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金人慶稱國家財政有能力承受停減征利息稅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行行 發表於 2007-6-27 22: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財政部部長金人慶27日上午在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上說,現在中國經濟處於高速增長時期,財政收入保持了較好的增長勢頭。在這種形勢下,停徵或者減征利息稅,國家財政有能力承受。

  據中新社報道,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27日上午審議了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授權國務院可以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停徵或者減征個人所得稅的決定草案的議案。

  財政部部長金人慶說,利息稅開徵八年來,在鼓勵消費和投資、合理調節個人收入、增加財政收入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目前,中國經濟社會情況發生了新的變化,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較快,物價指數有一定上漲,居民儲蓄存款利息收益相對減少。他同時表示,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情況下,停徵或者減征利息稅,國家財政有能力承受。

  國務院於1999年9月發布了《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的實施辦法》,自1999年11月1日起開始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即利息稅。到2006年底,中國共徵收利息稅2146.4億元。



  與加息相比,取消利息稅不僅能夠相對增加居民儲蓄利息收入,減少負利率的程度,而且對存款搬家股市的針對性更強。

  5月份宏觀數據公布后,由於通脹水平走高,實際利率降至-1%,市場上逐漸形成免征或降低利息稅的呼聲和預期。實際操作中,利息稅加重了廣大中低收入人群的負擔,不少專家對這一運行了近八年的稅收制度提出質疑。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認為,調整利息稅如果不算是「意外」,市場反應就不會太大。這是由於免征或降低利息稅問題已經過較長時間的討論,幾乎是「眾望所歸」,因此,它一旦出台,與調整印花稅政策出台的背景大相徑庭,不能算是「意外」,市場應以較為理性的心態面對。顯然,這一消息的提前消化,對股市平穩運行有利無弊。  

  另外,如果是減半徵收利息稅,則政策對市場的影響程度又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一年期存款稅後利率變成2.754%,提高了0.306個百分點,對於居民來說基本相當於加了一次息(0.27個百分點)。銀行方面的人士則認為,從前兩次加息的效果看,大多數居民未必會選擇把炒股的資金轉成儲蓄。  

  而對於企業和銀行來說,調整利息稅並沒有帶來加息的效應。實際貸款利率不變,企業的貸款成本沒有提高。銀行也沒有額外支出存款利息。因此股市中公司層面基本沒有負面影響。  

  由此,只有居民的投資意願和資金流向發生逆轉,調整利息稅才可能帶來股市資金面的利空。而央行發布的二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顯示,高達四成的居民傾向於購買股票和基金,是選擇更多儲蓄的居民比例的1.5倍,居民儲蓄意願降至六年來的最低。  

  中國老百姓正摒棄傳統存款保值的做法,把目光投向股票、基金、保險、儲蓄多層次的投資理財模式,這樣的趨勢顯然蓄勢已久,也不是短期內能改變的。  

  國泰君安固定收益高級研究員林朝暉認為,調整利息稅的效應不會一次性爆發,儲蓄分流不可能立竿見影得到控制。另外,利息稅調整也不意味著實際利率轉負為正,以5月份CPI高達3.4%來看,實際負利率尚未扭轉,股市資金未必會迴流銀行。因此未來通脹走勢很重要,如果年內通脹水平如預測中那樣保持在3%左右,則調整利息稅對改變資金流向的效用有限。  

  單純從存款利率角度看,調整利息稅也對加息起到一定的替代作用,加息或許不會再像上半年那樣頻繁,股市政策面更加平穩。而且,調整利息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加息的效力,加息0.27個百分點將不會再被「打8折」。而未來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將更為有效,這是有利於宏觀經濟健康平穩運行的,對銀行股也是好消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21: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