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基督天主神請進----有關「蛇吃土」的問題

[複製鏈接]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研究 發表於 2007-6-13 04: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原帖由 基督天主神 於 2007-6-9 13:55 發表

蛇吃土嗎?


光明頂在回答方舟子的問題時作如下解釋,這個解釋可能對您理解「蛇吃土」有所幫助。

蛇吃土?

  〔創3:14〕\"神對蛇說:\'你既作了這事,就必受咒詛,比一切的牲畜野獸更甚;你必用肚子行走,終身吃土。......\'\"不必是動物學家,一般的人也知道蛇不吃土,難道上帝的咒詛一點效用都沒有?
  
  連方先生自己都說:「不必是動物學家,一般的人也知道蛇不吃土。」所以聖經作者當然不是真的說,蛇是靠吃土生活的。解經學家說,這作者是表達蛇原來應該服在人手下。但是現在蛇當了人的導師,自高自大,自以為聰明。連神的話也要懷疑。所以以後蛇要低到不能再低,就是用肚子走路。並且因為用肚子走路的原故,終生都要灰頭土臉。如果方先生不相信用肚子走路終生吃土,不妨請教一下那些四肢癱瘓的病人。如果他們沒有人幫助,不小心跌倒地上,最大的問題就是滿嘴都是泥沙。香港有很多乞丐,(或者是假裝乞丐)他們天天都要爬在地上,他們的問題,也是泥沙滿面,骯髒異常。創世記裡面有很多比喻性、象徵性的隱喻。要了解文字學的隱喻,才能明白。中國語文,其實也有很多這種隱喻性的文字。只有中國人知道。外國人學中文,不管學得多精,看到這些跟民族性緊緊相聯的隱喻,也只好張口結舌,沒有辦法。好比和打傘、塞翁失馬、破釜沉舟、眼高手低。外國人一點也不明白。但是學習真誠的學者,一定要謙卑,多學學希伯來人的隱喻。然後才能明白聖經的意思。
  
  隱喻是英文Metaphor的翻譯。為了怕不了解,所以特地使用中文的和尚打傘,破釜沉舟,塞翁失馬等成語作例子。再講講吧!你想想,從前毛主席會見一位外國記者,記者問他,「如果毛過世之後,中國會是什麼樣子?」毛回答說:和尚打傘。這個外國記者懂中文,所以沒有經過翻譯。回去之後,就說他問了毛這個問題,毛回答說他好象一個在雨中緩行的老和尚。他完全不明白所謂和尚打傘是說無發(法)無天的意思。其實就算毛明說了「無法無天」這個外國記者也不定就明白。再一例吧!塞翁失馬,我們通常說這是說有損失不一定是件壞事。但是外國人看到這句話,可就丈二金剛了。(你懂不懂丈二金剛是什麼意思?--摸不著頭腦的意思。也就是說連抓抓腦袋錶示不懂的機會都沒有。這又是另外一個隱喻)
  
  好比中國發大水,某地方領導發表談話說:「雖然發了大水,但是塞翁失馬,得到解放軍的幫助,把幾年都沒修的路給整好了。」外國記者聽了,把這話翻譯作英文說:Even thought therewas flood, It is just like a stupid old man lost hishorse, because the army came to help us, andrepairedthe high way for us.
  
  你看了,是不是覺得可笑?這是外國人不懂中國隱喻。創世記的蛇吃土,是用蛇吃土表示這個引誘人犯罪的責任很重。所以刑罰特重。要降低到不能再低。要常常灰頭土臉。經文可不是討論蚯蚓吃不吃土,也不是討論河馬是不是活在水裡經常與泥漿為伍。只是要用人的心情,體會一下灰頭土臉是會讓蛇很不好受的刑罰。你要注意,創世記寫作的時候,文字才剛剛發明。這位寫創世記的作者,一定要非常有想象力,才能把一個複雜的思想,用蛇和果子寫出來。

[ 本帖最後由 研究 於 2007-6-13 21:32 編輯 ]

83

主題

1796

帖子

42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28
沙發
常常 發表於 2007-6-13 07:28 | 只看該作者

蛇吃土是很成問題的

首先從生物學意義上,蛇並不吃土。如果你解剖過蛇就會知道蛇胃當中土的成分是極其微小的,僅僅是捕食獵物時順帶吃進去的。

或者,就算你把蛇偶爾呼吸進肺里的灰塵也算作「吃土」的話,

這些都還是小問題。

更重要的是,蛇類的出現遠遠早於人類的出現。在人類進化出來之前,蛇類此種生物以腹部行路已經已經有9000萬年歷史了,要說蛇類爬著吃土,那也早在誘惑亞當夏娃之前吃了幾千萬年了,蛇就算吃土,和亞當夏娃吃不吃果子又有什麼關係呢?

研究先生,你有工夫還是多去做做學問,費神給那破綻百出的什麼蛇受罰吃土之類的無稽之談圓謊,純屬浪費時間。
多喱咪化嗦啦柒哆!!!(1 2 3 4 5 6 7)
飛行麵條怪與你同在!拉麵!
http://zh.wikipedia.org/wiki/飛行麵條怪物信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283

帖子

29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93
3
從不迷路 發表於 2007-6-13 08:44 | 只看該作者
尤其是光明頂牧師的一些對方舟子的回復特別有趣,幽默的很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

主題

648

帖子

277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7
4
記憶中的橡皮擦 發表於 2007-6-13 14:53 | 只看該作者
解釋很有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5

主題

829

帖子

20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5
5
待宰的羔羊 發表於 2007-6-13 17:0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研究 於 2007-6-13 04:58 發表
你看了,是不是覺得可笑?這是外國人不懂中國隱喻。創世記的蛇吃土,是用蛇吃土表示這個引誘人犯罪的責任很重。所以刑罰特重。要降低到不能再低。要常常灰頭土臉。經文可不是討論蚯蚓吃不吃土,也不是討論河馬是不是活在水裡經常與泥漿為伍。只是要用人的心情,體會一下灰頭土臉是會讓蛇很不好受的刑罰。你要注意,創世記寫作的時候,文字才剛剛發明。這位寫創世記的作者,一定要非常有想象力,才能把一個複雜的思想,用蛇和果子寫出來。


我認為這純粹是胡說八道. 降低了聖經的神聖性. 說什麼作者有想像力, 聖經中的話,是神的話, 只不過是借了人的手寫下來罷了, 和想像力有啥關係....

這段話降低了神的聖神性質,強烈反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6
 樓主| 研究 發表於 2007-6-13 21:2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待宰的羔羊 於 2007-6-13 17:01 發表


我認為這純粹是胡說八道. 降低了聖經的神聖性. 說什麼作者有想像力, 聖經中的話,是神的話, 只不過是借了人的手寫下來罷了, 和想像力有啥關係....

這段話降低了神的聖神性質,強烈反對


個人理解不同罷了。

謝謝,待宰羔羊

常常的觀點:

1。首先從生物學意義上,蛇並不吃土。如果你解剖過蛇就會知道蛇胃當中土的成分是極其微小的,僅僅是捕食獵物時順帶吃進去的。

或者,就算你把蛇偶爾呼吸進肺里的灰塵也算作「吃土」的話,

這些都還是小問題。

2。更重要的是,蛇類的出現遠遠早於人類的出現。在人類進化出來之前,蛇類此種生物以腹部行路已經已經有9000萬年歷史了,要說蛇類爬著吃土,那也早在誘惑亞當夏娃之前吃了幾千萬年了,蛇就算吃土,和亞當夏娃吃不吃果子又有什麼關係呢?


在光明頂的回答中:
1。他沒有說蛇真的吃土。
2。他的回答基於「七天創造」。而不是進化論。你信仰進化論,但不能勉強光明頂也信仰進化論吧?
3。如果您有時間,很想聽一聽您關於生命的起源的見解。

謝謝常常

[ 本帖最後由 研究 於 2007-6-13 21:29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paullian 發表於 2007-6-13 22:5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研究 於 2007-6-13 09:24 PM 發表


個人理解不同罷了。

謝謝,待宰羔羊



在光明頂的回答中:
1。他沒有說蛇真的吃土。
2。他的回答基於「七天創造」。而不是進化論。你信仰進化論,但不能勉強光明頂也信仰進化論吧?
3。如果您 ...

。。。或者說。。光明頂的回答,只是基於他的信仰,而不是科學事實。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8
 樓主| 研究 發表於 2007-6-14 23:5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paullian 於 2007-6-13 22:55 發表

。。。或者說。。光明頂的回答,只是基於他的信仰,而不是科學事實。


進化論是基於假設的。科學需要證明---重演。進化論不能。比如說: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水,你可以任意重複驗證。進化論做不到。

[ 本帖最後由 研究 於 2007-6-15 00:03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283

帖子

29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93
9
從不迷路 發表於 2007-6-15 00:42 | 只看該作者
重演並非是唯一的科學證明方法,對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5: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