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強國之強:讓多數人過上中產生活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7-7-26 20: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7年07月26日08:50   上海證券報 

陳宇峰 經濟學博士,浙江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


日本早稻田大學 21COE-GLOPE研究中心國際研究員


———「漫走早稻田」之七


留日期間,正值國人大談「中國崛起論」之際。有意思的是,其時國外各大媒體正狂炒「中國威脅論」。從人民幣升值,到軍費開支,再到航母威脅,隨時隨地都有他們感興趣的炒作話題。國內不少的朋友對此甚為不解:真正的大國崛起究竟在哪裡呢?發達國家與現代中國的最大差距又在哪裡?中國何時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強國呢……其實,這一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只要你出國到那些發達國家轉轉,你就會明白:所謂強國,最重要的是對國民勞動的極大尊重,並願意為之支付高酬,讓大多數的勞動者都能過上相對安逸的生活。發達國家龐大的中產階級數量就是最好的例證。在日本,一提起這個,日本人總是會非常自豪地給你介紹他們所謂的「一億中流」社會。要知道,當時的日本總人口也就不過一億多而已。

老實說,每次走進東京街頭大大小小超市,瞥見那些隨處可見的「Made in China」,我心中想的是,這一大堆廉價中國貨,日本人用幾個SONY相機、TOSHIBA電視便能輕巧地換回來了,我們這種靠出賣廉價苦力的日子到何時才是盡頭呢?如果不改變這一點,大國崛起就根本無從談起。


不可否認,一個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自然地會形成社會階層的分裂與收入差距問題:擁有稀缺資本的資本家很有可能利用其所擁有的稀缺壟斷權力,要挾或剝奪土地、勞動力、自然資源等富裕資源的既得利益,向土地和勞動力支付遠遠低於市場均衡的價格。傑里夫·薩克斯、安德魯·沃納等人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曾專門對照過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經濟增長數據,從中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資源詛咒」現象(the Curse of Natural Resource):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並沒有獲得想象中的高速經濟增長,比如,擁有豐富資源的奈及利亞和委內瑞拉正經歷著相對較低或者還在痛苦的經濟增長中掙扎;而相反的是,日本、中國香港、韓國、新加坡和瑞士等自然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和地區,經濟卻表現出異常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根據我對俄羅斯的一項最新研究,擁有豐富石油資源的俄羅斯也已陷入「石油詛咒」的陷阱之中。究其原因,就在於這些順取逆守的資本家在獲得原始資本積累之後,非但沒有像新自由主義者所期望的那樣,向社會支付再生產所需要的市場價格,反而利用與地方政府以及其他政治力量的強大勾結,向工人支付低於再生產所需的低工資,以更低的價格繼續獲得大片優良的自然資源。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資源的轉型中國是不是會陷入「人口詛咒」的陷阱之中呢?


無論如何,這種靠出賣勞動力資源獲得經濟增長的模式是非常不穩定的,它不可能擁有持續經濟增長過程中所需要的普通大眾對未來社會發展的長期投資信心。離開了長期投資信心,那麼沒人願意對未來(哪怕只是一點點時間段)長期投資,每個人只關心當期的短期收益。此時,整個社會就如「公地悲劇」一般,最後變成無源之水,遲早會枯竭而盡。或者說,依靠廉價勞動力優勢支撐起來的國家經濟發展,就如竭澤而漁,每個人過度地開發社會資源,而忘記對社會再發展進行必要的節制和再投資。


諾斯在他那本名聲鵲起的小冊子《西方世界的崛起》中,詳細地描述了在瘟疫、戰爭不斷的歐洲大陸上,那些地主為了增強佃農對未來社會的投資信心是如何一步步出讓他們的權力而最終過渡現代的資本主義國家體制。當然,現今世界上大多數資本主義國家是被這些強大的原發性資本主義小國打敗之後,才逐漸認識到它的強大戰鬥力。整個社會看似分散、混亂無章,但支撐它的是強大的民眾對未來發展的投資信心。正是長期的投資信心這一「看不見的手」把整個國家社會有效地組織起來,自發萌生市場機制,維繫社會運轉的法律制度以及道德基礎也隨之形成,接下去的國家強盛也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了。


在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上,我們既有強大的帝國時期,也有長期被人欺凌瓜分的衰弱階段。所有這些,都應該讓中國人更加對國家強盛有著更深的體會。一個國家的真正強大,不在於表面的GDP總量有多少,軍事對抗力量有多強,而關鍵還在於是不是擁有一個良好的社會基礎,社會的普遍大眾是不是願意為之犧牲他們眼前的利益,而把更多關注放在社會長期投資上。忽視了這一社會微觀基礎,我們就無法理解歷史上那些所謂的經濟強國為什麼總是會被周邊的小國所滅。


什麼才算真正的強國?怎麼才能擁有我們所期望的社會微觀基礎?有一個簡單、直觀的標準,就是當勞動力變得昂貴的時候,或者說資本不再稀缺的時候,擁有高收入的國民才有足夠的信心對人力資本等作長期性投資。無可非議,儘管有著「失落的十年」,日本仍是當今世界數一數二的經濟強國。不過,日本真正強大之處並不在於那些龐大的GDP數字。據估計,按眼下的發展速度,2020年之後的中國也能趕上日本的GDP總量水平,真正讓我們感到它的強大的,恰恰是他們對勞動的極大尊重,並為國民支付相當不錯的報酬。在這樣的報酬體系下,國民自然地會增加教育、培訓等人力資本投資,而這些長期性投資要件正是一個國家獲得持續長期經濟增長的基礎。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2: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