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陳水扁最怕的女人

[複製鏈接]

124

主題

237

帖子

17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ail2022 發表於 2007-6-28 03: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5月25日,隨著法官的一聲槌音,台北市法院宣判:陳水扁狀告台灣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陳文茜「妨害名譽」案一審敗訴。
  這樁案子的起因是2006年席捲全島的「紅衫軍」風暴。當原民進黨主席施明德振臂一呼,準備率領百萬「紅衫軍」聲討陳水扁之時,陳水扁使出「金蟬脫殼」之計,借口出訪以逃避群眾的「圍攻」。消息傳出后,陳文茜在她主持的《文茜小妹大》電視節目中指出,陳水扁可能藉機帶著細軟出走。陳水扁聞訊惱羞成怒,差人散發新聞稿,指控陳文茜「妨害名譽」。潑辣的陳文茜則委託律師,在法庭上反訴陳水扁「誣告」。當時,有島內媒體說:從昔日的同黨到今天的死對頭,陳文茜和陳水扁之間展開的是一場「生死對決」。
  1976年,19歲的陳文茜考入台灣大學法律系。剛剛走進大學校門,她就開始參加政治運動,加入了民進黨。
  1995年,戴著博士帽的陳文茜結束在美國10年的留學生活,回到台北,出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當時,媒體對她的描述是:10個指甲塗著10種顏色,染一頭長長柔柔的紅髮;穿著大膽出位,思路清晰、口才敏捷,一出場就抓住眾人的眼球……不到一個月,全台灣人就都認識了她。她的出現,在島內政壇颳起了一陣旋風,甚至促生了一個新的詞語———「陳文茜現象」。
  當時,陳文茜在民進黨內名氣很大,陳水扁見了她也要滿臉堆笑,因為她和黨內的高層人士,包括前後幾任黨主席的關係都很親密。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陳文茜和陳水扁之間的裂痕越來越大。
  
  早期的民進黨內也有「統獨」之爭,許多人的目標是追逐「民主」,而不是謀求「台獨」。但另一部分人則將「台獨」理念奉為圭臬,拿著一把「台獨」標尺,四處檢驗別人,聽到誰說國語都恨不能一口唾沫噴過去。「對中國歷史和文化有深厚感情」的陳文茜,十分反感這種無知和蠻橫,痛斥這幫人「是一群瘋子」。還有一次,她公開對媒體表示:「我命里註定要對抗(這個)邪惡的勢力!」
  這一下可捅了馬蜂窩。民進黨內的「台獨基本教義派」暴跳如雷,謾罵和誣衊劈頭蓋臉地砸向陳文茜。其中,在民進黨內羽翼漸豐的陳水扁罵聲最大。
  陳文茜不肯退讓。她先是要求參選「立法委員」,但被民進黨「勸退」;她馬上又提出競選民進黨主席,卻遭到「台獨」派系的反對。因為他們已經找到了自己的代言人———陳水扁。於是,在1998年3月25日40歲生日那天,陳文茜寫下辭職信,宣布退出民進黨。
  陳水扁上台後,陳文茜推出了政論節目《文茜小妹大》,尖銳地抨擊陳水扁當局。由於對民進黨了解得很透徹,她的諷刺往往一針見血。如此一來,陳水扁對她更加恨之入骨。
  和陳文茜有同樣經歷、現擔任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的楊渡在談到陳文茜時說:她的言論對於陳水扁「如女巫毒湯,難以下咽。島內媒體也公認陳文茜是打擊陳水扁的專家。

  陳文茜大學時期就認識陳水扁,那時就知道他「在樓上說一段話,在樓下就變臉了。所以我覺得這個人,核心是個騙子」。多年以後,她對此人的認識更加深刻。如今,在她眼裡,陳水扁「白天裝扮上帝,夜晚現形魔鬼」。她告訴台灣民眾,陳水扁活像一個賭徒,「他玩遊戲,頂多和你打一兩圈,兩圈打完就換台」。陳文茜還一針見血地說,「他(陳水扁)的字典里沒有『丟人』兩個字,所以你和不要臉的人玩政治,要有不要臉的玩法」。
  2004年,台灣舉行選舉。當年3月19日,在民眾投票的最後時刻,突然出現了「陳水扁被兩顆子彈擊中」的事件。陳水扁藉此扭轉了異常不利的局面,得以連任。5月19日晚,陳文茜召開記者會,針對「槍擊事件」提出許多疑點,公開稱這是民進黨精心策劃的一場騙局……不久,民進黨內就傳出消息,說陳水扁罵陳文茜是「最可怕的女人」。
  2006年,當陳水扁家族的貪腐弊案被揭開后,陳文茜又向他發出了最嚴厲的警告:法律和民眾不會放過這個貪婪的「權力紙老虎」;即便在民進黨內部,勾心鬥角的政客們也不會放過他,「就像鯊魚一旦流血,其他所有的鯊魚就會來把它吃掉」。(沈寅標摘自《環球人物》6月下半月刊 作者葉德淵)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3 10: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