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鉀肥認沽權證到期未歸零 莊家是慈善家?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7-6-26 10: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主持人:







  在正股綠色一片時,權證在監管層的眼皮底下繼續瘋狂。昨日跟股市暴跌相映成輝的,是認沽權證們20%左右的醒目漲幅。

  不過,許多股民津津樂道的仍是鉀肥權證。按道理,鉀肥權證是一張廢紙,但在謝幕日居然沒有歸零。更令人驚訝的是,據媒體報道,似乎是主力最後的良心發現,讓股民在最後一天仍然擁有了賺錢或跑路的機會。上周五10:34,在某網站(中金在線)的關於鉀肥JTP1的「帖吧」(中金在線股吧)里,一篇題為「致全體鉀肥股民」的帖子引起了關注。在這篇帖子里,標紅的字體傳遞著一個消息——自稱是鉀肥JTP1「莊家」的人發帖呼籲投資者撤退,而他會接單並支撐權證上漲,此人發誓不會坐視權證的平民炒家們血本無歸。而隨後鉀肥JTP1的每次上漲,都跟「莊家」的發帖內容驚人吻合。上午收盤后,「莊家」繼續發布聲明,用如釋重負的語氣指出,他終於把紅盤支撐到了上午收盤。下午2點之後,鉀肥JTP1開始一路下跌,似乎歸零的命運無法避免。然而,在收盤之前,「莊家」再次發言:「最後一單由我來埋!3點吃最後一筆。」果然,收盤前最後一筆以0.107元成交了1166萬股,如果真是被「莊家」接盤,耗資將達100多萬元。

  許多跟帖者把這個「莊家」的做法說成是一種義舉。那麼,這個「莊家」果然是個慈善家嗎?在監管層加強權證監管、通過創設等手段打擊沽證式賭博的情況下,其做出如此舉動,究竟是對股民的保護呢,還是與管理層的對抗?如此瘋狂的權證市場又需要怎樣的措施呢?

    大眾評判台

  曹中銘:應嚴查價格操縱

  5月30日之後認沽權證上演了一幕幕暴富神話。在其背後,則是大資金的操縱行為。讓本人不可思議的是,作為監管層,對於如此明顯的價格操縱,為什麼只有風險警示與鼓勵創設的行為,而沒有嚴查幕後價格操縱的舉動?

  譚曉鴻:其怪自敗

  我認為權證儘管存在賭博性質,但從投資多元化角度看,多一個金融品種是好事。只是中國人喜歡炒作,所以權證就出現了違背價值的暴漲。但是反過來說,大家明明知道是炒作為什麼還跟風呢?如果大家都理性起來,不去跟風,莊家只能「其怪自敗」。

  勵俊:「二房東」行為

  這可以載入歷史了。說明了我們的權證交易制度不夠健全,由於信息公開不夠等,莊家控盤成本很低。另一方面,散戶賭博心理太重,缺乏基本知識盲目跟進的人也不在少數。我想管理層很快就會對此出台措施的。

  沈晴川:在於制度不完善

  權證的設立本身沒有錯誤可言,金融衍生工具是提升金融運作效率的手段,對其炒作再正常不過了。比如歐洲和美國的金融市場上有大量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額度和頻率都很大。關鍵是我們處於金融市場建設初期,制度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沸點特稿

    市場不需要感情更不要瘋狂

    趙文斌

  義舉、英雄、悲情、溫馨、致敬……,網民用了太多感情詞語形容鉀肥權證莊家在6月22日支撐其不歸零的行為。

  然而只要我們稍稍回顧一下事情的過程,就會發現這場溫馨謝幕有著太多的諷刺意味。

  首先其用在管理層的鼻子底下直播的形式,直接藐視和諷刺了管理層。本應用於控制風險的認沽權證,卻製造了巨大的風險。這場鬧劇的內在原因比較複雜。從一開始設立權證就倍受爭議。尤其是當認沽權證進入「廢紙」狀態后,管理層到底拿出了什麼有效的遏制炒作的措施了呢?好像僅只是加大了對上交所權證的創設。然而,創設本身就是一件讓券商搜刮錢財而被無數人痛罵的事情。管理層還說要監視頻繁炒作帳戶的情況,但卻再也不見了下文。

  儘管中小散戶對這個所謂「義莊」的行為感動得熱淚盈眶,但更多的只是心理上的安慰,並不能改變中小散戶作為犧牲品和輸家的命運。在爆炒認沽權證的過程中,誰是最大受益者?無疑就是莊家。也許我們無法指責莊家的炒作行為,因為其或許有效利用了市場規則。畢竟在市場里賺錢才是硬道理。但是我們應該知道,世上沒有真正的善庄和義莊,就像狼永遠不會愛上羊。在國外的大賭場,當你賭得一無所有的時候,賭場也會送上一張回程機票的,一是怕你一時想不開,二是希望你回去賺了錢下次再來。當你被所謂的溫馨感動時,或許距離被狼吃掉已經很近了。

  市場不需要感情,更不需要瘋狂,即使是悲情的瘋狂也不要。市場需要的是理智再理智,合理的機制,理性的管理層,理智的投資者。畢竟我們不能把一切寄托在最後一刻莊家的仁慈上。
2009,我等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00: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