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國際事務評論家、暢銷書籍《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作者佛里曼(Thomas Friedman)去年底在《紐約時報》以《中國:代罪羔羊或史波尼克火箭》撰文指出,中國將成為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政治爭議焦點。倘若中國對美貿易順差持續增加,而中國又不願採取降低順差的政策,要求對中國採取懲罰性措施的聲浪將會增大。布希政府與民主黨主導的國會,若在施政上不願坦然面對美國經濟問題,中國勢將成為2008年總統大選的代罪羔羊。伊拉克是本次大選中,共和黨黨內爭論核心,而中國議題很可能成為影響2008年美國政治的重大因素,以及未來民主黨黨內爭論的焦點。
路透社報道說,近代歷史顯示美國在中國問題上立場鮮明有風險。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的查列特(Derek Chollet)表示幾乎所有近代總統都曾發出「關於中國的黑白分明的言辭,然後在成為總統后又不得不往回走。」曾經給尼克松當過翻譯的前美國外交官傅立民(Chas Freeman)表示,對下任總統來說,應對北京將是一個定義性的問題,不過在目前還是少說為佳。他表示,「總統選舉在中國問題上相對沉默,我感到很高興,因為選舉不能帶出我們的政治家的最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