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外國專家評中國s-300導彈 要美軍買更多f22應對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行行 發表於 2007-8-4 02: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簡介:卡洛·庫普博士是澳大利亞著名的防務分析專家和理論專家,其論著多次在《電子防務月刊》和美國空軍、澳大利亞皇家空軍主辦的防務出版物上發表。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的眾多防空系統中,最具威力的當屬由俄羅斯金剛石科研生產聯合體研製的S一300PMU/SA一10「雷聲」系列地對空導彈系統了。在俄羅斯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下,該導彈家族不斷擴大,其綜合性能在全世界所有的現役遠程全空域防空系統中位居前列。由於S~300的射程極遠,如果部署在大陸沿海甚至可以攻擊在台灣上空飛行的目標,因此這種原本屬於防禦性質的武器在狹窄的海峽環境中卻成為了一款不折不扣的「攻擊性」武器,從而對台灣的空防體系構成了嚴重的挑戰。此外,如果海峽兩岸爆發衝突,美國將可能介入,屆時美軍除具備隱身能力的B一2A和F-22A以外的所有現役作戰飛機都將受到這些先進防空系統的威脅,而F一22A剛剛服役且數量十分有限。

  中國是S一300PMU/SA-10「雷聲」導彈系統最大的海外購買者,購買數量相當龐大。在S-300PMU到來之前,解放軍的區域防空主力是國產HQ一2型遠程防空導彈系統,該導彈仿自前蘇聯上世紀60年代設計的S一75/SA一2「德維納河」地空導彈系統(北約命名為「導線」),由於該導彈所使用的「扇歌」(Fan Song)系列遠程制導雷達極易受到敵方的干擾和反輻射導彈的攻擊,因此採用無線電指令制導的HQ-2導彈在實戰環境下的有效性和生存能力實在值得懷疑。

  S-300PMU系列地空導彈的綜合作戰能力與美國現役的「愛國者」防空導彈大致相當,能夠對從任何高度接近的敵方空中目標實施有效的摧毀,甚至具備一定的反彈道導彈能力。該系列導彈的最新型號已經具備了「發射后不管」的能力,無論綜合作戰性能還是戰場生存能力都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SA一10/SA一20系列導彈的演進過程

  S一300PMU的研製工作可以上溯至上世紀60年代末,當時由於S一75/SA~2和S一200/SA一5地空導彈系統的性能已經無法滿足蘇聯國土防空的需要,蘇聯軍方決定研製一種性能更加先進的新型防空系統以取代它們,這就是S-300「通用型」遠程地空導彈系統,之所以被冠以「通用型」的稱號是因為該系統在設計之初是三軍通用的,計劃裝備它的部隊包括蘇聯國土防空軍、陸軍野戰防空部隊和蘇聯海軍。不過該型導彈後來被拆分為三個單獨的型號分別發展,其中用於要地防空的型號為s一300P,用於野戰防空的型號則為S-300V。

  該型導彈系統的首批生產型被命名為S-300P或SA一10A,整套系統包括l部5P85型拖車、1部5N63S型「活動蓋一A」 (Flap Lid A)相控陣雷達、一部36D6型「錫盾」(Tin Shield)三坐標遠程警戒與目標指示雷達(兩部雷達都安裝在拖車上),此外還有1部外形獨特的5N66/76N6「貝殼」(Clam Shell)連續波目標跟蹤/低空補盲雷達(安裝在一具可伸縮的天線支架上)。S-300P所使用的防空導彈型號為V一500/5V55。俄羅斯工業部門的一大重要創新是研製出了40V6系列半拖式可伸縮天線桅杆,該系列桅杆包括三個型號,分別為可升至75英尺高度的40V6、40V6M和可升至120英尺高度的40V6MD,「活動蓋」、「錫盾」和「貝殼」等雷達均可以使用該系列桅杆,從而獲得更大的低空探測距離。

作者:htlyx168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9: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