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官員冷對GDP是個好信號

[複製鏈接]

3340

主題

4210

帖子

5895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8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山東大漢 發表於 2007-7-16 14: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只要能把太湖治理好,「哪怕GDP下降15%」,這是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近日在無錫召開的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會議上所表達的決心。「這是我們向大自然還賬。」他說。(7月13日《新華網》)

作為一名省委書記,能夠面對環境問題,發出這樣的誓言,令人欽佩。

在很多官員成為GDP奴隸的今天,這樣的誓言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正如李源潮書記所說,太湖藍藻現象的發生,是我們向大自然還賬,是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

近年來,按照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地方政府也紛紛提出了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發展思路,並提出了「綠色GDP」的概念。「綠色GDP」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就是要在發展過程中,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不以犧牲後人的利益為代價。

應該說,「綠色GDP」概念的提出,是積極的,也是完全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的。但是,到底有多少地方能夠按照這一概念去做呢?到底有多少地方的GDP是真正綠色的呢?很顯然,地方政府在這一問題上是說一套、做一套,所謂「綠色GDP」,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未來概念,是留給後人和後任的美好的名詞而已。因為,從地方政府的所作所為來看,從他們招商引資、項目投入、發展思路來看,怎麼也看不到「綠色GDP」的影子。GDP就是GDP,只要能夠產生GDP,什麼代價都能夠付出,什麼條件都能夠答應,重污染項目與企業、嚴重消耗資源的項目與企業、對老百姓生命財產安全有極大危害的項目與企業等,都能夠建立,都能夠投入,只要有GDP,只要能夠帶來政績。

太湖藍藻的形成,說到底,就是盲目追求GDP的結果。太湖與其說是藍藻污染,不如說是GDP污染,是GDP讓太湖變成了今天的模樣。

而讓GDP污染的,又何止是太湖呢?

受GDP污染更為嚴重的,則是官員的思想、觀念、意識和作風,受GDP污染傷害最嚴重的,則是老百姓和大自然。

李源潮書記能夠在政府官員如此「痴迷」GDP的情況下,發出只要把太湖治理好,哪怕GDP下降15%的號令,有膽識,更有魄力。

大家知道,近年來,各省之間的競爭相當激烈,大家圍繞GDP、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等,幾乎展開了肉搏,特別是指標相近的省份,其競爭更為激烈。江蘇同樣面臨著這樣的問題,不僅如此,江蘇還面臨著提前全面實現小康的重任。

如果真的因為治理太湖,江蘇需要付出15%的GDP的代價,是對江蘇所有官員水平、能力和魄力的考驗,是對江蘇在全國經濟地位的考驗。

李源潮書記能夠在這種考驗面前,作出這樣的表態,不僅向江蘇的地方官員們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也向全國其他地方的政府官員們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那就是「冷對」GDP,不要做GDP的奴隸。

如果地方政府官員都能夠象李源潮書記這樣「冷對」GDP,我想,科學發展觀也就能夠真正實現了,「綠色GDP」也能夠真正帶有綠色了。

願李源潮書記發出的這個信號能夠打動每一位地方政府官員,真正讓我們能夠擁有一抹藍天、一份清水、一片青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3: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