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到底有沒有前世?

[複製鏈接]

401

主題

5254

帖子

1484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8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umw 發表於 2007-6-27 16: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人到底有沒有前世?
  
  全文轉載由王建康,李黎明編譯,在《讀  者》雜誌中刊登的一篇文章。
  
  
   《不可思議》 再生的少女
  
  
   1926年,有個可愛的小女孩在印度的德里誕生了,她的名字叫香蒂.迪庇。剛誕生時,一點也沒有什麼異常,可是,到了7歲的時候,有一次小香蒂突然莫名其妙地對她母親說:「媽媽,我以前曾在馬圖拉城居住哩。」她還煞有其事地告訴母親馬圖拉和當初家中的情況。以後,香蒂又好幾次提到此事。父母親看到才7歲的女兒盡說些不著邊際的話,很是擔憂,就帶她去看病。醫生聽了香蒂的敘述,迷惑不解:「真奇怪,這孩子一點沒有精神異常的癥狀,怎麼會說出這些叫人難以相信的事呢?再觀察一段時間吧。」
  
   但是,香蒂到了9歲,仍然沒忘記在馬圖拉生活過的事:「媽媽,我以前說過在馬圖拉居住過吧?我在那兒結了婚,還生了3個孩子呢!我住在馬圖拉時名字叫露琪。」香蒂還向母親告訴了3個孩子的姓名和特徵。父母親聽了女兒如痴的絮叨,心裡越發焦急:孩子的病情大概更嚴重了,時常在暗地裡抹眼淚。
  
   一天,有一個客人來找香蒂的母親。香蒂一見到來人,突然叫了起來:「媽媽,這個人是我從前丈夫的表兄!他也住在馬圖拉吶。」客人聽到香蒂的話,驚詫不已,對香蒂的母親說:「你女兒一點也沒說錯,我以前是住在馬圖拉。可是,她怎麼知道這件事的呢?」
  
   事情傳開后,引起了印度政府的重視,專門組成了特別調查委員會,把香蒂帶到馬圖拉進行實地調查。香蒂出生后一直沒有離開過德里。可是一到馬圖拉,她竟能用馬圖拉方言與來接觸她的當地人熱情地打招呼,好象遇到了闊別的摯友。當她走到一間房子門前時突然停住了腳步,對旁人說:「這兒就是我從前住的房子。」她走進門去,指著一個老人說:「他正是我從前丈夫的父親呀。」接著,她又認出了自己的兩個孩子,還向人們詳細地敘述了以前在馬圖拉的生活,講到朋友之間的交往,附近的山水景色以及當時所在學校的情形。當地人聽了她的敘述,都很吃驚,她講的竟完全正確,當時的情況正是如此,「看來,小香蒂正是再生之人吶。」前來調查的人們不得不得出這樣的結論。
  
   在印度這個古老的佛國,還真有不少再生之人呢。斯瓦爾拉達.米修就是其中之一。一天,他在騎自行車的旅行途中,猛然想起似的指著一間從未到過的房子說,他曾經在這裡住過一段時期,還說了當時的往事。這使隨行的家人大為吃驚,他們跑進村裡一打聽,斯瓦爾拉達說的事正是幾十年前在這裡發生過的事!據說,斯瓦爾拉達已死而復生3次了。
   印度還有個叫加斯庇爾的少年死去不久,在35公裡外的村莊中有一個叫亞琪的人去世的當天,加斯庇爾突然在停放於家中的棺材里蘇醒了。當人們把他拉出棺材后,他居然知道素不相識、遠在他鄉的亞琪的長相和那個村莊里發生的種種事情。
  
   有關對前世的例子在古今中外的書籍中記載的不少,我們不可盡信其言,但面對事實,我們不能全盤加以否定,我們可以否定《西遊記》中關於唐僧是金闡子轉世之說,但無法不相信西藏班禪的轉世靈童之說。比如,第九世班禪桑登.曲吉尼瑪的轉世靈童溫都.貢保才旦能將先世班禪用過的用具從混同於另一些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準確無誤地一一挑選出來,更出奇的是,他竟然能從人群中叫出曾經為班禪唱過戲的嘎金巴桑的名字,而在此之前,他倆從未見過面。貢保才旦不是偶然發現的,九世班禪圓寂后,班禪行轅即開始尋訪其轉世靈童,從尋訪到的17名可能轉世靈童中經幾次甄別和認選,初步確定了6名,又經過許多程序,最後認定曲登格.隆熱嘉措為九世班禪的轉世靈童,但是,曲登格.隆熱嘉措隨後突然病逝,為什麼會突然病逝呢?因為真正的轉世靈童不是他,而是另有其人。無奈,班禪堪布會議廳又將其餘5名可能轉世靈童接到塔爾寺,將他們的名字寫在紙上分別包在糌粑里揉成丸並放進金瓶中,再經過一系列祈禱等活動,在大庭廣眾面前搖動金瓶,搖動中,從金瓶內跳出一丸,打開一看,是溫都.貢保才旦的名字。
  
   實際上,凡是上一世是人,后一世又轉世為人的人,在你的一生中一定會有對某地突然朦朧地似曾相識的感覺,有些地方,雖然你從來沒有到達過,但你一旦到達,一定在你的潛意識中會反映出來,你弄不清楚是怎麼回事,只覺得好象以前曾經來過。
   當然,你的前世若是動物,你將不會有這種記憶,但你一定會對某個動物特別喜愛,對有些動物特別厭惡或害怕;你的前世若是千年界的人或是萬年界的仙,你也不會有這種朦朧的記憶,但你一定會對人類社會的自私深惡痛絕,在潛意識中總覺得你不屬於這個世界;若你來自極樂界,你天生就不愛吃肉,你的腦中經常會出現許多美妙的幻覺,你對佛教有一種本能的親近之感。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沙發
長白山 發表於 2007-6-27 17:46 | 只看該作者
不知道以多少人對自己的前世的事與人有著回憶,如果我們已經不知道前世世怎麼會事,我們的前世對我們還有什麼意義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1

主題

5254

帖子

1484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84
3
 樓主| sumw 發表於 2007-6-27 19:05 | 只看該作者
大家不知道前世怎麼會事=是「常道」是「上天」慈悲的安排,,偶然有人知道前世怎麼會事=是「上天」特意的一次安排,讓大家知道有前世這麼會事,,會想想生命是什麼會事! 如果 大家都知道前世怎麼會事=多半人一定會痛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1

主題

5254

帖子

1484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84
4
 樓主| sumw 發表於 2007-6-27 19:24 | 只看該作者
道家亦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他們關於生死的看法也非常重要。老子談論生死的不多。他認為一個人不太重視自己的生命,反而能較好的保存自己。「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發現,如果一個人太顯露自己,就會遭到外界的損害。「兵強則滅,木強則折」。所以保存生命的最好辦法就是「處眾人之所惡」。太注重自己的身體,反而有害。一個人與道同體,才可不朽。老子還說:「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對於生死,莊子做了詳細而深刻地論述。他認為,生、死都是大化運行中的一個階段,所以對於死亡亦不必恐慌,要順其自然。人是「氣」的一種存在形式,「人之生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他認為生死不過是生命形式的變化。他說:「古之真人,得之也生,失之也死;得之也死,失之也生。」以生觀死,則死為死;以死觀生,生者也是死。即生死是相對的。當人從一個更高的角度來看待生死時,死生的界限也就消失了。無論生死,都要順其自然。

佛教對人生看法基本認為人生是苦的,這個看法決定了他們對生死的看法。他們認為人一生下來,便是要受苦的,世界到處充滿著苦難。他們認為苦難有八種,即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盛陰(色、受、想、行、識)。那麼造成苦的原因是什麼?他們認為是「集」,即人們對外物有慾望,慾望得不到滿足,就有苦。因此有種種行為和煩惱,從而處於生死輪迴之中,而得不到解脫。所以要滅此種種慾望,滅苦即達到解脫,這就是佛教所說的「滅」。

佛教主張輪迴,認為人要達不到解脫,就永遠處於輪迴之中。著重於人死後的安頓,是死後世界的問題。實質上仍是出於對死亡的恐懼,因為如果死亡以後是幸福的,也就沒有必要害怕死亡了。

佛家講生命的運行是輪迴再生的形式,這種觀點只看到了生命運行軌跡的一個側面,並不是完整、圓滿的認識。佛家在研究這個問題時只跳出來俯視地看生命運行規律,如同我們在一個平面上豎一根竹桿,從竹桿上面向下俯視時,竹桿只在平面上顯出一個圓點而無法看到竹桿豎立的空間一樣,看到的只是生命運行周而復始的零形軌跡。當我們在俯視了生命運行的規律后,再立體地看,情況又不一樣了,這又如同站在竹旁邊看,竹桿又是豎直的一樣,生命的運行軌跡並不是周而復始的簡單重複,而是呈顯一次比一次更為高級的螺旋上升運動狀態。生活中的生命現象正是這樣以螺旋式上升的規律發展運行的。當一個生命,如人"死亡"之後,他的陽性軀體遵循物質不滅的規律,腐爛分解后參與了自然界的各類物質循環系統,參與了物理的、化學的以及生物上的變化,轉化成有機物,而陰性物質部分卻在新的時空點上與新的陽性物質結合產生新的生命體,這個新產生的生命帶有上輩子,即前世的痕迹.但又不完全是原來的那個人,也就是說象那個人卻又不是那個人,而且高於那個人。象是原來的生命又不是原來的生命,不是簡單的輪迴重複,而是呈螺旋式上升了的新的朝氣蓬勃的生命體,這一生命的螺旋式上升過程,是一個對前世進行揚棄的過程,即生命有機體被解體之後,陽性物質不滅,慢慢轉化為泥土,而陰性物質仍然以波的形式存在於宇宙空間,看不見摸不著,並載有時間的痕迹,人類進化的全部信息都儲存在這種波上,當這種陰性物質在另一個時空點上與另一個陽性物質結合時,它又是一個新的生命體,這是所有生命產生的必由之路.而這個新的生命體是前世的"他",因為新的生命體保持了前世生命體的生物場,即陰性物質。這個新的生命體又不是前世的"他",因為前世的那個老的、病的生命體已經變成泥土,取而代之的是充滿了勃勃朝氣的新的生命體;所以說,在自然狀態下,生命旋迴的過程是對舊的生命體的揚棄,是一種螺旋式的上升。慈航草  
生命禪院
http://www.lifechanyuan.net/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paullian 發表於 2007-6-27 23:0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長白山 於 2007-6-27 05:46 PM 發表
不知道以多少人對自己的前世的事與人有著回憶,如果我們已經不知道前世世怎麼會事,我們的前世對我們還有什麼意義嗎?

忘了恭喜了。恭喜長兄榮登總斑竹。。哇哈哈哈哈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14: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