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溫家寶的鐵鎚「捶打」出了啥?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7-7-20 11: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人民網-黨員博客 作者: 網友:馬失蹄



溫家寶當年在地質隊手拿鐵鎚的照片


  這是一張極其珍貴的照片,照片中的溫家寶年輕而帥氣,他手拿鐵鎚,神情專註,自信而充滿活力。溫家寶對他在地質隊的這段經歷頗為自豪,在一般人看來,那是吃苦,而對於溫家寶來說,那是一種對意志的磨練。他曾說:「我從大學學地質到從事地質工作,整整25年。這期間大部分是在非常艱苦和惡劣的條件中度過的。我深知人生的艱辛,也知道國家建設的艱難,但我也樹立了一種信心。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要不畏艱險,勇於攀登,就一定能夠達到光輝的頂點。」

  正是由於這段難忘的經歷,使他真正了解了老百姓的善良、樸實和生活的艱辛。所以,在他擔任了我們這個泱泱大國的總理之後,他知道黨和政府該依靠誰、相信誰,同時黨和政府又該為了誰。正因為如此,他對老百姓說:「中南海的大門是面向廣大群眾的。」老百姓有困難時,他不像某些黨員幹部那樣,或裝聾作啞,或百般推諉,讓老百姓灰心、寒心、傷心。他最看不得的就是老百姓的困難,他說得最響亮的一句話就是:「今天就地解決。」什麼是大事?什麼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溫家寶的回答是:「只要關乎老百姓,就是大事。」他的座右銘是:「天下最大事,莫非萬民之憂樂。行事要思萬民之憂樂,立身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他當總理之後,他手中的「鐵鎚」依然高舉著,他要為中國老百姓捶打出一片美好的藍天,他要為中國老百姓捶打出一種新希望。他迫切地要解決老百姓面臨的種種困難,「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他真誠地說。所以他穿著一雙不知粘合過多少次的「雙星牌」旅遊鞋,走過了全國三十個省市,走過了全國數千個縣(市):

  2003年8月2日,吉林省吉林市鐵合金集團,溫總理來到下崗職工趙貴家中走訪,詳細了解他的生活情況。

  2003年5月5日,北京市小湯山鎮,溫總理考察北京非典防治工作,看望慰問戰鬥在一線的軍隊醫務工作者,鼓勵大家堅定信心,同時再三叮囑醫護人員要特別做好自身防護工作,努力提高醫療水平。溫總理說:「軍民一家親,人民解放軍在危難的時候總是想著人民。軍民團結,同心協力,依靠科學,依靠群眾,就一定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2003年9月9日第十九個「教師節」前一天,北京解放軍301醫院,溫總理看望在這裡住院治療的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先生,攙扶先生坐起來。溫總理這一天還到北京玉泉路小學、丰台第二幼兒園、北京十二中學和北京第二實驗小學看望教師,向教師們表示節日的問候。2003年10月1日,陝西華縣石堤河東岸決口處,溫總理在視察災情,指導救災工作。溫總理對隨行的地方官員說:「我們是共產黨人,執政為民、立黨為公,要求我們時刻要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裡。」

  2004年6月10日,湖北武漢市強制戒毒所,溫總理慰問醫護、管理人員,看望戒毒人員。溫總理在醫療室與戒毒人員親切交談,鼓勵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他叮囑醫護人員,要對戒毒人員實行人文關懷,幫助他們走上新生道路。2005年1月2日,陝西省銅川市,溫總理在遇難的陳家山礦副總工程師牛鐵奇家慰問時,把牛鐵奇的兒子抱在懷裡,與他同悲同泣。他叮囑牛鐵奇的妻子:要堅強地挺過這場災難,把孩子教育好,把生活安排好。全國都有你們的親人,讓我們一起共度難關。

  2005年6月4日,河北省城市系井村麥田,溫總理在麥田與正在幹活的農民鄭產子等親切交談,仔細詢問小麥收入、價格、灌溉等問題。隨後,幾位農民看到總理來了,跑過來和總理握手,告訴總理:「免了農業稅大夥心裡踏實了,搞副業的積極性也高了。我們村有500多輛車在跑運輸,日子越過越好。」

  2005年農曆除夕上午,山東菏澤牛樓村,村民看見溫總理過年從北京來到自己的村莊,十分高興,大家像迎接自己的親人一樣,搶著請總理到家裡作客。90歲的老人牛輝亭熱情地請總理在家吃餃子,總理愉快地答應了。總理吃著餃子,誇餃子包得好,他還不時給老人碗里添餃子。牛輝亭老人說,總理年年都和群眾一起過年不容易。溫家寶說:「跟大家在一起過年,我高興,也安心。」

  2006年12月1日,溫家寶總理邀請部分艾滋病致孤兒童和患者到中南海參觀,「孩子們,你們到家了。讓我們一起度過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真心希望你們在中南海過得愉快。我聽出你們是在用心唱歌,一是感謝幫助過你們的人,二是表示在命運面前不低頭,對人生充滿信心,就像你們唱的:花兒總會開的!」溫總理說。

  ……

溫總理沒有忘記他是從群眾中來的,所以他堅持要到群眾中去。孔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孟子又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而我們的一些黨員幹部,卻忘記了老百姓的哺育之恩,不反哺老百姓不說,還在損害老百姓的利益。想想在戰爭年代,我們的老百姓對黨和軍隊的無私奉獻:「這最後一碗飯,送去做軍糧;最後一尺布,送去縫軍裝;最後老棉被,蓋在擔架上;最後親骨肉,送兒上戰場。」這才是黨和群眾的魚水情,這才是黨和老百姓的血肉關係。

  而現在,一些黨員幹部卻非要靠紀委的《規定》和兩高的《意見》去約束,忘記了胡錦濤同志的諄諄告誡「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他們不是主動地、積極地、自覺地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的宗旨。而是千方百計地把自己打扮得「無為者有功,庸碌者卓然;虧者盈,敗者勝;貪者廉,逆者順」,這還是老百姓需要的黨員幹部嗎?就像被剛被「斬立決」的鄭筱萸,他背離了黨的宗旨,背離了人民群眾,背離了做人的基本道德規範,人民群眾就唾棄他,就把他送上斷頭台,就把他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讓其遺臭萬年!

  希望溫總理手中的「鐵鎚」好好捶打一下此類黨員幹部,只有吏治清明,黨的先進性才能夠體現出來,才能夠發揮出來,黨的執政能力才能夠得以提高,和諧社會和小康社會才能順利實現!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22: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