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且說陳竺萬鋼當部長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7-7-9 08: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6月29日,無黨派人士陳竺被任命為衛生部部長。這是改革開放29年來,中國第一位出任國務院組成部門正職的無黨派人士。兩個月前,另一位中共黨外人士萬鋼,被任命為科技部部長,他是1972年傅作義辭任水利電力部長后35年來,首位民主黨派人士出任政府部長。
  中共十七大召開在即,接連有黨外人士「入閣」,引來種種解讀。其實,早在2005年3月,中共中央出台的《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中就明確規定,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擔任國家和政府領導職務,是實現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重要內容。在地方,黨外人士擔任領導職務的人數逐年上升,擔任正職的也不乏其例。因此,黨外人士擔任部長看似「創舉」,但從政策依據和地方的實踐看,實屬水到渠成。

  問題是這兩個「第一」,為什麼是陳竺和萬鋼?這是一種偶然,還是釋放出了有更深意味的信號?從履歷上看,陳竺和萬鋼有許多相似:海外留學背景,在專業領域有國際性的權威地位。有專家認為,國際化視野是他們很大的優勢。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只是兩位黨外人士獲任部長的重要因素之一。重用黨外人士,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執政經驗的日益豐富和成熟,反映出執政黨的一種大視野。

  首先是政治上的大視野。黨外人士擔任部長,最重要的意義是讓多黨合作在國家最高行政機關中也得到比較充分的體現。這大大豐富了多黨合作的形式和內涵,鞏固了多黨合作的政治基礎。而且比較罕見的是,兩位黨外人士所在部的中共黨組書記,首次作為行政副職出現。這種黨政結構不僅有利於非中共部長的履職,也為探索黨政協調的新途徑拓展了空間。

  其次是用人理念上的大視野。萬鋼、陳竺都有海外留學背景,反映了近年來海歸人才越來越多的現實。黨外積聚了各類精英,用人視野當然要隨之拓寬。中央文件要求,涉及行政執法監督、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聯繫知識分子緊密和專業技術性較強的政府部門,必須配備黨外領導幹部,有條件的可配備正職,正是用黨外人才之所長:擁有專業技能,相對超脫的社會角色使他們易用專業眼光處理事務。

  第三是放眼國際的大視野。隨著開放程度的加深,中國需要越來越多可以與國際社會對話的官員亮相政壇。新中國成立初期讓大量黨外知名人士參與執政,是著眼於象徵內戰後國內各階層的和解;現在更多的是著眼於黨外精英的專業才能,是更具國際視野的用人眼光。

  有博大的胸懷,才有寬廣的視野。任用黨外人士擔任政府部長,無疑會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6月2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中央黨校講話時表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延攬黨外精英「入閣」,當是這句話很好的註腳。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15: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