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學生求職面臨尷尬困局 實習生淪為打雜工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7-8-5 06: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bbs.edu.sina.com.cn/?h=/g ... tbid%3D2162&g=6
loulei.vip 2007-08-03 18:58:13
  在遼師大學中文的小王在我市一家單位實習時,按照規定,每月要向該單位繳納500元實習費。小王說,學校只給報銷了100元錢的實習費,其餘的錢都得自己拿。

  針對大學生實習收費問題,市物價部門有關工作人員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目前沒有看到相關法規規定。

  我市一家單位的人事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每到大學生放假時,蜂擁而至的大學生常常讓這家單位無計可施。因為實習生眾多,管理上自然就添加了難度。像這些實習生在辦公室打長途電話怎麼辦?冒充單位工作人員出去騙人怎麼辦?該不該給他們辦公室的鑰匙?……一系列問題都接踵而來。另外,這些大學生大多沒有實際工作經驗,需要單位工作人員從零教起,付出不少心血。因此,這位負責人認為,應該對實習的大學生收取一定的費用。

  調查發現,一些實習單位之所以對實習生收費,主要是為了「抬高門檻」,防止實習生過多。作為一個短期的實習,實習單位本身不可能投入太多的資源,加上要為自己的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所以相當多的單位不願意接收大學生實習。而且不少地方需要的是做技術性工作的,實習生卻只能做做一般的基礎性工作,實習單位認為實習生對單位的幫助不大,反而「添亂」不少。

  隨之而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實習生的報酬。有些實習單位認可實習生的勞動,能夠給付一定的勞動報酬,而大部分單位都不會給實習生報酬。大連民族學院一名學經濟管理的大學生告訴記者,他和好幾名同學被學校統一安排到外地酒店實習,該酒店每月還付給他800元,同學們都非常高興,既學到了實踐經驗,還得到了應有的報酬。大學生們對實習報酬意見不一,有的學生認為實習是去學習的,不該有報酬。而有的大學生則認為自己和實習單位的工作人員一樣按時上下班,而且一天忙到晚,應該給一定的勞動報酬。

  是實習還是打雜

  「希望大連市的企業能夠給大學生提供一個真正實習的機會!」遼寧師範大學管理學院大四學生蘆小冬這樣呼籲。她認為,現在很多企業對大學實習生的使用有問題,大學生去了就像是「打雜」的,很難學到真正有用的東西。她說,一到大四,同學們就開始發動遠親近鄰等一切力量幫助找工作,實習因此對一部分學生來說成為一種「形式」,只是為了完成校方布置的任務。

  西崗區一家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他們那裡,很多去實習的大學生只是幫著掃掃地、整理一些材料,天天坐在辦公室無所事事。「我看不出來他們能鍛鍊出什麼。」這位工作人員說,大學生實習時應該「走出去」,或者帶著研究課題下來,否則只能淪為「打雜工」。

  市友誼醫院一位工作人員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學醫護的大學生按規定必須要實習,該醫院多年來一直和大學院校合作,接收大學生來醫院實習。實習生們到醫院后都挺熱情,但讓醫院為難的是,患者不喜歡實習生,連「打吊瓶」這樣簡單的事情,患者都不希望由實習生來做。所以,大多實習生在醫院很難得到真正業務上的鍛煉。

  遼師大海華學院四年級會計專業大學生李帥對「打雜」不以為然。他經過學校老師的推薦,在我市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實習。他說,實際操作時,大學課堂學到的東西很難馬上能應用到工作中,所以剛開始做做「打雜」的工作沒有什麼不好。時間稍長些,他就開始幫著做一些賬務處理的工作,比如記賬憑證、稅務、工商變更等等,學到了很多東西。李帥說,這個所有三個實習生,幫著二十幾名工作人員做一些跑腿的工作,減少了這個事務所很多瑣碎的麻煩。

  一名大學老師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一些學生在實習中一直「打雜」,一方面可能和某些單位不重視實習生有關,另一方面,很多實習生沒有去證明自己的能力。實習中的大學生要全憑自覺努力,去表現自己,才能得到實習單位和實習老師的認可,才會被帶進一些比較重要的工作中去。否則,就只能在「邊緣」打轉或做些打水掃地的工作了。

  實習生的利益誰來保護

  實習生在實習過程中出現意外該由誰來負責?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企業和學校可能還沒有考慮。在我市工作多年的律師崔莉認為,這是一個法律規章上的盲點。在實習生和實習單位之間,最多的做法是接收單位和實習學生的一種口頭約定。由於目前我國關於實習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實習生的權益保護問題可以參照《勞動法》規定。但是,要確定實習生和實習單位之間的勞動關係,還應看實習生能否創造勞動價值,而這一點目前是很難認定的。

  一位大學教育工作者認為,出現種種實習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學校教育和企業以及用人單位銜接不好。從市場的角度看,學校是培養人才的機構,企業則是接納人才的地方。現在的大學生實習制度問題的關鍵點在於學校沒有根據市場的需求來培養人才,而是學校、企業各顧各的,學校培養的都是理論型人才,而用人單位需要的是實際操作型人才。

  崔莉律師呼籲相關政府部門能夠出台「大學生實習制度」。她說,用人單位接納大學生實習的積極性不高,大學生實習效果不太理想,應該通過完善並規範「大學生實習制度」加以解決。崔莉律師曾在國外留學,對國外用人單位普遍實行的「實習生制度」比較認可。她認為這是一種對用人單位和實習生都有益的人力資源制度安排。對接受實習生的單位而言,是發展儲備人力資源的措施,可以讓其低成本、大範圍地選擇人才,培養和發現真正符合用人單位要求的人才。對實習生來說,可以真正地得到鍛煉,為將來走進社會提供幫助。

  有關人士希望政府可以通過稅收減免政策,鼓勵企業接納大學生實習,並使之成為一種常規行為;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和建立泄密責任追查制度,避免大學生實習短期行為可能給企業帶來的風險;逐漸制訂並完善大學生實習期間人身及相關權益保護制度,保護大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的合法權益;補充完善《勞動法》,規範大學生實習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相關勞動糾紛的問題。

  在「大學生實習制度」還沒有建立之前,很多教育工作者包括大學生都認為,實習的關鍵在於大學生自身。只要大學生認真努力去尋找實踐和學習的機會,實習都會有收穫。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03: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