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跨國婚介,能否成就幸福婚姻(跨國婚戀)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7-7-6 17: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編者按:中國人邁出國門的腳步,帶來的是逐漸增多的跨國婚戀。不少中國人,特別是中國女性渴望走出國門,試圖通過跨國婚介機構尋找一段異國姻緣,開始一段新的人生。兩個陌生的人,兩種陌生的語言,兩種不同的習俗和文化,這樣結合的婚姻能幸福嗎?他們正遭遇著怎樣的酸甜苦辣,又將如何調整自己的人生?
  活躍在網路上的跨國婚介

  記者在網際網路上輸入「跨國婚介」關鍵詞,輕易就搜出好幾家跨國婚介機構的網站。點開一個叫「玫瑰國際婚介」的網站,製作精美的首頁上刊登著許多「成功案例」,最新的一個叫「平和David的故事」。在一張甜蜜婚紗照的旁邊,平寫道:「我是會員平。2004年11月成為會員,2005年5月開始與德國人David通信……9月我去了德國David家與他及家人見面。他是國家公務員,有兩部小車,一輛賓士和一輛寶馬。11月他來中國和我結婚,我現在已經到了德國……」其他案例也大都相似:一位中國女性通過跨國婚介在異國他鄉找到了幸福。網站上顯示的個人資料幾乎都是年齡在40歲左右的歐美男性。顯然,這裡吸引的主要目標是中國女性。

  國務院辦公廳早在1994年就明令禁止任何機構從事涉外婚姻介紹業務。然而,各種跨國婚介所仍層出不窮,類似的機構不僅出現在網際網路上,一些正規的婚介機構也私下從事著這項業務,不少國家都出現了專門針對中國人的跨國婚介所。在國外,不少華人把跨國婚介看成尋找中國妻子最便捷的途徑,很多外國人也以此找到了溫柔賢惠的中國太太。

  誰在跨國婚介

  德國有1000多家婚姻介紹所,其中不乏做中德跨國婚介的「媒婆」,國際紅線婚介所就是其中一家。負責人摩赫女士告訴記者,近5年來,通過婚介所成功的中德婚姻有近5000對,成功率達到70%以上,婚介所的收費一般都在200歐元(1歐元約合10人民幣)以上。而在新加坡,跨國婚介的成功率沒有這麼高。大型跨國婚介機構——新愛國際單身俱樂部的負責人溫迪告訴記者,他們俱樂部的成功率比一般婚介所高一些,在20%左右。這裡的會員絕大多數是男性,其中新加坡本地人佔40%,中國籍人士佔40%,剩下的則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華人,最高級別的鑽石會員收費高達上萬新元(1新元約合5人民幣)。

  記者在國際紅線婚介所的登記冊上看到,來這裡的德國人很多,既有律師、醫生、政府職員,也有從事體力勞動的普通工人。33歲的公務員托馬斯對中國文化很著迷,他覺得「家裡還差一樣,那就是穿著旗袍的中國女人」。工程師奧拉夫今年42歲了,之前離過兩次婚,在他心中,中國女性傳統、溫柔、賢惠,是「建立穩定家庭的理想對象」。

  在這裡登記的中國女性年齡、職業和教育背景差別較大,未婚、離異、身份合法和非法者都有。25歲的留學生段小姐的想法很實際,就想畢業后嫁個德國人,這樣既可以解決身份問題,還能使自己的生活更有保障。而王女士說,像她這樣40多歲且有過一次失敗婚姻經歷的女人,在德國比在中國更容易找到合適的伴侶。

  摩赫女士說,正規的跨國婚介是非常嚴肅的。首先,應徵者要提供身份證明、離婚判決書或者單身證明,再填寫兩份表格,一份填寫自己的職業、身份、教育程度和收入,還有身高、體重、頭髮和眼睛顏色、性格愛好等信息,並附上照片;另一份則要填寫對對方的要求。工作人員會根據雙方的條件配對,如果雙方都同意,再組織德國應徵者去中國「相親」,在此之前他們還要參加各種講座培訓。如果彼此印象不錯,又經過一段時間「愛情考驗」,婚介所會協助他們進行結婚登記。在邀請信和擔保書上簽字后,新娘和新郎便可順利入境了。

  跨國婚介引發的悲劇

  今年2月,中國女性鄭永善殺害了兩名日本幼童,震驚中日兩國。鄭永善就是通過跨國婚介認識了自己的日本丈夫。由於人生地不熟,在日本幾年的孤獨生活使鄭永善的精神狀況異常,最終導致了這場悲劇。

  儘管跨國婚介在中國是違法的,但日本對此並沒有嚴格的法律規定。各種針對中國女性的婚介廣告充斥著大小中文報刊,在網上隨便搜索一下,就會發現很多「推銷」中國女性的網站。有媒體稱,日中婚介服務周全,項目繁多,而且收費很高。由於成本低而利潤高,中日婚介機構的生意十分興隆。

  與這種紅火的場面相反,許多中國女性由此遇到的婚姻並不那麼盡如人意。儘管日本人的收入不低,但日本的物價也非常高,一般工薪階層的生活依然要精打細算。而大多數通過婚介娶外國新娘的日本人都是當地農民。除了經濟上的拮据,這些中國新娘還要面對語言不通的困境。

  上海女青年小雲二十多歲,前幾年通過跨國婚介機構嫁給了一位40多歲的日本男人。小雲的丈夫家產豐厚,但財產就是農田和大山,平時兩口子孤零零地住在四面環山的農村。小雲丈夫的日本朋友告訴記者,小雲因為感到上當受騙,成天和丈夫吵鬧。有時氣極了,她還動手打丈夫,夫妻感情危機重重。

  中國女子小慧今年23歲,大專畢業后通過婚介機構嫁給了一位新加坡人。小慧在國內的工作體面舒適,但嫁到獅城后,由於不會英語,學歷又不被認可,她只好待在家裡做全職太太。小慧的新加坡丈夫年長她近10歲,是一位計程車司機,每天早出晚歸,收入僅夠維持基本開銷。小慧說,雖然正值青春年華,但日子平淡得沒了希望。

  德國家庭部的統計數據表明,中德婚姻的離婚率近50%。中德婚姻協會的胡靈博士認為,兩國之間的文化背景差異是中德婚姻破裂的主要原因。比如,中國人有孝敬長輩的傳統,年節時總會寄這寄那,德國伴侶就很不理解。

  另外,少數外國男性用婚姻為誘餌,騙取中國女性與之同居而不願結婚。還有一些中國女性嫁到國外后,一取得合法居留身份便立即提出離婚,給對方造成了很大傷害。溫迪告訴記者,在他們促成的婚姻中就有不少這樣的案例。

  前年12月2日,韓國釜山市沙下警察署取締了一家專門為韓中男女辦理假結婚的婚介所。據警方調查,犯罪嫌疑人李某等人從2001年開始,在漢城和釜山等十多個地區經營國際婚介組織,幫助150多名中國人與韓國人假結婚,共獲取中介費5億多韓元(100韓元約合0.83元人民幣)。

  北京市公安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國內跨國婚介機構的主要服務對象是三四十歲的中年婦女,也有一些年輕女性。「大多數婚介提供的都是虛假信息,為的是騙取服務費。」他說,因跨國婚介而起的詐騙案件時有發生。有的跨國婚介與外國人相互勾結,專騙中國徵婚者;有的婚介僅僅是將登記過的中國女性資料發布在國外的免費交友網站上,這都存在著很大的隱患。

  中國妻子的賢惠受到稱讚

  跨國婚介背後的婚姻或許沒有浪漫的愛情,但由於二者的結合更加實際,因此獲得幸福的例子也不少。黃先生是名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他的前妻也是新加坡本地人。黃先生告訴記者,他的前妻很少下廚,全家一日三餐都在外面吃。由於新加坡男性需要服兩年兵役,因此在工作資歷方面,同齡女子更有優勢。黃先生的前妻不僅收入比他高,還不打算要孩子,這讓傳統的黃先生備感壓力。離婚後,33歲的他通過一家新加坡婚介所找到了現在的中國太太。中國太太不僅經常下廚,生活上也知足常樂,不給黃先生壓力。結婚不滿一年,太太就懷上了寶寶。黃先生說到這裡,幸福的神情溢於言表。

  大多數娶了中國新娘的日本男性也都認為中國太太能幹、顧家。不少中國新娘不僅努力學習日語和當地習俗,還按照中國傳統孝敬公婆,得到了一家人的稱讚。這也是中日跨國婚介雖然價格較高,但長盛不衰的原因。

  海外華人也是跨國婚介的主要對象。在他們的心目中,中國女孩賢惠體貼,會操持家務,具有東方女性的傳統美德,再加上語言文化習慣相近,也更容易溝通。因此,海外華人對中國新娘的滿意度也一直較高。▲
2009,我等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3: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