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組圖:實地探訪生前工作地 講述最真實的侯耀文

[複製鏈接]

2026

主題

2304

帖子

2800

積分

版主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80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劉建偉 發表於 2007-6-27 13: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侯耀文突然「去」了,習慣了他在身邊的親人無法接受這個變故,他的同事們更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昨天,當記者輾轉來到他生前工作的鐵路文工團時,在臨時辦公樓里,孟衛東副團長望著隔壁308空蕩蕩的辦公室,哽咽著說:「幾天前還一起打麻將來著,怎麼說『沒』就『沒』了呢?」



鐵路文工團的臨時辦公樓



辦公室一直保持原樣

  ■最後的陳設

  毛絨玩具永遠的遺憾

  進團42年,又是副團長,辦公室卻只有3平米,聽起來讓人不敢相信,但這是事實。丰台區近園路16號,這裡是鐵路文工團臨時的辦公地點。侯耀文的辦公室在三樓,二樓樓梯拐角處的記事板上,還寫著文工團近期演出計劃,24日、25日兩場演出的「領隊」一欄,赫然寫著「侯耀文」。當記者昨天來到這裡,找到侯耀文生前的辦公室時,卻發現,一張桌子,一把椅子,再加上一個小的書櫃,把這個3平米的空間擠得滿滿當當。以侯哥的身材,還得側著身子才能走到椅子前。

  在他的辦公室,除了日常辦公必備品之外,角落裡的一個毛絨玩具給房間增添了一絲溫馨。據他的同事們說,這件玩具是侯團買給他小女兒妞妞的。離婚後女兒一直和前妻生活,加上工作繁忙,他還沒來得及送過去。這也許成了侯哥作為父親最後的遺憾。



剛買不久的古玩



房間里到處都是瓶瓶罐罐

  罈罈罐罐替代了花草

  與別人不同,侯哥的辦公室少了一些花花草草,卻多了些瓶瓶罐罐。仔細查看,記者才發現,這些都已有些年頭了。他的同事講,侯哥有收藏古董的愛好,只要他看中了,就要買,而且特別豪爽。只要對方開的價不過於離譜,他也絕不還價。但侯哥並不是個行家,在收藏界,頂多也就算個剛入門的學徒。所以,這幾年,他手上也收了不少贗品。但他不在乎,還說:「主要圖個樂呵,哪管這世上的真真假假。」聽了這話,記者良久無語,侯哥生活態度超然,實在是一般人不能想象的。

  ■惹話題的愛好

  喝茶用的是桶



大門口的展架上還貼著五月份演出的照片



前不久侯耀文慰問演出的同事



  和侯團相處久了,身邊人說到他就總會談到一個津津樂道的話題,那就是侯哥的茶杯,「別人喝茶用的是茶杯,而他用的是桶」。怕記者不信,孟團長還叫來身邊的一個同事,為他證明,「那個桶真的好大,差不多有打水的水瓶那麼大,團里開會的時候,大家沒一個打瞌睡的,眼睛都盯著他喝茶呢!」「而且那裡面的茶葉,佔了五分之四,真想不通他是怎麼喝茶的,」孟團長接著對記者說,「曾經有一個同事,趁他出去的時候,偷偷喝了一口,那張臉,皺得像個包子,嘴巴苦了半天,」其實同事們也都理解,侯團的工作非常辛苦,除了每天要參加團里的正常演出之外,他還要出席一些社會上的活動。雖然近年來他盡量推脫,但一些公益性的活動,他還是義不容辭地接下。就這樣,喝濃茶提提神,成了他的生活習慣之一。「但也有不管用的時候,我們就看過好幾次,正開著會呢,他這邊呼嚕響了。我們也沒辦法。理解,工作壓力確實太大。」可惜,在侯哥的辦公室,記者沒有找到那個「神奇」的桶。



不久前,侯耀文慰問文工團退休幹部

  一天抽三包煙

  侯哥的病是心源性疾病引發的,但對他周圍的朋友來說,大家都說主要原因是他還有些不好的生活習慣,同大多的演藝圈中人一樣,侯哥的生活極不規律,飲食睡眠雜亂無章。抽煙過量也是他最大的毛病之一,「他一天要抽三包煙,而且都是555牌的外煙,對他身體的影響非常大。」孟團長還說,自己也曾經勸過他,但是繁忙的工作壓力讓他很難戒掉,這對他的身體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打麻將不服輸

  偶然空下來,侯哥也喜歡和大家打幾圈麻將,孟團長是他的麻友之一。「上個星期我們還在一起玩了幾圈,我贏了他不少。他還挺不服氣,嚷著要找我翻本。這時候,他性格的另一面就暴露出來了,就是不服輸,甚至表現得還有些率真。」了解他的人也大多不與他計較,因為平時侯哥就是個大方的人,即使有些爭執他也是過夜就忘。

  侯哥喜歡呼朋喚友也是出名的,每次大夥忙完演出后,他總是把所有人領到他家門口的農家院餐館,親自主廚為大家做他拿手的炸醬麵。

  ■最率真的個性

  嬉笑怒罵全寫臉上

  從1965年進團,到「走」的這一天,侯耀文在鐵路文工團已經工作了40多年。這裡上上下下幾百號人,從20歲不到的新人到已經退休回家的老同事,人人都認識他,年齡差不多的叫一聲侯哥,關係近的叫「三哥」,新來的下屬則尊稱一句「侯團」。提起這位腕級領導,所有人都豎著大拇指說:「獨一無二!」

  剛來文工團一年多的辦公室主任和侯耀文的業務往來較多,他惋惜地說:「他是難得的好領導,雷厲風行,性情中人,嬉笑怒罵全寫在臉上,做事從來是說一不二。」說著他指著身邊的小蔣道:「你問問他們,誰沒被罵過?他對細節要求特別高,可說完就算,喜歡和同事打成一片。有人問我,『要請侯團吃飯,吃什麼好呢?』我回他:『麵條就成!』確實這樣,開會餓肚子,給他份油條,炒米什麼的,管飽就行。」

  對錢看得很淡

  在鐵路文工團,侯哥是絕對的大腕,每場演出身價達數萬元,但他還是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團里的演出中,對錢則比較看淡。最多的時候,一年在團裡面演出多達97場,平均3天一場。因為演出多,他還連續兩年獲得團里最高演出獎,也是演出場次最多的演員之一,為此他放棄了很多外出賺錢的機會,而甘願在團里領著每月3000多塊的工資。

  侯哥對錢看得很輕,團里很多人都知道,比如曾有人急用錢向他借了2000塊錢,侯哥連問都沒問直接把錢拿給了他,當幾天後對方還錢,侯哥早都忘了此事。

  採訪快結束了,但孟副團長還沉浸在回憶之中。他說,現在侯哥的辦公室還保持著原樣,基本沒有被人動過。團里的領導說,他們搬到新大樓后,也要把侯哥的辦公室準備好,而且永遠保留。「在辦公室做了30餘年『鄰居』,過去是,現在是,以後也是。」

  侯耀文最後一個月工資一萬七 還沒來得及看

  逝者往生,無盡繁華落地成灰。侯耀文的突然離世,給身後家人和無數喜愛他的觀眾都留下了巨大的遺憾。昨日,本報記者在北京走訪了侯耀文最後生活、工作和停留的三個地方,鞠躬獻給逝者,本報讀者追思會的簽名條幅告慰他的家人。侯家至今謝絕媒體探訪,記者以朋友身份前往弔唁。出於對逝者的尊重,記者沒有掏出相機。

  位於玫瑰園小區的家女兒送的花圈擺中間

  侯耀文的靈堂設在家中,因為空間有限,花圈從屋子裡擺到了外面,樓梯拐角處潘長江送來的花圈最顯眼。

  聽說是從瀋陽來的朋友,鐵路文工團劉團長和侯耀文弟子陳寒柏很快迎了出來。記者把24日本報讀者追思會上,帶有讀者簽名的黑色條幅拿出來的時候,陳寒柏立刻扭轉身子擦眼淚,很快轉回來說:「代老師謝謝你們了,跟我進來鞠個躬吧。」

  侯耀文的遺像昨日已經換成正式的照片,就是一張普通的黑背景半身照,除了微笑之外,沒有其他的姿勢。環繞著遺像,擺著家中至親敬上的花圈,最中間的是一大一小兩個花圈,上面分別寫著「長女瓚瓚」、「幼女妞妞敬輓」。

  記者四鞠躬敬往生的侯耀文先生,禮畢,記者和陳寒柏提到一星期前侯耀文在瀋陽的情景,剛說到「吃烤牛肉的時候給每個人拌調味汁」,旁邊幾位徒弟都掉下淚來。

  客廳里,在家裡主持大局的侯耀華(blog)正忙著接待幾位白髮蒼蒼的老人,陳寒柏說,這些都是侯家的老長輩。一位老太一邊給侯耀華擦眼淚,一邊對他說:「注意點身體,你得挺住呀。」侯耀華重重地點頭:「我說什麼也得挺啊。」

  鐵路文工團辦公室最後的工資條還沒來得及看





  因為辦公樓正在施工,鐵路文工團的辦公地臨時搬到北京西四環。侯耀文的辦公室在三樓,二樓樓梯拐角處的記事板上,還寫著文工團近期演出計劃,24日、25日兩場演出的「領隊」一欄,赫然寫著「侯耀文」。侯耀文的辦公室很小,只有擺下辦公桌和兩把椅子的地方,但非常整潔。陪記者進去的孟衛東團長,指著窗台上古色古香的花瓶和辦公桌旁一個龐大的毛絨小雞說:「看這些東西,就能知道他興趣特別廣,還好古玩字畫。這人愛玩也會玩,身體好著呢,要說誰有病也輪不到他呀。」

  記者還在侯耀文的桌上發現了兩張工資條,一個是三月份的一個是六月份的。一位姓高的老師說:「那是我前幾天剛給他領的,他還沒來得及看呢。」記者看到,六月份的實發工資是一萬七千元左右,三月份的則是「零」。高老師解釋說:「這是稅後。他的工資里,演出補助佔了大部分,沒有演出,扣完稅就沒有錢了。這麼大腕,掙這些工資不多。」

  北醫三院相聲迷自發悼念

  侯耀文的遺體停放在北醫三院的太平間內。走近大門,幾家媒體的記者蹲靠在牆邊陰涼處,一些附近的老年居民,都是鐵桿的相聲迷,這兩天一直守在太平間附近悼念侯耀文。一位大爺連連感嘆「歲數不大,太可惜了」,並表示「身體不好,不能去送,就在這守著看看。」
心情隨風而動 情感獨自沉澱 這個世界太喧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6: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