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南方都市報 中國版的水門事件

[複製鏈接]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長白山 發表於 2007-7-21 14: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日前《華商報》報出一條有趣的消息,陝西三原縣委聯合考察小組考察縣公安局中層幹部期間竟被竊聽——在公安局辦公室里裝了竊聽器。7月10日,根據「群眾舉報」,陝西三原縣紀委介入調查,處理得非常雷厲風行,7月12日涉嫌「竊聽」的三原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大隊長和政工科科長就被縣紀委「雙規」。

  這不由讓我想起水門事件,這大概是上個世紀美國政壇最大的醜聞,幾個手段拙劣的倒霉蛋闖入民主黨全國總部想竊取情報,被保安逮了個正著,儘管有人打著中央情報局的名義,還是給扣了下來。因為一些媒體和公眾的不依不饒,連聯邦調查局的高官都作為「深喉」向媒體揭發,後來這個案子越鬧越大。很多中國人也許會不理解,尼克松是國家總統,共和黨是執政黨,調查一下民主黨的活動,掌握一些情況,做到心中有數,相當於上級組織調查下級,有什麼大不了的,值得這麼大動干戈么?而在美國這就不是一件小事,在聯邦地方法院審理時,法官也似乎打定主意要與白宮過不去。在宣判中,除了對第一名將政界要人牽進這一事件的被告麥科德從寬處理,予以保釋,對其餘4名潛入水門大廈竊聽的被告則予以重判,刑期長達40年,並引發了白宮大地震,一批重要官員引咎辭職,最後總統都得下台以謝天下。

  此次被披露的三原竊聽案,除了級別低了一些,性質幾乎與水門事件完全一致。由於國情不同,中國官員的選拔機制主要靠「上級考察」。這種競爭下,信息就顯得非常重要,獲得優勢信息的競爭者可以輕易地投人所好,避人所惡,並且預測對手的出招,就好像打牌時,一方可以出老千偷看其他人的底牌,自然可以立於不敗之地。更恐怖的是,當有一些人可以肆無忌憚地侵犯個人或機構的隱私,就像美國麥卡錫主義盛行的時代,可以以某些私密資料來勒索脅迫別人和他合作,這些人就成了無法無天的霸王。

  幸運的是美國社會對這種行為有一種強烈的警惕,所以麥卡錫主義沒有猖狂多久就變得身敗名裂。在美國,這種行為之所以被痛恨,除了對於隱私權的強調,更是因為當一個社會有些人可以在政治競爭中出老千,公平競爭的遊戲規則就被打破了。如果有人可以利用公權力出老千,則任何公民都可能被操縱於股掌之間,而整個國家的公共生活也可能被一小撮人操縱,這個社會就不會有安全感可言。一個社會如果要建設民主與法治就必須對公權力保持警惕,一個刑警大隊長官不大,卻是國家機器的一部分,當國家機器的某一部分可以利用它的權能破壞規則時,它在給社會塑造一個道德失范的榜樣,沒有人能夠再相信這個社會的公正。

  不少媒體轉載這條消息時,給那個倒霉的刑警大隊長定的罪名是「涉嫌竊聽上級考察組談話」。這實在是荒唐到了極點,假如竊聽的不是「上級」而是平級或者下級的談話,是不是就沒有罪過了呢?斗膽設想一下,那個刑警大隊長假如看哪個當地企業家不順眼,用這套設備來監控一下,整些材料,再敲詐一筆,誰來管他呢?或者說他把這套設備用在一個和他合不來的副隊長身上,「上級調查下級」,整些材料,來把他趕走,是不是就可以理直氣壯呢?我想也許正是這個刑警大隊長平時在動用竊聽手段上嘗到了甜頭,所以才會順理成章地把這套手段用在「上級」身上。

  報道最後說那兩個倒霉的警察被縣紀委「雙規」而不是被檢察院調查,似乎濫用竊聽手段只是因為竊聽了「上級」而違反了黨紀,並沒有違犯國法。假如有熱情過度的公安同志,把這套竊聽設備用到普通老百姓身上,我們到哪裡去講道理呢?即使被發現了,警察也能理直氣壯地搬出工作需要的理由,還能指望紀委來「雙規」濫用公權力的人嗎?難道我們做「下級」的老百姓就只能面對一個老大哥無處不在的社會嗎?

  這則報道傳達的信息讓我感到恐懼。 (作者 郭宇寬)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9: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