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灣物價飆升 台當局:都是大陸的錯!

[複製鏈接]

3004

主題

3519

帖子

3135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苦力打工

Rank: 4

積分
31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蝸牛 發表於 2007-7-27 18: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台灣「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最近為台灣物價不斷飛漲問題,召集他的兩位副總裁、經研處、業務局、外匯局等首長開會。彭總裁問:「最近漁價漲了,中藥也漲了,到底是什麼原因?」
   
    屬下報告:因為海巡署抓走私太緊,大陸走私魚貨變少,四川乾旱造成中藥貨源短缺。上下口徑一致,台灣物價飆升都怪罪中國大陸,就可以交差了。「央行」經研處認為,主計處公布上半年平均消費者物價指數率只有0.7%,估計全年不過上漲2%,不需太緊張。彭淮南顯然不相信這種數字,要求大家不可掉以輕心,動員「央行」官員私下訪查,了解實情。經研處長施燕實地查訪有了一項結果,麵包價格沒有漲,但是麵包變小了。
   
    由於國際上原料價格不斷攀升,以汽油、煤氣、鋼鐵等為主導,在全球發生連鎖反應,台灣的民生物資一年多來漲幅平均都在二成三成左右。其中玉米的採購價格較去年初上漲了一倍多,小麥比去年漲了60%,黃豆在同期之內漲幅超過50%。目前下游產業一直苦撐,還不敢將原料飆漲的成本大量地轉嫁給消費者,這是由於一般民眾買氣低落,萬一零售價漲的太猛,零售商的營業則更加困難,但是大幅度的飆漲只是時間早晚問題,這是一個有目共睹又令人戰戰兢兢的現象。
   
    「經濟部」也忙著開會研商對策,代表了物價問題確實不容忽視,做官的不能假裝不知道了。會議中研擬了幾個初步方案及措施:考慮重啟聯合採購機制、當局成立基金保價收購、開放自大陸進口大宗物資、釋出台糖等公營事業庫存物資、建立食品塑化等產業鏈協調機制。這些辦法都還在研擬階段,最後有哪一項會落實,什麼時候開始實施,是否有效果,都得靜待觀察,但這總算「行政院」對物價問題有所響應了。食品業及塑化產業的關係密切,食用產品的包裝原料全仗塑化工業的供應,難道二者之間迄今都沒有協調機制存在?還要等到現在由「經濟部」出面促成?由台糖等公營事業持續釋出他們庫存的黃豆、玉米等民生貨品,短期內或可以平抑漲幅。依據台糖的統計,目前他們玉米庫存量約二萬四千噸,另外還有二萬四千噸即將到貨,黃豆庫存量有一萬三千多噸。但是台灣一年的玉米需求量約500萬噸,黃豆約240萬噸,小麥為100萬噸,公營單位的屯積量十分有限,杯水車薪幫不上大忙。
   
    由當局來辦聯合採購、設立物資平準基金也會產生問題,各家業者的採購成本不一,而且任何業務一經當局插手,就有不夠透明化和私相授受的問題,目前台灣當局的誠信度低到谷底,辦這類事情很困難。一九七三年台灣實施糧食、穀物平準基金措施,當局直接設立基金保價收購糧食,如明定小麥平準價格,若進口成本高於平準價,由當局補貼差額,以降低國際物價帶來的衝擊。但是自台灣加入WTO以來,遵循貿易自由化規則,平準價的辦法已經被廢除。而且七三年設立的平準基金運作了二十五年,貸款加上利息,現在它已經虧損了近千億台幣,完全破產。一位業者痛批當局開倒車:「當局要走回平準基金的老路,現在大宗物資這麼貴,當局哪裡有錢貼補,到最後還不是由業者埋單。」
   
    「經濟部」開會提出的五項研擬方案中,惟一可以立即實行而且馬上見效的是:開放自大陸進口的大宗物資。一紙公文鬆綁兩岸貿易的重重限制,降低成本萬民獲益。但是兩大選舉在即,執政黨努力製造推廣「仇中」宣傳都來不及,現階段他們要盡量和中國大陸拉遠距離,絕對不肯在此刻為了小小的民生問題,阻礙他們上演拙劣又噁心的意識形態大戲。平抑物價要靠擴大與海峽對岸的貿易,這種消息一旦傳開了,將嚴重影響民進黨的選票。綠色政權是建築在廣大民眾的痛苦上面的,這個說法其來也有自。為了綠色權貴今後的財源滾滾、榮華富貴,老百姓還要繼續忍耐,勒緊褲腰帶。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10: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