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十款車男人最愛 鮮為人知的軍車大盤點

[複製鏈接]

9777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積分
1200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ullbird 發表於 2007-8-3 22: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導語   

  從抗日戰爭時期開始,我軍裝備的車輛經歷了取之於敵、依靠進口、自行研製的3個階段。中國的軍車發展與其他大國不同,它不是在民族汽車工業的襁褓里誕生,而是催生在戰火硝煙中。我國的軍事運輸、軍用汽車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經過半個多世紀風雨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 探尋中國軍車歷史



人民解放軍在東北秀水河子戰役中繳獲的美製道奇十輪卡車

從無到有 取之於敵

  對中外軍用汽車曾做過系統研究的北京特種工程機械研究所吳學雷先生認為,根據現有可查文獻資料,有關我軍軍車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抗日戰爭時期的1937年底,當時,由中央軍委組建了往返於延安和西安、重慶等地的我軍第1支汽車運輸隊。它主要由國內外友人贈送和自購的十幾輛汽車組成。到了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時,全軍共有從各抗日根據地陸續繳獲的軍車400餘輛。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軍車的主要來源仍是從敵方手中繳獲的戰利品。如我華東野戰軍在魯南戰役中,一舉全殲國民黨軍隊第1快速縱隊,繳獲汽車470輛,並以此為基礎組成華東野戰軍特種兵縱隊;從各個戰場第1年繳獲的汽車為1200餘輛,第2年繳獲汽車兩千餘輛,第3年繳獲汽車成倍增加。在4年各次戰役中總共繳獲各種汽車兩萬兩千餘輛。

  「取之於敵」的軍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軍在戰場上的機動力和戰鬥力,從解放區人民夾道歡迎子弟兵的炮車隊到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在南苑機場閱兵時的美式吉普,都形象地反映了那個時期我軍軍車的狀況。

BJ2020SMZ

    從依靠進口到仿製

  解放后,為保衛新中國的勝利果實,一方面要平息國內的殘餘敵對勢力,另一方面要解決赴朝參戰志願軍的前線作戰的急需,這對幾百萬軍隊和民兵的裝備運輸和機動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據有關資料統計,自1951年起,國家每年進口1萬多輛汽車。到1957年底,全軍的汽車裝備總數已達九萬兩千餘輛。其中蘇式汽車五萬五千餘輛,佔70%以上;法國等國家的汽車數量為兩萬兩千餘輛,佔了近25%;東歐其它國家汽車近三千輛,僅佔3%左右。然而,處於帝國主義經濟封鎖和軍事包圍的建國初期,無論是從國家安全還是軍隊的正軌化建設的需求,都不可能只依靠國外進口的汽車來維持。國際、國內形勢都刻不容緩地要求我國必需具有自行製造軍用汽車的能力。

  在第「一五」計劃的1953年,毛澤東主席親自寫下「第一汽車製造廠奠基紀念」的題詞。三年後「一汽」建成投產,結束了我國不能生產汽車的歷史,開始扭轉軍用汽車完全依靠進口的局面。通過蘇聯的援助,一汽開始仿製嘎斯系列越野車,投產3年即為軍隊裝備3.5噸級4-2型CA10汽車七千餘輛,兩年之後又試製出2.5 噸級6-6型CA30越野汽車。而對於0.5噸??1噸級的輕型越野車,當時除了從蘇聯進口的約4000輛外,大部分是戰後遺留下的美式吉普。重慶長安汽車廠的工人與技術人員在沒有任何經驗和生產基礎的艱苦條件下,對美製CJ-5吉普做了測繪設計,於1958年5月研製出我國第一輛越野車「長江牌」46型,在1959年國慶十周年閱兵式上成為振奮國人的一個激動場面。值得一提的是,「長江牌」46型越野車實現了近一千四百輛生產量,其積累的資料和成功經驗為北京汽車製造廠日後的發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城市獵人

  自力更生的「第一代」軍用汽車

  1960年12月13日,中央軍委總參謀部下達第一機械工業部所屬的北京汽車製造廠研製、生產輕型越野車的任務。12月30日,一機部汽車局召開了由總參謀部和總後勤部等七個部門參加的專題會議,明確了我軍迫切需要的用于軍用指揮車的輕型越野車,並具備牽引輕型火炮、防化、無線電通訊設備等功能,要求儘快組織實施試製,根據部頒標準將車型定為BJ210型。

  為了實現國產軍車的系列化,中央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於1961年6月批准成立的軍用輪式車輛專業組統一制定了軍用汽車發展規劃,組織研製、試驗、定型,協調生產。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擬定出《軍用輪式車輛系列化方案》,經中央軍委賀龍、聶榮臻、羅瑞卿等領導同志審批,於1963年5月1日頒發實施。方案確定研製生產0.5噸、1噸、2.5噸、3.5 噸、5噸和7噸級的6種軍用車輛基本車型。以這6種車型為基礎,可發展20多種變型車,改裝成若干種專用車,基本達到軍用車輛裝備系列化、通用化和標準化要求。

  1963年開始,一機部按照軍用車輛系列化方案,分別在第一汽車製造廠和南京汽車製造廠組織1 噸、2.5噸和3.5噸級越野汽車的生產。1964年確定了在三線新建以生產越野車為主的第二汽車製造廠、四川(重慶紅岩)和陝西汽車製造廠,生產0.5 噸、5噸和7噸級的越野汽車。60年代後期,由北汽製造的BJ212輕型越野車和南汽的NJ230先後投產;洛陽拖拉機廠研製的5噸級東方紅665重型牽引車也開始裝備部隊。1974年,第二汽車製造廠建成EQ240汽車生產線,開始生產3.5 噸級EQ245越野汽車。到1980年,國產第一代軍用輪式車輛的6種基本車型(0.5噸級4-4型BJ212、1噸級4-4型NJ230、2.5噸級6-6型CA30、3.5噸級6-6型EQ245、5 噸級6-6型SX250、7噸級6-6型JN252和CQ261)全部實現了批量投產的預期目標。與此同時,70年代初期研製的6-6型 延安SX250、黃河JN252、紅岩CQ261越野汽車與東方紅DFH665一起構成了我國軍用重型越野汽車的第一代裝備,扭轉了重型武器牽引車不相匹配,小車拉大炮的狀況,滿足了部隊的部分急需,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國防建設做出了貢獻,並對我國整個汽車工業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從6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已形成每年為軍隊提供萬餘輛汽車的生產能力,總後勤部於70年代初開始,以國產軍車底盤為基礎,研製改裝通用特種車和專用配套車,解決各軍兵種所需的特種車輛裝備需求。據資料統計,到1985 年,全軍經改裝的國產通用特種車和專用配套車已佔裝備車輛總數的四分之一,其中僅海軍、空軍、炮兵、坦克、通信、雷達、工程、防化、導彈等軍兵種的專用配套車,就接近全軍裝備總車數量的六分之一;而空軍裝備的通用特種車和專用配套車,已佔其總車數量的一半以上。在此期間,海、陸、空軍的車輛的裝備有了很大改善,炮兵、工程、通信、防化兵部隊基本實現了摩托化;組建了兩個摩托化軍,步兵團開始裝備汽車,並淘汰了部分馬車。軍隊車輛開始更新換代,陸續替換蘇式車輛和60年代初裝備的舊式國產汽車。

  中國軍車在這一發展時期,體現了中央政府強大的領導組織能力及我國工程技術人員的高度責任感和非凡的創造能力,在技術數據、圖紙資料和製造設備都極其貧乏的艱苦條件下,憑「自力更生」的精神為我國軍隊的現代化建設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在這一時期所鍛鍊出來的自行開發能力及其自力更生的精神一直延續至今,也成為今天中國汽車產業中能夠不依賴「合資」模式而自主發展的一方空間。

     第一代軍車BJ212

  「引進技術」帶動「第二代」軍車研發

  基於自力更生的第一代軍車其意義是巨大的。但受制於我國汽車工業的基礎,車輛的技術性能、質量指標、越野載重噸位和牽引重量還不能適應軍隊武器裝備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為此,從1975年開始,總後勤部會同各軍兵種車管部門和科研單位,擬定了《第二代軍用汽車系列型譜》。90年代初期開始第二代軍用汽車的研製,確定採用0.5 噸、1.5噸、3.5噸、5噸、7噸和12 噸 等6個噸級的基型車。在前30年自行開發、自行製造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以北汽、南汽、二汽、東風等為骨幹的輕型越野車板塊;以中國重汽集團屬下的陝西汽車製造廠、濟南汽車製造廠和四川汽車製造廠、包頭北方賓士重型汽車有限責任公司、西南車輛製造廠等為骨幹的中型越野車板塊;以泰安特種車製造廠、萬山特種車輛製造廠等為骨幹的重型、超重型越野車板塊以及以漢陽特種汽車製造廠為代表的重型特種車基地。

  隨著「改革開發」政策的深入,軍車的開發工作亦獲得了「引進技術」的帶動,1984年1月15日,北京汽車製造廠與美國汽車公司(1987年後被美國克萊斯勒兼并)合資經營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標誌了中國的汽車製造業拉開了「引進」、「合資」的序幕;中國重汽集團也成為國內率先引進奧地利斯太爾等先進系列車型的成功範例。中國的汽車製造業由此進入了「全球化」的發展期。

  在輕型越野車噸級段有代表性的車型是:北京吉普自主開發的BJ2022型4×4越野車;南汽集團利用IVECO技術開發的1.5噸級NJ2045型軟、硬頂型、卡車型越野車;東風汽車公司開發的4噸級EQ2061E、EQ2102等全軍通用的、為多軍兵種專用配套的中型系列越野車;還有陝汽總廠生產的SX2150型5噸軍用越野汽車等。

  在中型越野車板塊中中國重汽集團的「黃河」系列(后採用奧地利斯太爾(STEYR)技術),在我軍在役載重車中佔有重要地位。另外還有陝汽(亦採用了斯太爾技術)研製的SX2190型七噸級、SX2270、SX2300型12至15噸級越野車;北方賓士公司7噸級1926A和10噸級2629A型越野車;西南車輛製造廠7.5噸6×6型XC2030載重車、8噸級8×8型XC2200系列多用途車等,用於我軍現代化裝備和防空武器系統的運載。

  在重型和超重型越野車板塊中有代表性的車型是萬山特種車輛製造廠WS2300型15噸級、WS2400型20噸級、WS2500型28噸級越野車。該系列車主要用作導彈發射車和運彈車。泰安特種車製造廠以20 噸級TA5380重型火箭炮武器系統的配套車輛、地空導彈武器系統發射車、裝填車、相控雷達車配套車輛為主,還生產了25噸級TA5450變型車作為火箭炮發射車底盤;30噸級TA5570和TA5570A變型車作為導彈運輸車和導彈運輸轉載車底盤。

  作為軍用特種車的重要製造基地漢陽特種汽車製造廠已有近40年的歷史,自80年代以來開始研製為武器系統配套的重型特裝車,有代表性的產品如漢陽HY473(6×6)牽引車和HY962半掛平板車等。目前主要系列產品是20噸級以上的用於重型裝備運輸的半掛式牽引車。這類軍車一方面是為現代高科技戰爭的重型武器裝備配套;另一方面,是為了在極短時間內為部隊進行巨大消耗物資的補給。研製承載能力更大的重型化軍車和滿足複雜武器系統配套的軍車已不僅成為軍用裝備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也是對一個國家汽車製造基礎和能力的巨大挑戰和有力牽動。

    BJ2020S

  戰車春秋

  如果把運載型軍車比作軍隊的「好馬」,那麼裝甲軍車則是銳利的「快刀」。裝甲軍車在部隊中的裝備數量是衡量陸軍攻擊力的重要標誌之一。我國自1958年開始研製用於輸送步兵協同坦克作戰的531履帶式裝甲人員輸送車。1963年,首批531裝甲輸送車交付部隊,命名為63式裝甲輸送車。1968年,改進型A531裝甲輸送車開始大量生產,在1981-1985年期間形成了系列型號。1987年改進為531H(又稱85式)裝甲輸送車。在前後20多年的時期內大量生產和裝備了中國部隊。(從嚴格意義上說,坦克及履帶式裝甲車等均屬於軍車系列,由於篇幅所限,本文僅對步兵戰車作一簡介。)

  步兵戰車是裝甲輸送車的進一步發展。由於裝甲輸送車上通常沒有供乘車步兵使用的射擊孔,到達戰場後步兵需下車徒步戰鬥,這就使步兵在某些戰場條件下難以協同坦克前進、攻擊,並容易受到敵方火力殺傷。而步兵戰車能使步兵能乘車協同坦克作戰,提高作戰部隊進攻速度,自本世紀50年代起,一些軍事大國就開始研製步兵戰車,美國軍方甚至還提出了要用輪式裝甲車輛替換陸軍的履帶式裝甲車輛。

  在80年代以前,我國幾乎沒有裝備輪式裝甲車。我國輪式裝甲車輛的起步雖然較晚,但發展速度很快,其製造水平的提高與我國汽車自行研發的能力緊密相連。目前,由中國北方工業(集團)總公司研製的WZ551系列輪式裝甲車在技術性能上已經達到國外同類先進裝甲車的水平,其中有代表性的是92式輪式步兵戰車(全稱為ZSL92式輪式步兵戰車,也稱作WZ551步兵戰車),並正在向車族化發展。在裝備上,已不局限於裝備快速反應部隊,也開始在其它野戰部隊服役。

  92式輪式步兵戰車配套的部件在技術上成熟可靠,安裝了與89式履帶式裝甲輸送車通用的25毫米機關炮、超壓式半自動集體三防系統、戰鬥室抽風機、潛望鏡、射擊孔球形座,並借用了63式水陸兩棲坦克上的電動排水裝置、防浪板傳動箱等。戰車的戰鬥室裝有一座頂置式單人炮塔,裝備一門ZPT90式25毫米機關炮和一挺並列的86式7.62毫米機槍,在炮塔內備有榴彈和穿甲彈。在炮塔兩側各有4具76毫米煙幕彈發射器,單排布置,能在前方100米處形成長120-150米、持續時間2-4分鐘的煙幕。該車於1986年首次亮相。

  92系列輪式裝甲車輛是我軍現行裝備中的性能較為先進的裝甲車輛,在我軍現役機械化裝備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該系列中包括: 輪式重型反坦克導彈發射車、輪式突擊炮車等。輪式步兵戰車的出現極大的提高了我軍快速反應部隊的火力和機動力,被我軍官兵親切的稱作「步兵的『風火輪』」。在1999年國慶50周年大閱兵中,92式步兵戰車接受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

  此外,我國還與英國聯合研製了NVH1步兵戰車。由中國研製底盤,英國維克斯(Vickers)公司研製雙人炮塔,裝有美國M242式25mm外能源機關炮1門和7.62mm並列機槍1挺;從德國克羅克納?霍姆伯特?道依茨股份有限公司(KHD) 引進用於92式步兵戰車的320馬力8缸4衝程直噴式風冷增壓柴油發動機的生產技術;引進了德國ZF公司的機械式變速箱,以充分利用發動機的功率,滿足車輛高越野機動性的要求,等等。這些國際一流的先進技術引進成為我國軍車製造中「開放式」自主發展和創新的成功典範。

  從取之於敵到一代又一代新型軍車的誕生,記下了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軍車所走過的不平凡的歷程。本文以粗略的框架勾畫了中國軍車成長中的一段段軌跡,而在這些一個個生硬的型號和數字背後,卻凝聚了幾代人的期盼和憧憬,凝聚了無數人的汗水和智慧,其曲折和艱辛已在中國軍車威武的轟鳴聲中得到了滿意的回應。
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可以增加它的深度,我不能左右天氣,但我可以掌握心情;

我不能改變容顏,但我可以展露笑容,我不能控制別人,但我可以主宰自己;

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樣樣第一,但我可以事事儘力。

9777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積分
12006
沙發
 樓主| dullbird 發表於 2007-8-3 22:46 | 只看該作者


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212是中國最早的乘用車。

  「北京212」是中國人記憶中最早的「小汽車」。2004年初,因不符合國家新的排放要求,「212」的升級車型「2020」系列在北京吉普正式停產。時隔1年,一款戰地越野車「勇士」出現在科博會北京吉普公司的展台上。雖然還有一點兒「212」的影子,但「勇士」已經是一款內外全新的車型。「勇士」樣車目前已通過評審,開始轉入批量生產前的全面生產準備階段,計劃於明年投產。

  「勇士」出場「過五關斬六將」

  除了作為「2020」的升級換代產品,「勇士」還有另外一個「顯赫」的身份———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代軍車。「勇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個採用競標方式確定的軍車裝備採購項目。

  「當時除了上汽之外,包括一汽、二汽在內的14家主流汽車廠家全都參加了二代軍車的競標。」北京吉普執行副總裁童志遠興奮地回憶起當年角逐二代軍車的激烈經過。經歷了由「十家淘汰二家」、「八家剩二家」、「二選一」三輪的角逐后,軍委批准了由北京吉普定點研製生產第二代軍車項目。

  與過去的「212」和「2020」相同,「勇士」越野車可供軍民兩用。作為軍車可以作為作戰指揮車、物資運輸車等,同時也可成為普通百姓作為載人購物的「私車」。

  沒有一個零件與「212」相同

  在不少人的記憶中,曾經坐過的第一輛汽車就是「212」,開過的第一輛汽車就是「212」的升級版「2020」。「212」是中國最早的乘用車,也是迄今國產車中保有量最多的車型。

  與老款的甲殼蟲一樣,老「212」雖然寄託了許多情感和回憶,但留給人們的印象並不十分美好:沒有空調冬冷夏熱,坐著顛簸得渾身痛,開起來噪音奇大。「勇士」與重生的新甲殼蟲也是非常相像———外表隨處可見老款車的身影,讓有「212情結」的車迷足以緬懷過去,但內在卻已完全地脫胎換骨。

  「它的造型承載著人們對212的夢想與情感,但卻沒有一個零件與212相同。」童志遠如此定義「勇士」。據他介紹,「勇士」設計研製的指導原則是「二十年不落後」,因此大量採用了國際最先進技術。搭載日產柴增壓中冷柴油發動機,選擇了與英國陸虎越野車同樣形式的非獨立懸挂驅動橋。驅動形式採用了與悍馬軍車相同的四驅分動器。

  為了證明「勇士」所擁有的科技含量,童志遠舉了兩個形象的例子:不需任何輔助裝置,可60厘米涉水;輪胎扎了或被子彈打了,還可以繼續行駛。

  合資企業試水自主研發

  除了滿足人們對老212的「懷舊情結」,「勇士」面世的最大意義在於創造了在合資企業中搞自主開發的一種全新模式。以往扛著自主研發大旗的大多是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合資企業一直保持沉默。北京吉普邁出了新的一步:在北汽與戴克的合資公里司,成功研發了中國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車型。

  據童志遠介紹,在「勇士」的設計團隊里,中國人起主導作用。他對自主研發的定義是:整個項目自己管理,自己擁有設計能力,關鍵問題自己決策。合資企業擁有自主開發、能夠增加國際間汽車合作的談判資本。

  ■鏈接·北京吉普家史小記

  回到20世紀60年代的北京城,那時沒有污濁的空氣,也沒有阻塞的交通,但卻有了212。作為北京生產的第一輛真正意義的國產車,當時主要配給的對象還是黨政機關和軍隊。只有三個前進擋的212在新中國的前進速度可不慢。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通過和美國克萊斯勒的技術合作已成功地引進了切諾基。有了先進的技術,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又對212進行了大量的技術升級。到1988年,配備了63kw水冷直列四缸發動機和軍用水箱的BJ2020系列正式登上歷史舞台。適中的價格、齊全的配件、威武的造型很快就佔領了中國汽車市場的半壁江山。但隨著近些年城市建設的發展和油價的攀升,2020系列車型舒適性差、科技含量低等弊端便日益突顯了出來,以至於到最後一款2020V在2000年問世后,便逐漸消失在了歷史舞台,而它的輝煌也漸漸成了昨日記憶。直到2002年,「勇士」的設計思路再次衝進了人們的視線,從研發到成品總計耗資1.5億元人民幣。全新的技術平台、全新的設計理念,這位真正的「勇士」到2006年會再現江湖,到時百姓就能一睹他的雄風了。



昔日戰績輝煌的2020如今在二手市場里多半銷往了外地。



「勇士」剛一露面就吸引了眾媒體的關注。
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可以增加它的深度,我不能左右天氣,但我可以掌握心情;

我不能改變容顏,但我可以展露笑容,我不能控制別人,但我可以主宰自己;

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樣樣第一,但我可以事事儘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777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積分
12006
3
 樓主| dullbird 發表於 2007-8-3 22:47 | 只看該作者

北京吉普「勇士」戰地越野車亮相科博會



5月23日,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在北京科博會上宣布:由該公司自主開發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冠名為「勇士」的0.5噸/0.75噸級戰地越野車的設計研製工程已經獲得成功, 其正樣車已通過評審,開始轉入批量生產前的全面生產準備階段,計劃於明年投產。

    在「勇士」越野車的開發研製過程中,北京吉普應用了戴姆勒·克萊斯勒國際先進的「PAP」產品開發程序,開發團隊的各子團隊採用平台和同步工程方式,保證了開發的質量和進度;新車型的開發全部採用計算機輔助手段進行,在百餘台數字設計工作站上應用了用CATIA、AUTOCAD等先進的數字設計軟體,保證了新車的全數字化設計,並達到了國內外先進水平。

    為打造高質量、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世界級一流戰地越野車,使之完全符合用戶與市場的要求,北京吉普公司在開發研製過程中,先後完成了涉及汽車動力性、通過性、安全性、可靠性、操穩性、生存性、維修保障性、經濟性、人機環工程、行駛試驗以及利用電動絞盤自救互助等一系列試驗。除在室內進行整車振動試驗,還在黑龍江省塔河高寒地區、雲南省元江與景洪濕熱地區、甘肅省敦煌沙漠及乾熱地區以及格爾木至拉薩沿線高原地區分別開展了區域適應性試驗。此外,還分別在湖北省襄樊地區實施了模擬空投試驗,在河南開封地區進行了實車空投試驗,在安徽定遠汽車試驗場進行了基本性能和可靠性試驗。總計行駛試驗里程約35萬公里。並根據試驗同步進行了造型、內飾、車身結構、新型動力總成匹配等方面的設計完善。

    據悉,「勇士」新型越野車按不同軸距派生出兩種車身形式即:2600毫米軸距、四側門加一后尾門的5乘員設計的車型;2800毫米軸距、兩側門加一后尾門的一橫座、兩縱座的8-10乘員設計的車型。二者均為長車頭,裝備FRC硬頂車身、可敞篷、配備軟篷,非承載式,風窗可前翻;均搭載從日本日產柴引進的具備世界級先進水平的3.152升增壓中冷柴油發動機,在每分鐘3600轉時輸出額定功率為101.5千瓦,在每分鐘2000轉時最大扭距313牛米;驅動形式為四輪驅動。

    「勇士」新型越野車軍民兩用且可塑性極強。它提供了一個適應車身改裝變化、適用範圍很廣的底盤平台。因而,作為軍車可以用作作戰指揮車、物資運輸車、兵員乘用車、通訊指揮車以及輕武器裝載車;作為民用車,可廣泛用於公安、武警、工程搶險、道路監理、森林消防、地質勘探、石油等特殊部門的專用車,也可成為一般用戶載人購物、野外旅遊、探險、體育賽事、物資運輸等方面的交通工具,具有典型的機動性強、多用途的特點。



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可以增加它的深度,我不能左右天氣,但我可以掌握心情;

我不能改變容顏,但我可以展露笑容,我不能控制別人,但我可以主宰自己;

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樣樣第一,但我可以事事儘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777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積分
12006
4
 樓主| dullbird 發表於 2007-8-3 22:52 | 只看該作者
軍用特種車
        由於軍用基型車的發展速度落後于軍隊武器裝備發展速度,另外一些軍用特種車應運而生,這些車輛主要有漢陽特種汽車製造廠的HY系列、包頭北方賓士重型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的北方賓士系列、西南車輛製造廠的XC系列、萬山特種車輛製造廠的WS系列、泰安特種車製造廠的TA系列。下面分別介紹。
       HY系列
       a)4×4型HY2150系列底盤(為二炮和空軍武器系統配套);
  b)4×4型HY4160系列半掛牽引車(HY2150A變型車系列,為二炮武器系統配套);
  c)4×4型HY4191半掛牽引車(HY2150A變型車,用於25t級重型裝備運輸車);
  d)6×6型HY2220S底盤(HY2220變型車,為KS-1型導彈發射車底盤)
        中國軍用越野概念車「勇士」號
       該車是與漢陽HY473牽引車相配合作運輸車輛,最大載重量為50t。這種半拖車有3橋12個輪胎,2個備用輪胎放置在S形鵝頸狀部位頂部的支架上。在半拖車與牽引車脫離情況下,負載平台的前端有2個支腿,可以降低至地面,用作半拖車支撐。2個裝卸跳板用彈簧加荷幫助升降。88.9mm的牽引座立軸是標準件,承載能力為19.5t。
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可以增加它的深度,我不能左右天氣,但我可以掌握心情;

我不能改變容顏,但我可以展露笑容,我不能控制別人,但我可以主宰自己;

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樣樣第一,但我可以事事儘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777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積分
12006
5
 樓主| dullbird 發表於 2007-8-3 22:53 | 只看該作者
  6X6系列軍車是在引進斯太爾軍車的基礎上,應用國內外先進技術,不斷提升的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重型越野汽車。該系列車型越野載重5-9噸,公路運輸7-15噸,最大爬坡度為60%,垂直越障高度為0.5米,越壕寬度為0.7米,涉水深度為1.2米。
  該車採用中國重汽專用發動機:水冷增壓中冷柴油機,功率範圍是260至420馬力。採用VG1200分動器,ZQC2000分動器。根據車型可選用「采埃夫」變速箱或「富勒」 變速箱。可選裝ABS系統、集中潤滑系統、絞盤等裝置。
  6×6系列軍車駕駛室為斯太爾加長駕駛室,帶卧鋪;可選斯太爾加長加寬駕駛室,也可選用標準駕駛室。
  副駕駛員座椅可向前翻轉,便於後排人員上下車,司機座椅可前後移動及調整背椅角度。
  中國重汽軍車均採用斯太爾加強型驅動橋,帶輪間、軸間差速鎖以及進口方向機總成。
  所有軍車均配備有完備的照明裝置、報警裝置、消防裝置及明顯的功能標誌;車內配備了高效的空調系統和暖風系統,加之良好的車身密封性和降噪音處理措施,可達到良好的乘坐效果。
  多軸轉向車輛採用機械反饋式雙迴路液壓同步轉向系統,並帶有應急轉向裝置,大大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
  所有軍車都有很強的環境適應性,可在零下40度至零上40度的環境中全天候作業,通過高度海拔5000米。
  應用領域
  中國重汽軍車可應用於運載人員、武器裝備及物資,應用於沙漠、沼澤地的野外保障及救援,也可作為通訊指揮車底盤、自行火炮等特殊裝備的專用底盤。
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可以增加它的深度,我不能左右天氣,但我可以掌握心情;

我不能改變容顏,但我可以展露笑容,我不能控制別人,但我可以主宰自己;

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樣樣第一,但我可以事事儘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777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積分
12006
6
 樓主| dullbird 發表於 2007-8-3 22:53 | 只看該作者
  8×8系列軍車,是中國重汽應用國內外先進技術研製的、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重型越野汽車。
  該車越野載重15噸,最高車速每小時85公里,最大爬坡度為60%,垂直越障高度為0.5米,越壕寬度為2.1米,涉水深度為1.1米。
  8×8系列軍車駕駛室為斯太爾加長駕駛室,帶卧鋪;可選斯太爾加長加寬駕駛室,也可選用標準駕駛室。副駕駛員座椅可向前翻轉,便於後排人員上下車,司機座椅可前後移動及調整背椅角度。
  8×8系列軍車採用中國重汽專用發動機:水冷增壓中冷柴油機,功率範圍是260至420馬力。採用VG1200分動器,ZQC2000分動器。
  根據車型可選用「采埃夫」變速箱或「富勒」 變速箱。可選裝ABS系統、集中潤滑系統、絞盤等裝置。
  中國重汽軍車均採用斯太爾加強型驅動橋,帶輪間、軸間差速鎖以及進口方向機總成。
  所有軍車均配備有完備的照明裝置、報警裝置、消防裝置及明顯的功能標誌;車內配備了高效的空調系統和暖風系統,加之良好的車身密封性和降噪音處理措施,可達到良好的乘坐效果。
  多軸轉向車輛採用機械反饋式雙迴路液壓同步轉向系統,並帶有應急轉向裝置,大大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
  所有軍車都有很強的環境適應性,可在零下40度至零上40度的環境中全天候作業,通過高度海拔5000米。
  技術參數
  參 數\車 型 JN2300A JN2300B
  外形尺寸(長×寬×高)(mm) 10170×2500×3150
  車架有效利用長度 7020
  最大總質量(kg) 30000
  底盤質量(kg) 12380
  底盤軸荷(kg) 一軸(kg) 67%±4%
  二軸(kg) 67%±4%
  三軸(kg) 33%±4%
  四軸(kg) 33%±4%
  滿載時軸荷分配(kg) 一軸(kg) 67%±4%
  二軸(kg) 67%±4%
  三軸(kg 33%±4%
  四軸(kg) 33%±4%
  軸距(mm) 1950+3500+1400
  輪距(mm) 2072
  接近角(度) ≥36
  離去角(度) ≥40
  最高車速(km/h) ≥85
  最大爬坡度(度) ≥60
  最小轉彎直徑(mm) ≤27
  最小離地間隙(mm) 370
  最大越障高度(mm) 600
  最大越壕寬度(mm) 1700
  最大涉水深度(mm) ≥1200
  應用領域
  8x8軍車可應用於運載人員、武器裝備及物資,應用於沙漠、沼澤地的野外保障及救援,也可作為通訊指揮車底盤、自行火炮等特殊裝備的專用底盤。
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可以增加它的深度,我不能左右天氣,但我可以掌握心情;

我不能改變容顏,但我可以展露笑容,我不能控制別人,但我可以主宰自己;

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樣樣第一,但我可以事事儘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777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積分
12006
7
 樓主| dullbird 發表於 2007-8-3 22:56 | 只看該作者

世界越野軍車中的八大「金剛」

  無論是在惡劣的自然環境,還是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軍用越野車用鋼鐵般的意志,卓越的技術性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相比民用越野車,軍用越野車更加增添了一筆神秘的色彩。世界上有為數不多,在日常生活中難得一見的軍用越野車,它們在那些特殊的環境里霸氣十足,是戰場上的金戈鐵馬,是戰場上的角鬥士。

  雄師霸王——美國悍馬(Humvee)

  出身:1983年,隸屬美國通用汽車集團的AMGeneral車廠,在充分借鑒早先的幾款未被採用的車型的性能特點和不足基礎上,設計製造了採用中置引擎布置,V86.2升柴油機,四輪獨立懸挂系統,使用永久式四驅系統,低車身寬車體的HMMWV車,並在1984年通過各種嚴格的測試而成為新一代的多用途越野車,正式命名為HUMVEE。獲得美國陸軍的採用,首批就獲得生產5.5萬輛、百億美元的合同。



  酷形:標誌性的低車身寬車體,悍馬H2整體包裹式設計摒棄了中央金屬分隔條,開闊了視野。側面輪廓保留了悍馬野獸強壯的形象,短的前後外懸賦予H2優越的爬坡能力。凸出的車門使上下車很容易。車尾延續了悍馬典型的4窗設計,下拉式抬升門和上拉式後窗為裝貨提供了便利。隔板可以把後部載貨空間分割成不同的格局,方便實用。H2的外形簡潔、圓滑,像一頭雄獅。

  利器:優良多用途性能。至今「悍馬」系列車輛已生產超過14萬輛,美軍裝備了10萬輛,並出口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除了美國海軍和空軍裝備外,美國陸軍大約每十個人就擁有一輛「悍馬」。

  代表車型:悍馬H2

  應用範圍:除了做指揮車外,還有皮卡、拖炮車、無線電通訊車、救護車、流動維修車、反坦克戰鬥車、防空導彈車及防彈運輸車等變形車。





  強悍金剛――德國烏尼莫克(Unimog)

  出身:龐然大物是賓士公司為了適應特種路面開發的一款全地形越野車,擁有近60年的設計、製造經驗和世界上160多個國家的民用客戶及83個國家的軍隊用戶應用經驗。

  酷形:與改裝公司Brabus的合作為個性主義者創造了休閑娛樂車,具有不同於其他公路用車和越野車的鮮明外形。

  利器:幾乎無所不能的特殊越野車。作為越野愛好者心中的終極越野利器,烏尼莫克具有超一流的越野通過能力、可靠性和耐久性。內飾包括16個純正碳素部件(例如儀錶板、中控台、車門和把手)。技術亮點包括來自梅賽德斯-賓士S級轎車的駕駛室管理和數據系統(COMAND),帶有6.5英寸顯示屏,DVD導航,CD換碟機,以及專門開發的指南針功能。裝配了排量為6.4升的發動機,最高車速可達120公里/小時以上,有效載荷大約為4.3噸。



  硬漢王者――英國路虎(Rover)

  出身:陸路公司(Rover)從1948年開始一直是英國軍隊輕型越野車的供應商,製成第一種越野車的原型。1949年,裝1.6升引擎的車輛被命名為LandRoverSeriesOne,成為英軍裝備的第一種國產越野車。

  酷形:如果說悍馬是越野車中的林肯,那麼路虎就是越野車中的勞斯萊斯。粗獷而原始,路虎是完全的硬漢做派,毫不妥協的外形和渴望爆發的動力,讓血管里流淌著激情和冒險精神的人才能成為它真正的主人。

  利器:強調「地形響應」(TerrainRe sponse)技術,堅持澎湃的動力,同時提升舒適性。路虎在越野領域裡的地位無可撼動。雖然懸挂系統採用梁式車橋和獨立懸挂――這是硬派越野車的不二選擇,但為了增強舒適性配備了高檔的空氣彈簧,這套懸挂系統不僅大大提升了乘坐質量,更成為路虎獨創的主動轉彎增強系統(ACE)和車輛自動校平系統(SLS)的重要組成部分。前者可有效地防止車輛在彎道當中的傾側,後者能夠自動控制車身水平。路虎以製造精良和性能卓越著稱於世,是世界越野汽車中的極品。



  閃電快馬――德國桶車(VW82)

  出身:VW82就像美軍的MB/GPW一樣,成為德國軍隊的象徵。該車伴隨德國軍隊在各個戰場上作戰,不管是挪威的北極圈內還是北非的炎熱沙漠。1939年到1945年一共生產了5.2萬輛。

  酷形:結構簡潔,風格硬朗,由帶有加強筋的薄鋼板衝壓製成,配有摺疊式風擋和帆布頂棚。

  利器:德國工業品製造精良的特點,使該車可靠性極高,使用中幾乎無需修理。82型大眾軍用車輛底盤下部較平,全重只有685千克,只要1個人就能夠從前方抬起來。

  鐵甲飛龍——中國東風鐵甲

  出身:「東風鐵甲」有國產「悍馬」之稱,它和美國悍馬有一定的血緣關係,其底盤系統皆為「悍馬」原產,車身結構和發動機、變速箱等為國內自行設計。

  酷形:「東風鐵甲」採用了鋼結構車身。外形驃悍,整車造型威猛、雄壯、粗獷、豪放,線條簡潔、大方、硬朗。

  利器:最高時速可達每小時140公里。每小時0~80公里加速僅需16秒,最大爬坡度100%,轉向輕便,迴轉性好,碰撞防護性能好。



  鐵馬狂沙——法國VLRA

  出身:該系列車輛是法國ACMAT公司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開發的產品,主要用於在撒哈拉沙漠作戰。現在該型車輛已被法國和其他國家的軍隊廣泛應用。

  酷形:4×4型系列都採用傳統設計:發動機在前方,駕駛室在中間,載貨區位於後方。

  利器:值得注意的是,4×4型系列車輛所使用的部件具有高度的通用性,除了採用同一種柴油發動機(138馬力的Perkins6.354.4型6缸柴油機)之外,80%的底盤和駕駛室都具有通用性,以保證在整個使用過程中可以隨時更換配件。該型車採用重型底盤和變速箱。



  機器戰警——美國SmarTruck

  出身:第一代SmarTruck概念車誕生於2001年。該車以暢銷全美的福特F—150皮卡為基礎,進行了大量的改裝,加裝了許多人們在「007」的座駕上才見過的裝備。目前,推出的是第三代智能皮卡SmarTruckIII。

  酷形:SmarTruckIII給人的印象就像是輪子上的「機器戰警」。

  利器:裝備有各種最先進的設備。能夠探測出化學和生物武器的威脅,能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下鎖定目標,在廣告中被稱作「恐怖分子的噩夢」。SmarTruck能在路面上噴洒一層油,使追擊者打滑,還能撒下釘子或施放煙幕。該車的前後車燈可發出炫目的強光干擾敵人的視線。在自身的防禦方面,SmarTruck能放出胡椒粉煙霧,可以通電的車門把手是最後一道防線。車身被新型裝甲包裹。車上裝有各種攔截和干擾無線電通訊的電子設備以及高速上網裝置和DVD系統。

  代表車型:SmarTruckIII

  應用範圍:SmarTruck裝有德爾福公司開發的四輪驅動系統QuadraSteer,使該車可以在複雜的戰地環境中遊刃有餘地穿梭。

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可以增加它的深度,我不能左右天氣,但我可以掌握心情;

我不能改變容顏,但我可以展露笑容,我不能控制別人,但我可以主宰自己;

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樣樣第一,但我可以事事儘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777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積分
12006
8
 樓主| dullbird 發表於 2007-8-3 22:58 | 只看該作者

汽車博物館之軍車組圖









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可以增加它的深度,我不能左右天氣,但我可以掌握心情;

我不能改變容顏,但我可以展露笑容,我不能控制別人,但我可以主宰自己;

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樣樣第一,但我可以事事儘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777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積分
12006
9
 樓主| dullbird 發表於 2007-8-3 23:03 | 只看該作者














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可以增加它的深度,我不能左右天氣,但我可以掌握心情;

我不能改變容顏,但我可以展露笑容,我不能控制別人,但我可以主宰自己;

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樣樣第一,但我可以事事儘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72

帖子

3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5
10
gundamzaku 發表於 2007-8-4 18:45 | 只看該作者
沒有什麼新內容,都是網上早就有的文章重新編排一下而已。最好笑的是SmarTruck竟然能被列入10大排行,滿世界熱點地帶跑的架著機槍火箭炮的豐田皮卡、本田巡洋艦、三菱帕傑羅都沒有,這排行算個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4: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