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豬肉能闖多大的禍」 拽住通貨膨脹的氣球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7-6-22 13: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繼房價、股價之後,肉價在這個夏天成為整個中國最新的焦點。上自國家總理,下至黎民百姓,從來沒有這麼多眼睛緊盯豬肉。但在經濟學家看來,豬肉還惹不了什麼禍,應該警惕的是住房價格的重新上揚







  一個江洋大盜正在悄悄光顧中國。

  它被稱為"世界上的頭號竊賊",一出現就不聲不響地從所有人手中竊取財富。如果它發起脾氣,美國經濟學家唐·帕爾伯格形容說,"小偷、搶匪、貪官污吏等所掠走的財富加在一起,也比不上它的禍害"。

  不過這個大盜卻也是世界上最慷慨的施捨者,"它對債務人、不動產所有者的贈予超過了所有慈善事業、捐獻、捐贈的總和"。

  這個讓有些人發財有些人崩潰的傢伙,就是通貨膨脹。伴隨著它的可能到來,擔憂和爭論瀰漫在中國的幾乎每一個角落。

  肉價成為新焦點

  從來無人能知曉江洋大盜到場的確切時間,這一次,人們是在豬身上捕捉到它的影子。

  繼房價、股價之後,肉價在這個夏天成為整個中國最新的焦點。上自國家總理,下至黎民百姓,從來沒有這麼多眼睛緊盯豬肉。

  在北京最大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新發地,肉價二十多天漲了14次,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國家發改委監測數據表明,5月,全國36個大中城市豬肉價格平均上漲10.5%,禽、蛋等其他農產品價格也同時向上。

  漲勢正在漸漸蔓延。在深圳,星羅棋布的連鎖快餐店"嘉旺"貼出公告,宣布6月起調整快餐價格。

  物價波動很快反映在統計數據上,6月12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消息,標誌物價變動、衡量通貨膨脹高低的主要經濟指標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5月同比上漲3.4%,超過銀行3.06%的存款利率,也越過3%的加息"警戒線"。

  為通貨緊縮擔憂數年之後,中國終於在這個負利率時代深切感受到通貨膨脹的壓力。敏感的老百姓漸漸緊張起來,辦公室、菜市場、洗手間、公交車、網路論壇……關於漲價的討論隨處可聞。

  正是瀰漫在民眾中的這種擔憂與恐懼,讓發改委、商務部等中國最重要經濟部門的官員近日紛紛通過各種渠道發言,反覆表達同一個意思:豬肉價格將得到平抑,目前的物價上漲不會造成嚴重通貨膨脹。

  表態歸表態,官員們的行動卻表明他們絲毫沒掉以輕心。此前國家總理溫家寶親率一干經濟重臣專門赴陝西調研豬肉問題,不久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將價格上漲列為主要問題和重點工作。

  看起來,無論高居廟堂還是遠在江湖,人們都為通貨膨脹悄悄繃緊了神經。與其說他們為現在的價格恐懼,不如說所有人都在為未來的價格擔憂。

  "豬肉能闖多大的禍"

  儘管通貨膨脹的定義與成因至今仍在爭論之中,但無論是3世紀時古羅馬鑄幣的快速貶值,還是20世紀初德國馬克的瘋狂跳水,或是建國前夜中國發生的"毛錢",都可以看到嚴重通貨膨脹的一個共同結果:有人發了大財,有人面臨崩潰。

  正是這些傳說,讓許多人發愁如何在不確定的未來為自己的錢保值增值。"跑贏通貨膨脹"、"跑贏央行的印鈔機",成為網路上新近流行的口號。

  湖南長沙的李女士為此愁得睡不著覺。她剛剛在這一輪房價上漲中賣掉了一套閑置的單位集資房,手上突然有了幾十萬資金,卻擔心"錢'毛'起來,擋都擋不住"。

  三天後,她決定換套大房子住,"與其'毛'掉,不如享受"。

  有趣的是,李女士忽略了一個細節---此前幾天,身為教師的她再次增加工資,每個月多了六百多元。

  這樣一個細節,在清華-布魯金斯中心主任肖耿看來,正構成解釋價格調整內在邏輯的完整鏈條:一個快速增長多年的經濟體,生產率持續上升,收入持續上漲,必然帶來價格調整的內在壓力。"通脹與升值,在我這一生中是一定會發生的事,"他很早就如此預言,"不是今天緩慢上漲,就是積壓在某天突然爆發。"

  很幸運,"突然爆發"的可能性眼下看來並不很大,宏觀經濟指標直至目前仍然看不出有發生惡性通貨膨脹的跡象。

  而穩定的"緩慢上漲",對一個經濟體來說具有穩定刺激增長之效,往往標誌著其進入良性運轉階段。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認為,在短期內,通脹水平適當的上升可能有利於緩解經濟發展中的各種矛盾(比如人民幣升值壓力),有利於經濟更平穩地發展。這個"適當的上升",在國家統計局高級經濟師姚景源看來,不超過6%的溫和通脹均屬可以接受。

  至於眼下引發驚慌的農產品價格波動,研究者大多認為只不過是周期波動,不足為懼。在過去的數年中,糧價曾經數度上漲,也數度引發民眾驚慌,卻每次都是"一場虛驚"。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宋國青在《財經》雜誌上撰文指出,一段時間母豬太少導致下一段時間肉價上漲,貨幣政策想管也管不了。而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在《金融時報》中文網上就此發表的文章,標題《豬肉能闖多大的禍》就帶有反問之意。

  拽住通貨膨脹的氣球

  毫不例外,反駁再次落在CPI的真實性上--許多人質問:3.4%的漲幅看起來是並不劇烈,可是倘若其被嚴重低估呢?

  正是這種懷疑,讓普通民眾覺得專家學者們的理性分析根基不穩。

  每當CPI出現波動,類似的質疑便如影隨形。

  這是因為中國CPI的統計方法因未能"與時俱進"而備受詬病:直至目前,食品在中國CPI中的權重依然高達1/3,但隨著經濟發展,國人早已告別"以食為天"的時代。

  然而在人們生活中越來越重要的住房,在CPI統計中始終只是配角。1980年代開始計算CPI時,住房在大多數中國人的生活中並非商品。但是自1990年代末住房改革開始到樓市火爆的今天,買房已成為普通中國居民家庭生活中最大的支出之一,其在CPI的統計中所佔權重即使幾經調整,依然只有13.2%。而美國勞動統計部門的官方網站上的數據表明,這一類別在美國CPI統計中權重高達42.69%。

  儘管統計局反覆以"商品房屬於長期投資,不能反映即期消費變化"為由進行解釋,但在房價飛漲的背景下質疑聲依然不絕於耳。

  今年5月,中國房價同比上漲6.4%,創下18個月來的新高。北京5月份的房價則同比上漲10.4%。

  CPI遭受指責的另一重要原因,則與中國經濟轉型帶來的內部結構的巨大變化有關---許多價格既存在於市場之中,卻又隱蔽在統計口徑之外。例如教育,國家三令五申不許亂收費,然而各種費用卻依然以各種名目暗自運行,統計數據只能記錄經過物價局批准的正當費用,卻難以反映其他費用的升降變化。

  這樣的數據,讓普通民眾寧願放棄專家學者們的理性判斷,而選擇相信自己從日常生活中得出的直覺。這種直覺判斷的結果則是---"要麼投資搏一把,要麼存在銀行等著貶值,你選哪種?"

  恰在此時,樓市瘋狂上漲,股市一飛衝天,神話般的財富故事如雨後春筍般從市井百姓中間冒出來,分外撩撥人心。

  一邊是發財的美妙誘惑,一邊卻是負利率時代存款貶值的壓力,2784億存款就因此在這個5月從銀行大搬家。越來越多的錢追逐著太少的貨物,資產價格由此進一步被推上令人膽戰心驚的高位。

  "通貨膨脹就如向上飛的氣球,關鍵是能否把它拽回到地面上來。"高盛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梁紅在最近一篇文章中分析說。

  政府正在努力拽緊氣球的繩子。

  財政部決定,為低保人群發放豬肉補貼,此舉保護了最怕被小偷光顧的窮人不至於更快地墜向貧困的深淵。商務部則密切關注市場,放出話說倘若價格無法回落,將拋出儲備進行平抑。至於通常被認為是通貨膨脹死對頭的央行,儘管目前尚未出手,但人們都知道其手上緊握著一根最有力的繩索:貨幣政策。

  接下來的懸念是,江洋大盜能被這些繩子制服嗎?
2009,我等你……

303

主題

2563

帖子

772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72
沙發
MH360 發表於 2007-6-22 15:37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啥都漲價
就工資不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3 05: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