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蔣介石堅守南京之謎:曾寄望蘇聯數月後出兵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07-06-25              新華網

不斷萎縮的台灣抗戰歷史研究,在與大陸的交流中找到新的活力。

台灣保存重要抗戰史料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的楊天石研究員至今還記得第一次去台灣查閱抗戰史料的情景。

時間回到1996年,由於不知道對方的檔案對大陸研究者開放到什麼程度,楊天石很謹慎。調閱具體檔案之前需要先看目錄,楊天石發現目錄裡面有些蓋著「機密」,「我當時想,如果一開始就調機密檔案,他們會怎麼想我,如果擋住了不向我開放,雙方都尷尬」,所以楊天石只選了一些不屬於機密檔案的。

楊天石如願看到了想要調閱的全部檔案,而且發現可以自己拿去複印,到時只用記下複印了多少張,不需要說明都複印了哪些內容。

去的次數多了,「我總是壓不住看機密檔案的心理,歷史學家嘛!」一次,楊天石試著在調閱檔案時填了幾張調閱機密檔案的單子,「當時的心情有些惴惴不安!」

不過結果有些出乎楊天石的意料,不僅這些機密檔案都可以調出來看,而且全部可以拿去複印。

據《抗日戰爭研究》雜誌主編榮維木介紹,大陸與台灣的抗戰研究交流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了,大陸學者到台灣查閱史料是兩岸交流中的重要內容,因為大批珍貴的抗戰史料被國民黨帶到了台灣。

這給後來的抗日戰爭研究帶來很多問題,比如造成大陸研究只能單方面依賴日本方面的材料,無法對歷史有更全面、客觀的認識。

史料揭開「堅守南京」之謎

曾6赴台灣搜集史料的楊天石對當地的抗戰史料存放非常熟悉。據他介紹,目前保存在台灣且比較重要的史料包括:國民黨黨史館保存的國防最高委員會的檔案、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中央全會和常務委員會的速記錄,還有台灣「國史館」保存的蔣介石個人檔案,共有30萬卷,按照「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淞滬會戰」……整理好分成幾十個專題。此外還有蔣介石日記的摘錄(原件寄存在胡佛研究所),摘錄分5種,全部對外開放,其中1937年到1943年部分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抗戰的史料。

台灣珍藏的抗戰史料可以為我們揭開許多抗戰中的不解之謎。楊天石在研究中就有很多新的發現。比如在1937年上海淞滬會戰失利之後,蔣介石為什麼明明知道南京守不住,還一度主張堅守南京?一般都能想到的原因是,南京當時是國民政府的首都,孫中山的陵墓也在南京,如果守不住蔣介石沒法向國人交待,但楊天石在台灣史料中發現了一個更隱秘的原因,就是蔣介石寄望於在南京堅守幾個月就能等到蘇聯出兵。

據楊天石介紹,當時在國際列強中,蘇聯是唯一表示願積極支持中國的國家。1937年11月,蘇聯黨和國家重要領導人伏羅希洛夫元帥告訴在莫斯科的中國軍事代表團:在中國抗戰到達生死關頭時,蘇聯當出兵,決不坐視。11月30日,蔣介石致電伏羅希洛夫及斯大林表示感謝:「中國今為民族生存與國際義務已竭盡其最後、最大之力量矣,且已至不得已退守南京,惟待友邦蘇俄實力之應援,甚望先生當機立斷,仗義興師。」當時,蔣介石將蘇聯出兵看成挽救危局的唯一希望。為鼓舞身邊的高級將領,蔣曾電令新任命的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如能多守一日,即民族多加一層光彩。如能再守半月以上,則內外形勢必一大變,而我野戰軍亦可如期來應,不患敵軍之合圍矣!」蔣所說的「內外形勢必一大變」的「外」,包含蘇聯出兵在內。

台灣缺少研究抗戰的人

保存在台北的當時國民政府和蘇聯的電報往來、蔣介石給唐生智的命令等文件為揭開這一謎題提供了重要佐證。

然而,作為抗戰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史料集合,對這些檔案的研究在台灣卻受到冷落。榮維木說,由於台當局的去中國化政策,台灣研究抗日戰爭的人越來越少,很多人轉向台灣史的研究。

在某種程度上,保持與大陸的交流,為台灣日益萎縮的抗戰研究提供了一塊重要的再生土壤。據榮維木介紹,現在每年都有學者互訪,學術交流會議也比較多,關於「戰時外交」「汪偽政權」兩岸都舉行過專門研討會。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1072

主題

3463

帖子

187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73
沙發
愛華 發表於 2007-7-24 18:22 | 只看該作者
有堅守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

主題

2646

帖子

2238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4

積分
2238
3
YellowTiger 發表於 2007-7-25 06:57 | 只看該作者
大家都知道兩面三刀的蘇聯甚麼時候對日宣戰,甚麼時候出兵。臨收塥的時候才正如廣東人說的出來"埶死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21: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