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基督教義和佛教教義大比較

[複製鏈接]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7-6-8 13: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把Servant兄在「佛學教義的基本常識」的跟帖轉到這裡,另開一帖,有利於大家討論。

Servant兄的帖子本帖以下內容:

和大師好。。。
這裡有一個比較基督教和佛教的東東,請大師看看,所說的佛教的東東,是否正確,這樣,我也知道,學習。。。另外,作者的有關佛教的評論,是否有不認同的地方。。。謝謝。。。

這個貼,也可以給各位對佛教和基督教都有興趣探討的朋友,一個比較的機會。。。有關佛教的東東,和大師,Chico仁兄可以解釋,有關基督教的東東,我們基督徒可以解釋。。。

祝福各位朋友。。。真的希望這個論壇成為一個信仰交流的地方。。。

-------------------

第一節 信
宗教信仰的入門在於「信」,信徒對自己稱是的信仰,若沒有深人的了解,或一昧地以自己的需求來詮釋它,就稱為迷信。因此建議任何自許為某宗教的信徒,對自己所稱信的宗教,當有來自宗教本身的教導、認知與學習,而非任憑自己一廂情願的訴求或解釋。就本書「基督徒VS佛教徒」的主題,本文謹就基督教與佛教信仰,期許一個明辨的態度,並認清它們確實是不同的。

基督教信仰(三一真神論): 1.聖父一神  2.聖子一耶穌  3.聖靈
佛教信仰(無神論): 1.三身、三世、十方佛  2.釋迦牟尼佛  3.佛性
〖 一、基督徒的信 〗


(使徒信經);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我信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我們的主;因著聖靈成孕,從童女馬利亞所生,在本丟彼拉多手下遇難,被釘在十字架上,死了、葬了,下到陰間;第三天從死里復活;后升天,坐在無所不能的父上帝的右邊。將來要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死人。我信聖靈,一聖基督教會,聖徒相通,罪得赦免,肉身復活,並且永生,阿們。

皈信獨一真神,是有父、子、靈三個位格;聖父、聖子、聖靈,是同永恆、同本體(質)、同榮耀、同權能、同創造、同救贖人類。意即神在位格上雖有不同的稱呼,但在本質上、生命上,是本體上完全一致的「三一真神」。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太 28:19)

基督徒信靠的神是永活的真神,有思想、有意志,對人有啟示。他的話大有權能,叫信他話語、尋求他的人,得享安息。 神與信徒的關係,是創造者與受造者、救贖者與蒙教贖者、帶領者與交託者、父親與兒女、君王與子民、家主與家人、施教者與受教者。

神,是聖潔、公義、良善、信實、慈愛、恩惠、和平、誠實、忍耐;對我們,他施行創造、維持、帶領、救贖、管理、審判、賜恩、體恤、供應、安慰。神有絕對完全的自由意志和主權,他隨自己的旨意作事;「神又按自己的旨意,用神跡、奇事和百般的異能,並聖靈的恩賜,同他們作見證。」(來 2:4)

神且要求世人按他在《聖經》中所啟示的旨意生活行事;信神的話語可靠,信他的人,不但在神面前稱義,蒙他悅納,現實人生的道路得享受有神的同在、同行,能勝過一切罪惡的試探、引誘,叫人輕看那無知者的對自己的羞辱,仰望進入那永不震動、永存的國度,憑信心在世過客旅寄居的生活。

1.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
a.上帝是造物主。
「起初,神創造天他。」(創 1:1)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創1:27-28)
b.人類生命起源於「自有、永有」、「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
「神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出 3:14)
「昔在、今在、將來永在的主一全能的上帝說;『我是阿爾法,就是開始,是奧米茄,就是終結2』」(啟1:8,現代中文譯本)
C.信靠唯一的真神是第一誡命,且要單單事奉他,絕不可有偶像崇拜。
「我是耶和華——你的神,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麼形像彷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為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出 20:26)
「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太22:37-40)
d.信神,最大的福氣,是信者有永生,這就是神的愛。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因為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或作;審判世人;下同),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約3:16一17)

2.我信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因著聖靈成孕,從童女馬利亞所生,在本丟彼拉多手下遇難,被釘在十字架上,死了、葬了,下到陰間,第三天從死里復活。后升天,坐在無所不能的父上帝的右邊,將來要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死人。
「正思念這事的時候,有主的使者向他夢中顯現,說;大衛的子孫約瑟,不要怕!只管娶過你的妻子馬利亞來,因她所懷的孕是從聖靈來的。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里救出來。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說;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神與我們同在。)」(太1:20-23)
「次日,就是預備日的第二天,祭司長和法利賽人聚集來見彼拉多,說;大人,我們記得那誘惑人的還活著的時候曾說;『三日後我要復活。」因此,請吩咐人將墳墓把守妥當,直到第三日,恐怕他的門徒來,把他偷了去,就告訴百姓說;他從死里復活了。這樣,那後來的迷惑比先前的更利害了!彼拉多說;「你們有看守的兵,去吧!盡你們所能的把守妥當。』他們就帶著看守的兵同去,封了石頭,將墳墓把守妥當。(太27:62-66)
「安息日將盡,七日的頭一日,天快亮的時候,抹大拉的馬利亞和那個馬利亞來看墳墓。忽然,地大震動;因為有主的使者從天上下來,把石頭輥開,坐在上面。他的像貌如同閃電,衣服潔白如雪。看守的人就因他嚇得渾身亂顫,甚至和死人一樣。天使對婦女說;不要害怕!我知道你們是尋找那釘十字架的耶穌。他不在這裡,照他所說的,已經復活了。你們來看安放主的地方。快去告訴他的門徒,說他從死里復活了,並且在你們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裡你們要見他。看哪,我已經告訴你們了。」(太28:1-7)
「第三日,神叫他復活,顯現出來;不是顯現給眾人看,乃是顯現給神預先所揀選為他作見證的人看,就是我們這些在他從死里復活以後和他同吃同喝的人。他吩咐我們傳道給眾人,證明他是神所立定的、要作審判活人、死人的主。眾先知也為他作見證說;凡信他的人必因他的名得蒙赦罪。彼得還說這話的時候,聖靈降在一切聽道的人身上。那些奉割禮、和彼得同來的信徙,見聖靈的恩賜也澆在外邦人身上。就都希奇。」(徒10:40-45)

耶穌基督有赦罪的權柄;他的救恩要降臨在信的人身上,也需我們有一些必要性的認知,即接受耶穌基督為個人的救贖主;
a.《聖經》教導我們,人要認罪、悔改,藉著耶穌基督寶血的洗凈、救贖,信靠聖潔的神,才能真正有「永生」的盼望。
「知道你們得贖,脫去你們祖宗所傳流虛妄的行為,不是憑著能壞的金銀等物,乃是憑著基督的寶血,如同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之血。(彼前1:18-19);「並且人要奉他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從耶路撒冷起直傳到萬邦。你們就是這些事的見證。」(路24:47-48);「所以,你們當悔改歸正,使你們的罪得以塗抹,這樣,那安舒的日子就必從主面前來到。」(徒 3:19)
人類要謀求「永生」,先決條件得承認自己是有罪的人;因為人成為必死乃是由罪而來,起始於人類始祖亞當。
「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路 15:7);「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裡了。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凈我們一切的不義。我們若說自己沒有犯過罪,便是以神為說謊的,他的道也不在我們心裡了。」(約壹1:8-10)
「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凡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羅 5:12)

b.人既是有罪的,人如何能自救?拯救之道唯有信靠無罪的耶穌基督,因他的義行,叫我們在他裡面成為神的義;唯一的出路是「因信稱義」,因為唯有耶穌基督作了我們生命的王,才能將我們從罪里釋放出來。
「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他裡面成為神的義。在亞當里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里眾人也都要復活。」(林后5:21-22);「如此說來,因一次的過犯,眾人都被定罪。照樣,因一次的義行,眾人也就被稱義得生命了。」(羅 5:18);「若因一人的過犯,死就因這一人作了王,何況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賜之義的,豈不更要因耶穌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嗎?」(羅 5:17);「但現今,你們既從罪里得了釋放,作了神的奴僕,就有成聖的果子,那結局就是永生。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賜,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里,乃是永生。」。(羅6:22—23); 「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羅 1:17);「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我們又藉著他,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並且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羅5:1一2)  

C.明白十字架的救恩;人既都犯罪,無法自救,亟需耶穌獻上永有功效和無限量寶血來救贖,因為罪的結局叫人與聖潔的神隔絕而死亡,作罪的奴僕。但那受試探而不犯罪的耶穌,為人類的罪受試探、受痛苦、受刑罰;耶穌是以沒有犯罪的血肉之軀的死,打敗掌死權的魔鬼,釋放一生因怕死而犯罪,作罪奴的人;因他完全順服天父的旨意,拒絕一切試探而不犯罪,因此成就永遠得救的根源。人的罪,因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同死。人要得救,因信耶穌基督三日後復活而重生,成為新造的人。

「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里復活一樣。我們若在他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也要在他復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因為知道我們的舊人和他同釘十字架,使罪身滅絕,叫我們不再作罪的奴僕;因為已死的人是脫離了罪。我們若是與基督同死,就信必與他同活。因為知道基督既從死里復活,就不再死,死也不再作他的主了。他死是向罪死了,只有一次;他活是向神活著。這樣,你們向罪也當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穌里,卻當看自己是活的。」(羅6:4-11)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一切都是出於神,他藉著基督使我們與他和好,又將勸人與他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這就是神在基督里,叫世人與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並且將這和好的道理託付了我們。所以,我們作基督的使者,就好像神藉我們勸你們一般。我們替基督求你們與神和好。」(林后5:17一2 0)

d.只有奉耶穌基督之名,才能拯救我們,帶我們進人永生神的國。
「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 4:12)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 14:6)
「凡在人面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認他;凡在人面前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認他。」(太 10:32)

3.我信聖靈,一聖基督教會,聖徒相通,罪得赦免,肉身復活,並且永生。
a. 要接受施浸。受洗歸主,必然得救。
「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可 16:16); 「彼得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因為這應許是給你們和你們的兒女,並一切在遠方的人,就是主一我們神所召來的。」(徒2:38-39)  

b.使我們脫離罪和死的捆綁,得著生命與平安。
「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里的就不定罪了。因為賜生命聖靈的律,在基督耶穌里釋放了我,使我脫離罪和死的律。使律法的義成就在我們這不隨從肉體、只隨從聖靈的人身上。因為隨從肉體的人體貼肉體的事,隨從聖靈的人體貼聖靈的事。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聖靈的,乃是生命、平安。」(羅8:1-6)

C.叫我們確實是屬基督的,屬永活的生命,再活的是有靈性的身體。
「如果神的靈住在你們心裡,你們就不屬肉體,乃屬聖靈了。人若沒有基督的靈,就不是屬基督的。基督若在你們心裡,身體就因罪而死,。。靈卻因義而活。然而,叫耶穌從死里復活者的靈若住在你們心裡,那叫基督耶穌從死里復活的,也必藉著住在你們心裡的聖靈,使你們必死的身體又活過來。」(羅8:9-11)
「所種的是血氣的身體,復活的是靈性的身體。若有血氣的身體,也必有靈性的身體。經上也是這樣記著說;首先的人亞當成了有靈(靈;或作血氣)的活人;末后的亞當成了叫人活的靈。」(林前15:44-45)

d.幫助我們向天父祈求,使萬事互相效力,榮神益人。
「況且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嘆息替我們禱告。鑒察人心的,曉得聖靈的意思,因為聖靈照著神的旨意替聖徒祈求。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羅八:26-28)

e.要加人教會,要服事主;在教會裡—一神在地上的家,與主連合,堅固真理的柱石和根基。
「教會是他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弗 1:23)
「為要藉著教會使天上執政的、掌權的,現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弗 3:10)
「倘若我耽延日久,你也可以知道在神的家中當怎樣行。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 3:15)
〖 二、佛教徒的信 〗


一個正信的佛教徒,他的入門從皈依「三寶」開始。
皈依「三寶」;
盡形壽皈依「佛」:永不皈依自在天魔;為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盡形壽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為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盡形壽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眾;為統理大眾,和南聖眾。

佛教徒行皈依「佛、法、僧」三寶的禮儀,即是決志(發誓)以皈向於「三寶」作為他今後立身處事的原則。首先在他心中認定的「佛」;是個具有真知卓見、大徹大悟的聖人,是人類最慈祥、最偉大的導師。釋迦牟尼佛一生講述了很多「法」;有教理、有實踐,后經其徒眾結集及後輩增加講論,而成《三藏》經典。身為佛教徒當常習學佛法而修行,並有帶領他(她)皈依的「僧」為其教師(師父),所以「僧」當要是嚴持戒律的出家法師;他必是割親辭愛,以弘法利生為職志的大善知識。

佛法浩瀚,修行的路是艱苦的,成佛更不是容易的,為求能堅定意志所以又要發「四宏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能發這樣的大願,因被教示說;生命是有「三世六道輪迴」的;若皈依佛,就不墮入地獄道;皈依法,就不墮入餓鬼道;皈依僧,就不墮人畜生道。
以上是一個佛教徒在皈依儀式中的淺近認識,要進入實踐,還得有更進一步的知見,名為「正見」。

1.「佛」
a.三身佛:清凈法身毗盧遮那佛,圓滿報身盧遮那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b.三世十方無量諸佛:皆是過去生經三大阿僧只劫,累世學敬每世佛修行,並得某世佛授記成佛的(見《大藏經》;佛本生因緣)。
三世佛:現今佛為釋迦牟尼佛,過去佛有迦葉佛等,其後未來佛有彌勒佛等。
十方佛: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等十方等都有無量諸佛名。
C.釋迦牟尼佛是今世娑婆世界教主、導師;佛弟子要依教奉行,是依教而非依靠,故不能有求取的心。
《金剛經》有雲。「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所以佛弟子要想了生脫死,超越三界,就要學佛一樣,歷經多生多劫的修行,才能達成,名為成佛。人若今生修未成,就要寄望下一世,再跟下一尊佛學效修行;或直向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處,歷經九品晉級修行,直到值佛授記成佛。

2.「法」
a. 佛教經典,總名三藏十二部。三藏者,經、律、論;十二部者,即十二種文章體裁:
(1)長行;以散文式直說法相,且不限定字句之數,因行列長以名之。
(2)重頌;宣說於前,接以偈頌結說於後,有重宣之意。
(3)孤起;不是依於前面長行文的意思,而另有文意發起的渴頌。
(4)因緣;述說見佛聞法,或說法教化因緣。
(5)本事;記載佛所說其弟子過去世的因緣。
(6)本生;記載佛說自己過去生的因緣。    
(7)未曾有;記載佛現種種神力不思議事。
(8)譬喻;以譬喻說法,使令明白開悟。
(9)論議;以論議或問答來解析法意。
(10)無問自說;例如《阿彌陀經》系無人發問而佛自說。
(11)方廣;謂佛說方正廣大真理的經文。
(12)記別(或授記);佛為菩薩或聲聞授記成佛。

此十二部,只有長行、重頌、孤起頌是經文的格式,其餘九種是依照經文所記之事立名。又小乘經沒有無問自說、方廣、授記三類,僅有九部。

佛法浩瀚,自西漢從西域傳入中國,經歷代高僧言行,自立宗門教派,便於大眾教學行持,至隋唐底定,分為八宗;有律宗、三論宗、禪宗、天台宗、華嚴宗、密宗、法相宗、凈土宗。此乃為便於行者專精一門深入,修法大抵不出三十七道品,即以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觀身不凈、觀受是苦的「四念處」為起始、根基,進歷「四正勤」一「四如意足」一「五根」一「五力」一「七覺支」至「八正道」,共」三十七道品。

* 四正勤:已生惡令斷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此四正勤就是精進,精進勤勞修習四種道法,以策勵身、口、意,斷惡生善。
* 四如意足:又名四神足,用四種定力攝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願皆得;為欲神足(希慕欲樂於道)、勤神足(精進無間於道)、心神足(一心正念於道)、觀神足 (心不馳散於道)。
*五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等五;是生聖道的根本。
*五力:五根堅固發生力量,叫做五力,即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謂信力能破諸邪信,精進力能破身之懈怠,念力能破諸*邪念,定力能破諸亂想,慧力能破三界諸惑。
*七覺支:是修道者修五根、五力后所顯發的七種覺悟。
1)擇法菩提分——以智慧簡擇法的真偽;
2)精進菩提分——以勇猛心力行正法;
3)喜菩提分——心得善法,而生歡喜;
4)輕安菩提分——除去身心粗重煩惱,而得輕安快樂;
5)念菩提分——時刻觀念正法,令定慧均等。
6)定菩提分——心唯一境,而不散亂;
7)舍菩提分——舍離一切虛妄的法,而力行正法。
修行由凡夫到成佛,要歷經五十二階位,即; 十信~ 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至妙覺。
*十信:
1)信心一心與理合,確切不移,滅一切妄想。
2)念心一雖在無數劫中,捨身受身,此現前一念,決定不忘。
3)精進心一不雜日精,不退日進,進趣真凈的心。
4)慧心一心純行勤,智慧自生的心。
5)定心一百雜粉碎,心體湛然。
6)不退心一定光發明,進修無懈,深入自性。
7)護法心一進趣功純,保持不失,與十方如來,氣分相接。
8)迴向心一以保持修道力故,與佛光相交絡。
9)戒心一安住凈戒,心光常凝。
10)願心一遍游十方,化導眾生,隨其所願悉得滿足。
*十住:
l)發心住一以真方便,假十信之用,圓成一心。
2)治地住一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則一切皆治。
3)修行住一心所涉知,具得明了,遍修諸行,皆無留礙。
4)生貴住一冥契妙理,行與佛同,氣分感通,成如來種。
5)方便具足住一自利利他,方便具足。
6)正心住一心念同佛,惟得其正。
7)不退住一身心增長,無有退缺。
8)童真住一佛之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如童真之可貴。
9)法王子住一長養聖胎,紹隆佛種,堪作法王之子。
10)灌頂住一菩薩既為佛子,佛以智水灌頂,藉表成人。
*十行:
1) 歡喜行一隨順眾生,隨喜功德。
2) 饒益行一饒利眾生,使得法利。
3)無慎恨行一等視眾生,不見其過。
4)無盡行一三際十方,化身無盡。
5)離痴亂行一了達法門,悉無錯誤。
6)善現行一既離痴亂,則能現諸相,同異圓融。
  7)無著行一十方虛空滿足微塵,於一塵中,現十方界,塵界交現,不相留礙。
  8)尊重行一緣般若故,成無著行,故六度中特尊般若。
  9)善法行一妙觀慧中,顯圓融德,能人諸佛法軌中。
  10)真實行一圓融德相,清凈無漏,真無為性,妙契真實。
*十迴向:
  1)離眾生相迴向一化度眾生,離眾生相,回無為心,向涅盤道,名救護一切眾生。
  2)不壞迴向一正顯中道,歸趣本覺,回人法身,無能壞者。
  3)等一切佛迴向一本覺之理,湛然常住,能覺之智,齊於諸佛。
  4)至一切處迴向一覺智周圓,無所不遍。
  5)無盡功德藏日向—一切世界,過恆沙佛,自性功德,重重無盡。
  6)隨順平等善根迴向一於諸佛地,起萬行因,依因 趣果,取涅盤道。
  7)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一十方眾生,皆我性具,本際平等,無有高下。
  8)真如相迴向一即一切法,離一切相,緣生無性,體即真如。
  9)無縛無著解脫迴向一諸法本空,心無縛著,於根塵中,得大解脫。
  10)等法界無量迴向一性海圓成,心等法界,含攝周遍,量等虛空。
*十地:有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等,此十地,漸開佛眼,成一切種智,己屬聖位。
*等覺:十地位滿,將證佛果,因其智慧功德,等似妙覺,故名等覺,又名「一生補處」,或金剛心菩薩。
*妙覺:自覺、覺地、覺行圓滿,智德不可思議,為佛果的無上正覺,故稱妙,證得此覺者,即是佛了。

  或有以大小乘之分為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以此而有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之別:
*五乘共法:有五戒、八支齋戒、十善、三福業;又稱人天共法;是從人天乘至菩薩乘必備的基礎,也是出世的根基。
   2)八支齋戒一五戒法再加三戒;第六、不塗脂粉、香水,不穿華麗衣服,不觀玩歌舞、妓樂。第七、不睡卧高廣大床。第八、不非時食。
   3)十善一十種善業,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瞠、不痴。
  
*三乘共法:三乘指聲聞、緣覺、菩薩。為「聲聞j說「四諦法」,為「緣覺」進說「十二因緣法」,為「菩薩」更說「六度波羅蜜」法門。
    四諦法;苦、集、滅、道等世、出世因果。苦諦,是說明人生多苦的真理,謂人生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苦是現實宇宙人生的真相。集諦的集,是集起的意思,是說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樣來的道理,謂人生的痛苦是由於凡夫自身的的愚痴無明,和貪慾、瞠恙等煩惱的掀動,而造作了種種的不善業,結果是招集了種種的苦痛。滅諦,是說明涅盤境界為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真理。道諦,是說明證得涅盤的修道,有三十七道品。「集」是因,「苦」是果,是迷執世界的因果;「道」是因,「滅」是果,是悟得出離三界的因果。

   2) 緣覺:又名獨覺,或辟支佛。生於佛世聽佛說十二因緣之理而悟道者名為緣覺;生於無佛之世,觀諸法滅因緣而自行悟道者,名為獨覺。其歷程為自凡夫至辟支佛,論時間,速者四生,遲者一百劫,其修行重在悟證,悟所到處,便是證所到處,故無明顯的位階可言。
   十二因緣: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緣起,是說明有情生死流轉的過程,即
    (1)無明(貪瞠痴等煩惱生死根)
    (2)行(造作諸業)
    (3)識(業識投胎)
    (4)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
    (5)六人(胎兒長成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人形)
    (6)觸(出胎與外境接觸)
    (7)受(與外境接觸生起苦樂的感受)
    (8)愛(對境生愛欲)
    (9)取(追求造作)
    (10)有(成業因,能招感未來果報)
    (11)生(再受未來五蘊身)
    (12)老死(未來之身又漸老而死。如此從無明起,不能覺悟而有三世起惑、造業、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復始,至於無窮。

   3)菩薩;梵語「菩提薩捶」的簡稱,中譯為「覺有情」,就是覺悟有情的意思,亦即上求佛果,下化眾生的聖人。

*大乘不共法:
  a.又稱一乘,謂唯此「佛乘」乃唯一終究,而五乘、三乘都是方便法;因如來出世本懷唯以一大事因緣故,為「開、示、悟、人」「佛之知見」。
  b.此法在人、天、聲聞、緣覺乘的共德之上,再進修「菩薩行」、「佛果德」的法。
  C.謂眾生皆有佛性,有二;(1)理佛性;謂一切法本性空寂,故可染、可凈,可迷、可悟,因此可轉凡成聖。(2) 行佛性;謂佛種從緣起;起初以見佛聞法為因緣,發大善提心,熏習大乘佛性,其次以此成就的「菩提心」,永為成佛因緣。
  d.以慈悲為行,空慧為觀,學十善,攝三聚戒(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
  e.又有「六度」與「四攝」行入菩提道(上契佛道,下化眾生)。
六度、四攝皆為菩薩所行:

*六度波羅蜜
 六度:
  (1)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度*貪。
  (2)持戒:有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度毀犯。
  (3)忍辱:有生忍、法忍、無生法忍,度瞠恚。
  (4)精進:有斷精進、修精進、求化精進,度懈怠。
  (5)禪定:有身定、口定、意定,度散亂。
  (6)般若:有生空智、法空智、一切智智,度愚痴。
    六度涵蓋了一切菩薩所修的法,故又稱為「萬行」。波羅蜜者,謂由生死煩惱此岸度至涅盤安樂彼岸。
  四攝:
  (1)布施攝:於錢財心重者用財施,求知心重者用法施,於心常有畏懼者用無畏施。
  (2)愛語攝:隨眾生的根性,以溫和、慈愛的言語和態度對待人,使令生歡喜心。
  (3)利行攝:以身、口、意皆能利益他人,利己利人共成佛道。
  (4)同事攝:與共事者能同識共契,而度化之。
  總說修行即修心:此心包括身、口、意三業清凈而修。是根據「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思辯原則。

  佛法的時空、宇宙觀念是「三世」、「十方」、「十法界」、「三千大千世界」、「蓮華藏世界」之說:
  *三世:過去生、現在世、未來生。
  *十方:東、西、南、北、東甬、西南、東北、西北、上、下。
  *十法界:佛、菩薩、緣覺、聲聞(以上為四聖,不再輪迴)、天、人、阿修羅、餓鬼、畜生、地獄此六稱為六凡,有輪迴轉世之苦)。修行是為超六凡入四聖。
  *三千大千世界:
   3) 一小世界有初禪三天,一小千世界有二禪三天,一中千世界有三禪三天,一大千世界有四禪九天及四空天。
  *蓮華藏世界:是釋迦如來真身毗盧舍那佛之凈土。在風輪之上的香水侮中有大蓮華,在此蓮華中含藏著微塵數的世界,因名蓮華藏世界。此世界共有二十層,我們所住的娑婆世界,在第十三層之中。

3.「僧」
  在佛法教團依教奉行、和合共住之行者。此和合有六:
   1)身合同住   2)口和無諍   3)意合同悅
   4)戒合同修   5)利合同均   6)見和同解
  所以僧眾要作在家信徒的表率,為之敬重,尊為「人天師表」的期許。

以上綱要地略述佛教徒應有的「信」。佛法內容相當的繁複,本就繁多又多所重複,莫說一般信眾能否知解、遵照奉行,就是教內法師,正汲汲營營於佛教事業,美其名為發揚大乘精神,實則根本的修證都沒有,較之一般行善者,豈不更沽名釣譽。或為省事,彼此說:「只要念佛就好」,以為這一句佛號,就能開啟一切智慧,簡直是把釋迦牟尼一生的說法棄之如敝屐。是「愚民政策」之至極。
  佛法主張「心外無物」,應是沒有「他力」的;念佛感應是由自己的念力成就,如同一般人說的「心想事成」。佛法的「他力」是要別於禪修的「自力」而名之。實則真正的「他力」應是非藉由個人行為才有或消失的,它的存在是「自有、永有」的,而由它自己(自有、永有)來幫助需求他幫助的人們。佛法有說「佛性本自具足」,企圖由「內心的觀照」找回「清凈自性」(名為佛性),其實這種思想源自印度的「梵我合一」,正合於中國「天人合一」的胃口。古今中外,歷經了幾千年,人的苦心積慮、極盡思索,或以不思議心,以為放空、凈化就可找到神性、自性或佛性。這些努力的結果,儘是墮人重重無盡的幻象之中,夠機靈的懂得一次一次的跳脫,一句「無常的安住」卻叫你從此一直樂此不疲,自以為可以遊戲人生,卻不知己中了魔鬼的伎倆,沈迷在幻化的異象中而自以為是,且自視甚高;盡說一些「狗子有佛性也無」,連自己都不懂的話,把大夥兒牽引至五里霧峰,表示道行高深莫測。口說:「非也,非也」,叫人只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更不明白,只徒喚自己是白痴一個。

  或有些自稱是佛教信徒者。他們雖有皈依,但對佛法的認知是一知半解,或全憑「自由心證」。自己怎麼說就怎麼是,說佛如何對他現身,或某某菩薩很感應,或甚至信徒可以為法師授記。說某某法師是某活佛或菩薩來轉世,豈非自誇自己修行境界更高。不知這樣的說詞根本是與原始教義不符的;佛法強調要「無相」、「無得」,是「無神論」說。以「觀世音菩薩」為例,其實是代表「大悲門」;他有十二大願(解七難、去三毒、應二求)應眾生素求,基本條件是信者要修「觀音法門」;真觀、清凈觀、悲觀、慈觀、廣大智慧觀等五觀及耳根圓通。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三現身,應以某身得度者,是指度入佛道,而非信徒一廂情願,用苦肉計 (苦待自己)來達成自己的訴求。除此而外,還要修「文殊菩薩」的「大智門」,「普賢菩薩」的「大行門」。佛教的菩薩很多,各有其修門的特長,信徒終其一生不可能全部記憶、了解,更遑論實踐。所以只能寄予來生或幻想有一「極樂凈土」這樣一個好修道的去處。因此一定得加上「三世因果」說,才能讓佛法的教義,似乎無懈可擊。


〖 三.對佛教信仰的一點思考 〗


  1.根據佛法的「三世因果」、「十法界」及「唯識論」說,六道輪迴,投胎轉世,各有正報、依報,是由種子造就成熟,業力因緣所致;各個六道受生,需此一世業報受盡才能有他生的轉換,至另一生的緣起。所以就「超度」一事來探討,法師會告訴你說:鬼有神通,故可至法會現場聽經聞法。如此說來,鬼似乎比人略勝,但在佛法六道排列中,鬼是在人道之下;又六道受報是因果決定的現有、事實;以此推理,人、鬼殊途,如何能有互動的關係?或鬼會否願意聽任人的擺布?又寺廟每年超度法會的名單有增無減(舊的累積),說明了「超度無效」。又有說「超度法會」,是向鬼說法,讓他們聽解明白后,速速去投胎轉世;但是請想想,既有「因果成熟」說,投胎到那一道是由因果決定的,豈可由眾生,以因不放棄或拒絕某一道而決定的;若鬼可以拒絕投胎,那人是否可以拒絕死亡?

  2. 事實有很多人有與鬼靈遭遇的見證,告訴我們確實是有能力很強的靈存在(一般誤認為先祖或不知名的鬼靈)

  根據以上兩點推知:靈異的存在不是因果受報的鬼道,沒有佛法所謂的鬼道這回事,「六道輪迴轉世」之說也就不能成立。「十法界」的「四聖」的精神象徵或可研究、學習。要認定它的真實存在,是有待討論的(在「解行篇」討論)。

  本章重點式的介紹「基督徒的信」與「佛教徒的信」,不同的宗教信仰,決定他們今後生命的方向:這兩種不同的宗教信仰給信者絕然不同的「思辯」和為人處事的原則。就「思辯而言」,有相當大的迥異;基督教是「來自於神的絕對主權」,相信確實是有「造物主」;佛教是「人自己內心深處的啟發」,世法是相對的,它的超然、第一義諦是「絕待義」,非有「絕對」,是「無神論」。至於「為人處事」的不同,放置在「解行篇」再來討論。本章的建議是希望佛教徒能走出重重無盡的自我捆綁,不妨以提供的《聖經》章節,重新思想,您將發現真實從上頭,神賜下的智慧,絕對比人思索的或「不思議」的來得高明。

  佛教,真看透世間的苦與無常,但因此而離棄人道,是「因噎廢食」的行為,除了加速死亡(人道不在想望中」,且失喪了對人類生命有神所要告知的美意。所以成為基督徒,在他「三一真神」的信仰里,進人主內的大家庭,是「愛神、愛人」的「群生」。因為有愛,群生就是美好的互動;因為有耶穌基督的帶領、分別為聖,聖靈來指教我們;身為神的兒女,活著,就每一個人都得神豐盛的恩賜,每一個人都是尊貴的,都是神所最愛的;就在我們人道,「永生」是可盼望的: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我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正如我們一個身子上有好些肢體,肢體也不都是一樣的用處。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里成為一身,互相聯絡作肢體,也是如此。按我們所得的恩賜,各有不同。或說預言,就當照著信心的程度說預言,或作執事,就當專一執事;或作教導的,就當專一教導;或作勸化的,就當專一勸化;施捨的,就當誠實;治理的,就當殷勤;憐憫人的,就當甘心」(羅十二:2一8)
  
  《聖經》,六十六卷,我們認識了神的善良、純全,也明白了我們信靠的神,能保守我們過聖潔與誠實的生活;如同在基督的身體里的每個肢體,人人能各安其位,有尊榮,就不會相爭,就真能和平共處,就在人道里去認知生命;感受神眷顧、保守的福分。

  佛法繁繁複復,終其一生,讓你研究不完,更別說是否做到「實踐」的功課:佛門內的工作、活動,又讓信徒忙得「不亦樂乎」,所以無暇去得知。佛法有大多只是理論的空談,而有些卻己能看出它的矛盾。懇求大家要有不斷追求「真理」的心,相信「但行真理的必來就光,要顯明他所行的是靠神而行。」(約三:21)

[ 本帖最後由 和而不同 於 2007-6-7 21:19 編輯 ]
沙發
paullian 發表於 2007-6-8 13:26 | 只看該作者
再我理解,,
神學是謊言。
佛學是哲想。
如果我心靈懦弱,俺可以選擇信基督,這樣至少可以再謊言中死去。哪美麗的夢永遠直到死前的最後一刻才破滅。。。。
可是,我想,我還沒有到那種懦弱的程度,生命中,有太多太多的風景,無論是美麗的還是罪惡的,挫折,悲傷,死亡,痛苦。也許,我總會一一經歷,我無法欺騙自己,上帝會來救你。我只能對自己說,沒有人能幫助你,唯有你自己,才能幫自己。
所以,我對佛教比較感興趣,因為,再我看來。自己的事情,任何人都幫不了。包括神,就像心靈的墮落,就像無限的貪念。沒有人能改變,包括神。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所以,比起神來我更信佛,因為佛不會來幫我,但是佛卻可以來提醒我。比起神來,佛更實際。。。。。。。。。。。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3
 樓主|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7-6-8 13:43 | 只看該作者
有時間再討論這個話題,因為這個話題太大了,網上可以找出一大堆基佛比較的文章,但這些文章,都是先預設一個結論,然後才圍繞結論談對方教義,不厚道。
於是發願,慢慢寫一篇客觀對比兩教教義的文章來,以正視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主題

412

帖子

9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3
4
135 發表於 2007-6-8 13:44 | 只看該作者
一樓的帖也太長了點。 要討論我起個頭。
佛 == 上帝

佛三身對應三位一體神:
法身佛 == 耶和華
報身佛 == 耶酥
應身佛 == 聖靈

AS IT I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5
mm021 發表於 2007-6-8 13:56 | 只看該作者
沒啥好比的,這就象一定要給紅寶石和藍寶石區分個高下一般沒有意義。

其實拋卻了物慾,鑽石和普通的石頭也是相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6
 樓主|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7-6-8 14:0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m021 於 2007-6-7 21:56 發表
沒啥好比的,這就象一定要給紅寶石和藍寶石區分個高下一般沒有意義。

其實拋卻了物慾,鑽石和普通的石頭也是相若。



是的,我倒是很贊成135的話。
「我相信一點,恐怕沒多少人認同的: 怎麼信比信什麼來得更關鍵。兩個雖是不同宗教的信徒,如果都有很深的「靈命」,他們很近,而如果兩個信徒雖信同一宗教,但如果倆人「靈命」深淺差別很多,他們雖可以背同樣的話,但差別很大。」

但既然Servant 兄有意破疑起信,但既然網上流傳那麼多版本的基佛比較,我倒也想陪Servant 兄走一程,最終目的也是讓大家得到一個關於兩教教義的客觀認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4

主題

918

帖子

32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0
7
pcless 發表於 2007-6-8 16:53 | 只看該作者
支持比較,但是太複雜了,表達的準確卻讓 外行開不懂了。來點通俗易懂的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8
Servant 發表於 2007-6-8 23:20 | 只看該作者
如何說呢?有關基督教的科普講義,我已經說的大家都不願意聽了。。。

如果和仁兄覺得有哪些問題可以討論,就說吧。。。

在這個問題上,如果有所謂的辯論的話,基督教是攻方。。。。因為,基督教宣稱,信耶穌是得救的唯一道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paullian 發表於 2007-6-8 23:2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ervant 於 2007-6-8 11:20 PM 發表
如何說呢?有關基督教的科普講義,我已經說的大家都不願意聽了。。。

如果和仁兄覺得有哪些問題可以討論,就說吧。。。

在這個問題上,如果有所謂的辯論的話,基督教是攻方。。。。因為,基督教宣稱,信耶 ...


哪是信耶穌還是信耶和華?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10
Servant 發表於 2007-6-8 23:3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9 paullian 的帖子

按照聖經,耶穌和耶和華是同一位神,他們是等價的。。。都是一個意思。。。

具體到聖經,他們有不同的位格。。。耶和華是那位看不見的父神。。。耶穌是道成肉身的聖子。。。還有一個位格,就是住在每一個信徒心中的聖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1
chico 發表於 2007-6-8 23:37 | 只看該作者

我的看法

這種比較一點意義都沒有。

最多是「文字「上的比較。說白了就如同比較指路的路標一樣。比較一下字的大小、顏色,版面設計而已。

內容上比較,信佛的人有沒有明心見性,如果沒有,馬上打住。免得言語里謗佛,謗法,謗僧,給自己造作無間罪業。

這個帖子里講佛教的部分,基本上是胡說八道。因為「根上』就說錯了。用有為法解釋佛法,天大的笑話。

[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07-6-8 23:41 編輯 ]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12
Servant 發表於 2007-6-8 23:4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1 chico 的帖子

Chico仁兄說的非常好。。。

那下面的問題,就是如果聖經所說的,是假的,什麽都沒有關係。。。
但是,如果聖經所說的是真的。。。我們這種自我圍起來的東東,是否能夠攔阻神的救恩呢?

我把這個問題,留給各位朋友,在以後的幾十年的修行的生涯中,慢慢體會。。。

祝福各位仁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3
chico 發表於 2007-6-8 23:5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2 Servant 的帖子

聖經的真假,沒有必要我們下結論。萬法都是佛法,眾生有無量煩惱,我佛就有無量法門幫助眾生解脫煩惱。
這個帖子佛教的部分,把佛法僧就解釋錯了。如果真想了解佛教請看:認識佛教
http://bookgb.bfnn.org/books/0078.htm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14
Servant 發表於 2007-6-9 00: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3 chico 的帖子

其實,聖經的真假,我們每個人,都必須下結論。。。

真的。。。最遲,在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

祝福仁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5
chico 發表於 2007-6-9 00:3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4 Servant 的帖子

想升天的就去學聖經。想成佛的就學佛。這沒什麼矛盾。個個都是第一,就沒矛盾。一定要說我是真的你是假的,就會打架。

我學佛,但不勸人信佛。當人們看到 阿彌陀佛 或者佛這個字,就已經種下成佛的種子了。等到合適的機緣,他就會成佛。拔苗不能助長呀。

現在的人都非常現實,講證據。因果報應,信的人都不多。我也拿不出來三世因果的證據。象放錄像一樣給他看。
假如有得道高人,能讓人在某種狀態下讓他看到了過去,他如果不信,也一定會說,瞎子都會算卦,夢裡的事哪能當真。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16
baby 發表於 2007-6-9 00:51 | 只看該作者
我覺得沒有必要比較.  

大家都有信仰那個宗教的自由, 而且, 我們也不能說對方的信仰不好啥的.
☆★世上有些緣份是好緣,
有些時候也要放棄,有些緣份根本就不算甚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17
baby 發表於 2007-6-9 00:5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5 chico 的帖子

喜歡Chico GG說的....

"想升天的就去學聖經。想成佛的就學佛。這沒什麼矛盾。個個都是第一,就沒矛盾。"




能來這與大家相遇, 都是緣份.
☆★世上有些緣份是好緣,
有些時候也要放棄,有些緣份根本就不算甚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18
baby 發表於 2007-6-9 01:02 | 只看該作者
在這裡, 我也送上祝福......


送上兩首歌, 我挺喜歡的.... 希望你們也喜歡.



佛陀的愛


[mp3]http://www.suttaworld.org/multi/mp3/3.mp3[/mp3]










彌陀天堂


[mp3]http://www.purelandmusic.com/Jilege Ablum1/06mituotiantang.wma[/mp3]

[ 本帖最後由 baby 於 2007-6-9 01:05 編輯 ]
☆★世上有些緣份是好緣,
有些時候也要放棄,有些緣份根本就不算甚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19
Servant 發表於 2007-6-9 01:16 | 只看該作者
很好聽的歌啊。。。

不過,我們真的不得不決定,是否相信聖經上的話。。。因為,聖經告訴我們,只有一條道路,可以上天堂。。。

我們相信有其他的道路,就是不相信聖經。。。

不知道是否看到這個所謂的「選擇」???

沒有選擇,也就是我們每個人的選擇。。。

聖經的話,是真的嗎????

真的,信耶穌是唯一的道路嗎???

基督教太霸道了。。。。太霸道了。。。

是啊,如果你讀聖經,那裡沒有什麽講道理。。。那裡的霸氣,讓讀者喘不過氣來。。。

聖經是否真的?

信耶穌是否唯一的得救的道路,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問題。。。


我這裡還沒有到睡覺的時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20
baby 發表於 2007-6-9 01:20 | 只看該作者
oh...... 你也是在美國地區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9: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