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你們漲吧,中國央行該出手時不出手?

[複製鏈接]

239

主題

728

帖子

33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redchildren 發表於 2007-6-13 08: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受到市場各方密切關注的5月份一些敏感數據12日出爐。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中國5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3.4%,創下過去27個月以來的新高。央行也公布了5月份金融運行數據,結果顯示,廣義貨幣供應量(M2)和狹義貨幣供應量(M1)同比增速雙雙下降,分別為16.74%和19.28%。另外,5月份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幅呈現減速之勢。針對上述數據,分析人士對央行會否在近期加息產生了分歧,但他們認為不排除央行出台其他緊縮性措施的可能性。

  CPI數據讓市場擔心加息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12日公布的CPI數據讓市場再度對加息產生了擔心。受此影響,上證綜指在10點左右出現快速跳水,雖然股指最終收紅,但市場對加息的擔心已暴露無遺。央行行長周小川近日曾表示,央行加息與否有待觀察5月份CPI數據。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表示,5月份CPI中食品類價格上漲了8.3%,但是CPI指數上漲3.4%,並不是太高。他還說,加息主要是根據居民消費價格走勢,同時還要考慮很多其他因素。以前物價很低的時候,如去年CPI只有1.5%,央行也加過息。「近期加不加息和物價上漲有聯繫,但不是必然聯繫。」

  對於3.4%的增幅,申銀萬國宏觀分析師李慧勇指出,CPI漲幅居高不下,通貨膨脹壓力顯現,央行一個月內加息的可能性正在增大。

  滙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也表示,5月份CPI增速超過現在1年期3.06%的基準存款利率,這增加了在未來兩個月內上調存款利率27個基點的迫切性。

  新增貸款環比大幅下降

  但12日稍晚公布的金融運行數據似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加息的可能性。央行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和狹義貨幣供應量(M1)同比增速雙雙下降,分別為16.74%和19.28%。分析人士認為,這可能意味著流動性過剩的情況有所緩解。另外,市場較為關注的新增貸款數據環比大幅下降。

  央行數據顯示,5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24.63萬億元,同比增長16.52%,增幅比上年末高1.45個百分點,比上月增加0.01個百分點。今年5月份,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加2473億元。

  雖然同比多增379億元,但與前四個月平均每月4000多億的貸款增加額相比,5月份人民幣新增貸款已經呈現出減速之勢。

  國泰君安宏觀經濟分析師林朝暉指出,5月份信貸多增的幅度比較溫和,這說明連續提高準備金率的累積效應正在形成。

  分部門來看,居民戶貸款增加894億元,同比多增29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9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503億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門貸款增加1578億元,同比多增8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579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198億元;票據融資減少172億元。

  不排除出台緊縮措施

  有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新增貸款環比大幅下降,加之上一次加息是在5月18日,加息效果仍有待觀察,央行在本月之內可能不會加息,但不排除出台其他緊縮性措施的可能性。

  天相投資首席金融分析師石磊則表示,從目前貸款的增速與GDP的增速的比值來看,並不很高,貸款的增長不值得特別擔憂。而且,貸款增長有銀行方面的因素,但也有企業方面盈利趨好,貸款需求旺盛的原因。從目前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的統計來看,尚在合理的範圍之內。

  但中信證券分析師陳濟軍認為,5月份新增貸款數額同比還是多增的,說明經濟熱度還是不低。如果固定投資增幅比較高的話,再加上CPI的數據較高,近期加息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央行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2.09萬億元,同比多增3115億元,而去年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3.18萬億元。

  高盛集團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認為,儘管5月份信貸增速放緩,但是由於各家銀行仍具備加快貸款增長速度的意圖和能力,因此5月份貨幣和信貸增速放緩的現象可能不會持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7: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