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唯獨聖經----基督徒請進

[複製鏈接]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研究 發表於 2007-6-17 07: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自:http://www.fundamentalbook.com/article5.htm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太4:4)

   「愛你律法的人,有大平安,甚麼都不能使他們絆腳。」(詩119:165)

   「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提後3:15)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3:16-17)



    聖經是神賜給人極大的恩賜。從最根本的得救,以至信徒的生活、追求、事奉的方法及原則,聖經都清楚明確地給我們說明了。神又將自己的神性和能力在聖經中給我們顯明。所以人可以從聖經中認識那創造及拯救我們的主,以至我們可以感謝祂、敬拜祂、榮耀祂。毫無疑問,聖經是世人最重要最寶貴的書。然而,魔鬼知道聖經對我們的重要性,就用盡方法去消滅聖經、踐踏聖經。在最初的幾個世紀,牠利用政治的力量試圖去毀滅所有神的話。然而,因?神的保守,聖經始終保存下來。到了今時今日,聖經巳經被翻譯成為多國的語言,流傳到世界各地,人們也可以自由地閱讀。但魔鬼並不就此罷手,牠不能阻止聖經的流傳,就轉移在人的心裡動工。牠叫人忽視、懷疑甚至毀謗聖經。事實上,這在不信的人身上是非常明顯的。「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他們。」(林後4:4)然而,最令人痛心的,就是有稱為信主的人,他們有意或無意地貶低聖經,不尊重聖經的獨一權威。他們雖然口裏說相信聖經、尊重聖經,但在其行為表現卻發現他們其實是持相反的觀點。讓我們看看他們是如何貶低聖經。



天主教

    天主教聲稱他們相信聖經是神的啟示,並接納聖經的權威。但他們在聖經以外又加上教會的遺傳,並宣佈教會遺傳也是神的默示,所以有著與聖同等的權威。「神聖傳統、聖經、及教會的教導……是明顯地連接並結合在一起,以至三者中沒有一樣能脫離其他而獨立。」(The Documents of Vatican I I)。歷史告訴我們,天主教從公元300年左右就開始不斷地創造出許多沒有聖經根據的教義和禮儀,如在公元375年提出敬拜天使並巳死聖徒和聖像、公元593年提出煉獄論、公元600年提出向馬利亞禱告、1079年禁祭司階級人員結婚、1190年售賣贖罪票、1215年提出聖餐變質論、1493年宣佈教會七個聖禮、1854年宣佈馬利亞無原罪論、1870年宣佈教皇無錯誤論、1950年宣佈馬利亞升天、1965年宣佈馬利亞為教會之母等等。然而,這些教義及禮儀不但沒有任何聖經的根據,當中不少更與聖經的道理不符。那麼天主教怎樣處理這些道理上的矛盾呢?不幸地,他們不是以聖經作為最高的權威及最後的準則,而是把聖經擱在一旁,固執地堅持他們所定立的教會傳統,明顯將教會傳統凌駕在聖經之上。試問他們這樣作是否尊重聖經的權威呢?



新神學派

    新神學派也聲稱聖經很有權威,但他們不相信聖經無誤,認為這是沒有可能的事。他們相信聖經中有神的話,但不是每一句都是神的話。那麼那些經文是神的話,那些不是神的話呢?他們認為那些能通過人的理智、能適切現今社會及個人需要的就是神的話,而聖經的其他部分則只為視人的記述及意見,內容可能會有錯誤的。筆者曾與一位讀哲學博士學位的留學生傳福音。他自稱是信耶穌,但其實聖經中許多重要的真理他都不相信。他不相信主釘十字是為了贖我們的罪,只信祂死是為我們作榜樣。他說用血去洗罪,是荒謬的,是不科學的。我們又討論到罪的問題。他說同性戀不是罪,我立刻指出羅馬書1:27說同性戀是罪。他竟然說聖經在這方面錯了,那純粹是保羅的個人意見,不是神的心意!這就是典型的新神學派,不相信神蹟、不接受他們不合用、不喜歡的道理。他們是徹頭徹尾的實用主義者及理性主義者。聖經中他們認為實用的、合理的,他們就接受;聖經中他們認為不實用的、不合理的,他們就不接受。聖經的權威在他們的理智之下,他們自己就是最高的權威。他們不讓聖經去審斷他們的思想行為,卻反過來用人的智慧判斷神的話語。人算甚麼?人本是極微小的受造之物,人類認為最高超的智慧,在我們偉大的神看來是只是愚昧及無知。我們是誰?竟敢用我們的智慧批判神的智慧,用自己的理智否定聖經的真理?誰給我們權柄來定聖經那部分是對,那部份是錯?整本聖經都是神的話,不管有多少「高明」的神學家及稱為信主的人怎樣說!這些人狂莽自大的行為,多少年來不知敗壞了多少人對神啟示的信心,使他們步向滅亡的道路。他們的罪不可逃避!



靈恩派  

    靈恩派聲稱他們相信聖經無誤,也接受聖經的權威。但他們的表現卻證實他們不是視聖經為「最高」的權威。靈恩派信徒經常都有說方言、說預言、見異象及作異夢等經歷,並聲言那是神給他們的啟示。顯然地,他們認為神在聖經中所給的啟示還不夠,現今要在異夢異象中作一些補充。然而聖經卻說「神的神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彼後1:3);「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甦醒人心。」(詩19:7)不幸地,他們得?的所謂啟示,許多都是沒有聖經根據,有些甚至是違反聖經真理的。他們竟不由分說的全部接受過來。他們不肯用聖經的話來判斷他們所得的方言、預言及異象是否出於神(他們認為是褻瀆聖靈),卻盲目地高舉他們的特殊經歷作為最高的權威,這無疑是貶低聖經的行徑。另外,他們所提倡的「權能佈道」也是對聖經一種輕視。他們說單單講述福音是不足夠的,還要靠?神醫、趕鬼、神蹟、奇事等等超自然的事方能吸引世人信靠救主。然而,這說法與聖經的教道有明顯的衝突。聖經說「這褔音本是神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羅1:16);「通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羅10:17);「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提後3:15)聖經根本沒有說過我們要靠神蹟奇事來傳福音。保羅是怎樣傳福音的呢?「猶太人是要神蹟、希利尼人是求智慧,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林前1:22)。然而,最清楚的辯證莫過於主耶穌親自說的比喻。祂說一個財主死後到了陰間,他求亞伯拉罕打發拉撒路回世上勸其五位兄弟悔改信神。亞伯拉罕怎樣說呢?「若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就是有一個從死裏復活的,他們也是不聽勸。」(路16:31)。事實上,以色列人昔日在曠野生活,四十年來經歷了無數的神蹟奇事,結果仍存不信的惡心悖逆神,二百萬群眾,除了約書亞和迦勒,全部死於曠野。我們的主耶穌一生也行了很多的神蹟,但仍然有許多人不信祂、反對祂,最終還要殺害祂。主張「權能佈道」的人實際上是對神話語的能力不信任。神說祂的話語有足夠能力救人,靈恩派人士卻說單單傳神的話還是不夠,還要靠神蹟、奇事、醫病、趕鬼等等方法輔助。這是不是懷疑聖經的全備性呢?是不是輕視神話語之能力呢?



福音派

    遺憾地,連一向自稱信仰純正福音派教會,也一樣上了魔鬼的當,不知不覺間將聖經的權威貶抑下來。這事怎樣發生呢?問題出於近代非常流行的心理學。心理學嚴格來說不算是一門科學,因為它許多的理論都只是從人的生活經驗中累積總結出來的理論及方法,用以了解及解脫人心靈的問題及毛病。近幾十年內心理學大行其道。心理醫生及心理輔導員大量湧現,尋求他們幫助的人也越來越多。這個現象其實不難理解。近一兩個世紀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人類生活質素不斷提高,物質享受越來越豐富,可是人的心卻沒有絲毫的改變。人的心靈依然是空虛,依然是得不?真正的滿足快樂。為甚麼呢?因為人有罪,遠離了神。他們既不要神,拒絕了從神來的安慰、滿足、喜樂、赦罪的平安等等的福氣,自然要尋找其他方法來解決心靈上的問題。屬世的心理學及輔導學便應運而生。可惜的是,我們基督教聲稱擁有神獨一的啟示,傳講一個偉大榮耀、能令人出死入生、使人稱義成聖,及給人豐盛生命的訊息,仍然墮入了心理學、輔導學這個漩渦當中。現今大多數神學院都開辨了心理學、輔導學課程;許多教會聘請傳道人的先決條件是看他有否修讀過心理學或輔導學;牧師傳道人在講台上越來越少直接地仔細地講解聖經真理,罪、審判、聖潔、捨已、背十字架的題目已經很少提及,卻用許多心理學的方法去說一些人喜悅,令人聽了覺得肉體舒暢的話。其實屬世的心理學只給人心靈上一時的止痛,或暫時消除問題的癥狀,但對於解決罪及建立人與神的關係的事情上,完全沒有幫助。其實聖經對一切心靈及靈性的問題都有解決之道,問題是你有沒有信靠及遵行它!「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3:16-17);「愛你律法的人,有大平安,甚麼都不能使他們絆腳」(詩119:165);「耶和華啊,我記念你從古以來的典章,就得了安慰」(詩119:52);「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甦醒人心;耶和華的法度確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耶和華的訓詞正直,能快活人的心;耶和華的命令清潔,能明亮人的眼目。耶和華的道理潔淨,存到永遠;耶和華的典章真實,全然公義—都比金子可羨慕,且比極多的精金可羨慕;比蜜甘甜,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況且你的僕人因此受警戒,守?這些便有大賞。」(詩19:7-11)讀者們,你們自己來定斷,究竟神的話有效,還是心理學有效?聖經是否不足夠應付人心靈的問題,需要心理學來幫助?若教會弟兄姊妹的愛心關懷,牧者、長輩的屬靈指導及代禱,都不能幫助解決一位信主的人的心靈問題,卻要他找外間的心理醫生或輔導員尋求救助,我真不知道我們的信仰和神給我們的聖經有何寶貴之處!

    最後,容我再多說幾句心裡話。或許有人會批評我們這些人為死守字句、思想狹窄、偏激守舊、與世脫節,但我仍要高呼在改教時期神的僕人馬丁路德所高舉的口號:唯獨聖經!他曾向那些審判他要定他罪的人如此說:「我堅信持守聖經,這也是我所呼籲的,我的良心已作了神的話的俘虜,我不能,也不願宣佈放棄任何東西……這就是我的立場。除此我別無他法,願神幫助我。阿們。」讀者們,我們的良心有否作了「神的話的俘虜」呢?或許你們沒有意圖貶低聖經、輕視聖經,但你們有沒有拿其他東西與聖經相提並論呢?要知道,「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太6:24)。我們不能一方面說聖經是全足全備,一方面又拿教會的傳統、超然的經歷、哲學、心理學、輔導學等等來與聖經相提並論。我們不能自相矛盾,心持兩意。更重要的是,我們根本不能接受任何違反聖經的東西!王明道先生在「我們是為了信仰」一文的末段向信徒呼籲說:「我們在信仰上的態度是:凡是聖經中的真理,我們都接受、都持守;聖經中所沒有的東西,我們完全拒絕。為向我們的神盡忠,我們不惜任何代價,作任何犧牲,歪曲和誣陷是嚇不倒我們的。」我們是有王先生所說的那種態度呢?

    盼望弟兄姊妹能有一個深切的反省。堅守「唯獨聖經」這個神聖的原則,並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地爭辯」,直到主來。

[ 本帖最後由 研究 於 2007-6-17 07:21 編輯 ]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沙發
 樓主| 研究 發表於 2007-6-17 07:23 | 只看該作者
以上為轉貼,不代表本人觀點,請弟兄姐妹們發表自己的見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paullian 發表於 2007-6-17 09:42 | 只看該作者
對不起。我不是基督徒,但是研究朋友再此貼中提出了有關心理學的問題。
俺特地跑去找了有關心理學的定義,僅供大家參考。

什麼是心理學?


   顧名思義,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的科學,亦稱「心理科學」。心理現象是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心理學研究心理現象,就是要揭示心理現象發生、發展的客觀規律,用以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人有心理,動物亦有心理,所以心理學既是研究人的心理又研究動物的心理。人們通常所說的心理學,是指研究人的心理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

   心理,是對心理現象、心理活動的簡稱。人在清醒狀態下,隨時都可以體驗到某些心理,人們對它並不陌生。例如下面一個生活片斷:

   小張清晨醒來,看到光亮照進屋子,聽到窗外樹上的鳥兒正在吱吱地叫個不停。她打開窗戶,一陣微風吹來,使她感到涼爽極了。她盡情地吸了幾口清新的空氣,似乎嗅到了一股花香,便猜想這花香大概是從不遠處的花園裡吹來的。她還記得,花園裡有許多花,現在也許已開花兒了。今天休息,她很高興,便在腦子裡盤算著今天如果去花園玩兒,該多麼愜意啊!她很喜歡花,已有好多天沒有去花園了,應該去一下。忽然她又想起,報社的約稿還沒有寫完,今天應該交稿了,必須忍耐一下,堅持寫完。想到這裡,她很快收拾了一下,吃過早飯就開始寫稿了……在這個小小的生活片斷里,就有一系列的心理活動。這裡的「看到、聽到、感到、嗅到」就是心理學中講的「感覺」和「知覺」;這裡的「記得、想起」就是心理學中講的「記憶」;「猜想、盤算」就「思維」問題;「高興、愜意、喜歡」屬於「情感」;「忍耐、堅持」屬於「意志」。這些心理活動或心理現象,都是人們所熟悉的。

   人的心理現象是多種多樣的,這裡從個體心理和群體心理兩個方面來說。 ⑴個體心理。個體心理是指個別主體即具體的個人的心理。上述生活片斷中小張的心理活動,就屬於個體心理。個體心理,一般分為心理過程和個性兩大類。前蘇聯心理學家愛列維托夫(1890-1972)認為,在心理過程與個性之間還有一種過渡的狀態,即心理狀態。這樣,人的心理現象結構(人的心理現象之間相互關係系統)就有心理過程、心理狀態、個性三大類。

   心理過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動發生、發展的過程。具體地說,就是客觀事物作用於人(主要是人腦) , 在一定的時間內大腦反映客觀現實的過程。包括認識過程(簡稱為「知」)、情緒和情感過程(簡稱為「情」)、意志過程(簡稱為「意」)。三者合在一起簡稱為「知-情-意」。

   心理狀態是介於心理過程與個性心理之間的既有暫時性、又有穩固性的一種心理現象,是心理過程與個性心理統一的表現。

   個性心理是顯示人們個別差異的一類心理現象。

   人們常說的心理學,就是研究上述個體心理發生與發展規律的一門科學。⑵群體心理。群體心理分為小群體心理和大眾心理。同時,作為社會的人,彼此之間必然要發生一定的關係,進行社會交往,從而產生交往心理。交往心理既存在於個人與他人之間,也存在於群體之間,所以將其列入群體心理之中。這樣,群體心理就包括三大類型,即交往心理、小群體心理、大眾心理。
   
   群體心理主要是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的分支學科即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其它心理學分支學科(如管理心理學)也研究群體心理。

   心理學所要研究的,除上述個體心理和群體心理之外,還有其它許多具體的內容。

   對人的心理的探討與研究,自有人類文明史以來就已經開始了。中國古代哲學、醫學、教育和文藝理論等許多著作中,有著豐富的心理學思想。但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還是19世紀的事。 今天,心理學已是具有100多個分支學科的龐大學科體系了,諸如普通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法律心理學、管理心理學、商業心理學、經濟心理學、消費心理學、諮詢心理學……都是心理學龐大學科體系中的成員,而且隨著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發展,心理學的分支學科還會繼續增加。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4
 樓主| 研究 發表於 2007-6-17 10:4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paullian 於 2007-6-17 09:42 發表
對不起。我不是基督徒,但是研究朋友再此貼中提出了有關心理學的問題。
俺特地跑去找了有關心理學的定義,僅供大家參考。

...


我再次重申,這個帖子是轉貼,不代表本人觀點。只是希望大家在信仰家園裡有一個有關話題的討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paullian 發表於 2007-6-17 11:0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研究 於 2007-6-17 10:46 AM 發表


我再次重申,這個帖子是轉貼,不代表本人觀點。只是希望大家在信仰家園裡有一個有關話題的討論。


恩恩。俺知道。。但是這帖子中涉及了有關心理學問題,,
不反對俺貼點心理學的有關資料吧?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9

主題

1487

帖子

48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8
6
也和話 發表於 2007-6-17 11:3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研究 的帖子

希望你研究一下新約是怎麼寫成的,是誰把現在的福音編進新約的,而同一時期還有很多其他的福音卻沒有被編進去。

天主教,信神學派,福音派一樣說你沒有唯獨聖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7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6-17 14:34 | 只看該作者
唯讀聖經,聖經無誤基督徒的根本出發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717

帖子

16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1
8
你在哪裡 發表於 2007-6-18 06:30 | 只看該作者
可惜他們根本就看不懂聖經阿。站在門外的又怎麼能知道屋裡的狀態,躲在城外的又怎能知道城裡的景況,坐在地上的又怎能知道天上的情形。
然而屋裡的透過窗戶看著外面,城裡的站在城牆上看城外,惋惜。天上的看著地上,嘆息。
隨他們吧,因為他們選擇了他們的道路。
父,我什麼都不是。你為什麼還要揀選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17: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