
弱者受欺,實力至上,國際叢林,歷來如此。社會達爾文主義,長盛不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4: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