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精典之家――《我們仨》ZT.

[複製鏈接]

526

主題

1918

帖子

1065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usiji 發表於 2004-5-3 07: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每一通晨鐘暮鼓,都能送走一些遠行的人。但其中誰能成為精典而垂範於永遠呢?當然還有一些人尚未遠行,就已經成為精典了。通宵未眠讀完楊絳先生承女兒遺願完成的《我們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7月第一版),縈繞於心頭的就是這種感覺。錢鍾書和他的愛女錢媛腳前腳后地走了,留下楊絳「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她「撫摸著一步步走過的驛道,一路上都是離情」。
 
說他們精典,不僅因為他們的成就,也因為他們的日常生活。二者是相關的,錢鍾書的確說過「婚姻就像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那樣精典的話,但最後一句絕不包括他和楊絳。「鍾書和我不在一處生活的時候,給我寫信很勤,還特地為我記下詳細的日記,所以,他那邊的事我大致都知道」。看到此處,夫妻間的所謂相知、忠誠、肝膽相照等等,還用解釋嗎?後來,而立之年的錢鍾書對楊絳說:「從此以後,咱們只有死別,不再生離」。他們居然做到了,六十年朝夕廝守,相濡以沫。關於生育後代,錢楊也曾各有一番精典的想法,那是在牛津:「鍾書諄諄囑咐我:『我不要兒子,我要女兒―――只要一個,像你的。』我對於『像我』並不滿意。我要一個像鍾書的女兒」。相愛的人相互激賞到如此程度,誰能說這不是精典的愛?
  
許是天道相酬,他們的女兒也堪稱精典。爺爺在「床上睡著了,醒來看見一個女孩在他腳頭,為他掖掖夾被,蓋上腳,然後坐著看書。院子里一群孩子都在吵吵鬧鬧地玩,這女孩子卻在靜靜地看書……她那時候十一周歲……她和鍾書有同樣的習性,到哪裡,就找書看」。「鍾書住進城裡去,不囑咐我照管阿媛,卻囑咐阿媛好好管管媽媽」。學生阿媛品學兼優,教師錢媛德業雙馨,可她從未因此而慢待父母。「媽媽,我不結婚了,我陪著爸爸媽媽」。她後來當然結婚了,但她真正是直到60歲先父母而遠行,都一直盡心儘力地照管著爸爸媽媽。她很累,但很快樂。
  
「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長相知而長相守,愛情親情在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依存,時間的沖刷並未洗去其韌的內涵,卻讓其歷久常新,我知道精典需要歷史的確認,但我現在就認為:這是二十世紀中國的一個精典的家庭。
沙發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4-5-3 14:06 | 只看該作者
http://www.backchina.org/main/sh ... &threadid=40914

喜歡嗎,給個鏈接,我也喜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26

主題

1918

帖子

1065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65
3
 樓主| tusiji 發表於 2004-5-3 14:42 | 只看該作者
謝謝蝸牛JJ!很喜歡的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26

主題

1918

帖子

1065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65
4
 樓主| tusiji 發表於 2004-5-3 14:46 | 只看該作者
我也給個地址.
http://book.sina.com.cn//nzt/womensa/index.shtml

很感人的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4-5-5 00:04 | 只看該作者
謝謝MM~~~~~~~~~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9: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