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解放軍萬歲軍:陸軍第38集團軍 !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行行 發表於 2007-6-8 16: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明報報道,有「萬歲軍」之譽的解放軍最精銳部隊第38集團軍完成大規模換裝,本月中旬該部紅軍團進行一次現代化訓練,無人偵察機、電腦指揮系統、新型衛星定位系統、新型裝甲戰車等紛紛登場,甚為壯觀。

  《解放軍報》報道,4年前,手榴彈、步槍還是這支部隊在訓練場上的主角,2003年開始,該部隊列裝新型裝甲車,由摩托化步兵轉型為機械化步兵,並裝備先進指揮控制系統、平面和三維電子地圖、新型衛星定位系統等。

  38集團軍隸屬北京軍區,駐地河北保定,是解放軍精銳主力之一。1950年韓戰期間,該部一個團在極度疲憊情下,連續14小時奔襲145華里,先敵佔領戰略要地,大勝聯合國軍,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大叫「38軍萬歲」!「萬歲軍」從此得名。

這裡有一些關於中國陸軍第38集團軍的已公開資料,希望能讓大家更多的了解陸軍第38集團軍的歷史和現況:

  38軍有萬歲軍的美稱。當年朝鮮戰場上的松骨峰戰役就是38軍的傑作(見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萬歲軍的美名也是朝鮮戰場上贏來的。當年38軍在戰場上大捷后,彭德懷命令秘書撰寫賀電后仍覺得不能表現心裡的激動,遂加了一句「萬歲,38軍」,從此38軍就有了萬歲軍的美稱。我記不清楚180師是否是 38軍的,但是38軍確實出生入死,幾度差點全軍覆沒。之所以能夠脫險,完全歸功于軍長梁興初的正確領導。

  因為歷史原因,研究38集團軍的發展趨勢和現狀,就能大致了解整個中國陸軍的建軍方向,而且因為新型陸軍戰役理論的推出,始終貫徹著陸空合成戰力一體化思想,因此研究其新變化和新演習,也能間接明了其陸空合成程度與空軍對地支持能水平如何,價值不言而喻。事實上,中國陸軍幾乎所有的新裝備、新編製和許多新戰法,都是首先從38軍中獲得經驗,然後再推廣全軍,可以說它是一支大型的多功能綜合性實驗部隊,當然其綜合戰力也是全國以至鄰近地區首屈一指的。在試驗新戰術和新編製方面,38 軍某種程度上相當於美國陸軍在加州的歐文堡國家訓練中心,同樣負有功能相當於美軍高級作戰實驗的任務。

  該軍在中國陸軍中是不少紀錄保持者:裝備第一支摩托化部隊;裝備第一支機械化部隊;是第一支組建的合成集團軍(1984年4月1日);擁有第一支電子對抗大隊;擁有第一支防空混成旅;最先成立陸軍航空兵大隊(1988年1月8日);最先成立數字化實驗部隊等等,是各集團軍中兵力最多、兵種最齊(擁有數十個技術兵種、一百個專業兵種,專業兵種分隊佔分隊總數八成,專業技術兵員佔總員額七成),武器裝備最優良,火力、機動力、突襲力、防禦力、快速反應能力、合成戰力、獨立作戰能力、縱深打擊能力、作戰保障能力、後勤技術支持能力、自動化數字化作戰能力等等都是全軍首屈一指,是中國綜合作戰能力最強的一流拳頭部隊。

  一、進化中的38集團軍

  前38軍軍長李連秀曾在一篇論文中闡述中國集團軍的建軍目標:一個集團軍的編成目標,要能夠應付蘇軍一個摩托化狙擊師的入侵,中蘇雙方的兵力對比應為 7:1,戰車為2:1,反戰車武器為2.5:1,火炮為4:1,防空武器為2:1。這反映了80年代中期中國陸軍的現實,即在當時是不得不以數量優勢彌補自身的質量劣勢。首先組建完成38集團軍正是以此為依據改建和訓練的,在蘇聯解體之前各大集團軍也是據此為建軍目標的,由此可見本刊之前提及該軍是戰術和技術的先行者一說並無失誤。

  中國陸軍的集團軍,實是參考了蘇軍各軍兵種編而成的經驗,以及美國第1裝甲師等重型師的長處后改編的。中央軍委在1987年公布的《有關戰役訓練的若干規定》中,就是以上述比例和組成為基礎的,著重強調提高機械化集團軍快速機動部署能力,以適應現代化局部戰爭需要。而為了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陸軍航空兵在經過充分論證研究和準備后,與逐漸成熟的直升機工業配合,在1988年首先在38軍組成一個大隊,配備約 40架運輸直升機,同年39、54軍亦相繼建成了陸航大隊。至此,蘇軍孕育於30年代,在70年代逐漸推行的大縱深機動作戰理論,以及美軍孕育於70年代中期,在80年代中期逐漸落實執行的空地一體戰理論,也開始在中國萌芽。

  冷戰結束后,防蘇的戰略發生了根本性轉變,部分戰術戰法也變得不合時宜。特別是波斯灣戰爭中空地一體戰得到實戰檢驗,促使中國各軍兵種痛定思痛,加快大幅改革步伐,過去仍寄望於數量優勢加少量先進裝備就能應付局部戰爭的想法,逐漸被加快發展和部署高科技武器裝備的共識所取代。再加上1992年鄧小平南巡后的國內有利政治形勢,高技術兵種得到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而 38軍當然是陸軍中首先受惠的集團軍。

  二、38軍的炮兵

  目前中國陸軍的火炮數量已躍居世界第二,像38軍這種重點集團軍全部火炮多達約700門,充分繼承和發揚蘇軍的大炮兵主義,尤其是在空中支持火力還不十分發達的情況下不能說沒有必要。38軍的炮兵火力覆蓋範圍由前沿數百米至100公里不等,集團軍屬導彈旅的M-9和M-11戰術彈道飛彈又把打擊範圍延伸到300至600公里的敵後縱深,程度上舒緩了空中支持火力的不足。現在該軍所有炮兵團齊射一次火力投射總量可達30噸之多,起碼相當於韓戰末期的15倍,已達到今天美俄兩軍的一流水平,但在命中精度和彈種上與美軍仍有些許差距,然而超過了俄軍炮兵。在火炮自走化程度方面,該軍炮兵團亦已追上俄軍,大部分採用了83式和89式自走身管火炮,另外還有約180輛各型火箭炮可支持。在戰時該軍的炮兵旅/團能隨時提供旺盛的隨進彈幕和壓制火力,火力強度約相當於鄰近地區軍隊的2.5倍至5倍以上。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其炮兵已基本實現全團指揮自動化,C2系統已普及至單炮上,綜合自動化水平和快速反應能力也在其它集團軍之上。

  三、38軍裝甲兵

  繼炮兵后,裝甲兵是38軍第二大技術兵種。90年代初整個集團軍所擁有的戰車數量即達800輛之以上,比整個成都軍區的戰車總和還要多,全部裝甲車輛的數量超過1,260輛,加上新型裝甲車輛快速取代老舊型號,其突擊威力已相當驚人。近年的演習顯示,該軍每日最高推進速度可達到70公里以上,超過了俄軍摩托化狙擊師的水平。在年度戰役演訓中,裝甲集群在陸空火力支持下插入敵縱深向心突擊瓦解對手,成為必修科目,在在顯示美俄的空陸聯合戰法已深深植根於 38軍。由於言種演習規模宏大,每次都投入超過一個裝甲師的兵力,故作戰縱深超過了70年代方面軍的水平,而攻擊間距亦拉大到80公尺,以致攻擊隊形的作戰縱深達到15公里。在80年代被解放軍高層推崇備至,但自身仍未具備技術條件的蘇軍「在行進中變換隊形併發起攻擊」戰法,90年代中期以後已成為38軍的家常便飯。

  最近兩年的情況顯示,38軍在演習中的反應速度和兵力投射能力比1996年時又有了明顯變化,其中一個裝甲師在7天內的突擊前進距離已達到1000公里,比1996年底多出了100公里以上,當中一半時間的進攻速度可維持在高水平,即每天超過150公里。在模擬實戰的理境下這是一個十分驚人的速度,當然其中也含了特種部隊、陸軍航空兵、戰役戰術導彈營、出色的工程兵與後勤保障部隊功勞,否則絕對無此可能,這樣的進攻速度至今無人能出其右。

  今年5月初至6月38軍112師針對台灣進行了渡海和山地攻防訓練,參與的包括了武直九和Mi-8MAT武裝直升機、83式自走加榴炮,89式自走榴彈炮、89式履帶火箭炮,紅旗7號機動防空飛彈、89-I裝甲運兵車、86式步兵戰車、88C/96式戰車等數百輛,以及電子戰系統、自動化指揮系統等等。在訓練中該師探索了起碼3種新戰法,

  四、38軍防空旅

  隨著紅旗61中低空防空彈在1986年定型,改善野戰防空系統時機亦已成熟。1987年38軍開始組建全軍第一支彈炮混合的防空混成旅,兩年後全體形成戰鬥力。防空混成旅由 2個紅旗61飛彈營和2個59式57公釐高炮營、3個74式37公釐高炮營組成,共有24輛發射車和60門高炮。

  1990年9月17 日以來,38軍防空混成旅開始陸續以紅旗7號代替紅旗61,用90式35公釐高炮取代59式和74式高炮,少量用於補充的紅纓5C也被前衛1、2號單兵防空飛彈替換下來;另外在重要地點還部署有直屬防空連。《解放軍報》透露,5月以來北京軍區某防空旅進入華北某靶場實彈打靶,從這是陸軍首支防空旅這一點看,已明白指出是38軍的部隊。該旅至5月時,發射的34枚紅旗7號全部命中目標,文章並強調迎頭攔截反輻射飛彈的能力(紅旗7號A/FM-90對反輻射飛彈的跟蹤距離是17公里),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指揮員通過數字(位)化情報指揮系統下達作戰命令」,「信息快速傳送給發射車」等描述,因為紅旗7號與 7A其中一點區別,就是增加了發射車上的垂直數據鏈天線。種種跡象表明,這種機動飛防空飛彈應該是最新的紅旗7號A。此外也應留意,這個防空旅是有一支偽裝分隊隨行的。

  從1995年開始,38軍防空旅用了俄國最新的TOR-M1(SA-15)履帶野戰防空飛彈,在強烈電子干擾下全部擊落靶機,1997年購入的15套隨後又轉交了一部分給南京軍區的集團軍防空旅,以防局勢有變。據開發該型飛彈的俄羅斯安泰武器公司指出,第2批是在 1998年底訂購,這批為數15套的TOR-M1本來於去年交付中國,半數屬以物易物方式,但因故延至今年4月才付運,武器亦用於抵償債務。同時,該公司已接獲北京的要求,授權在大陸仿製160套同型系統,可裝備16個防空團,這就是紅旗17。

  五、航空兵力

  38軍陸軍航空兵大隊與54軍的陸航大隊是各集團軍同類部隊中戰鬥力最強的。這兩個大隊各自裝備了一種全軍獨一無二的飛機,前者有8架SA342瞪羚 (Gazelle)反戰車直升機,後者有23架UH-60A黑鷹運輸直升機,深刻突顯出它們的作戰側重點和受重視程度。以規模來說,作為防蘇戰略預備隊的 54軍陸航大隊最大,以攻擊力來說則以38軍陸航大隊較優。對台灣來說似乎前者更值得注意,因為今年3月以後中央軍委已打算把54軍作為「攻台戰略預備隊」,陸航大隊當然亦在其中。由於中央軍委副主席張萬年上將出身於前第4野戰軍系統(38軍也是該系統),1982年至1985年曾任前武漢軍區司令,直接指揮54軍,且現南京軍區司令梁光烈中將曾長期擔任54軍軍長,也是張萬年的下屬,加上張氏屬於對台強硬的鷹派將領,因此這一消息可靠性極高。

  1986年10月3日中央軍委工8式批准組建陸軍航空兵,1988年1月8日,中國第一個陸航大隊在北京通縣機場成軍,它由北京空軍航運團、空軍飛行學院及陸軍10支部隊抽調組成,主力機型是直五和直九,本來曾打算引進美製CH-47D大幅強化機動力,但六四事件后被美國ZF封殺。1990年5月中國最後一次從前蘇聯採購軍備,購入24架Mi-17運輸直升機裝備38軍,之後該機和直九就成為主力機種。1997年中國一批高層將領訪問莫斯科並參觀了一次陸軍演習,首次目睹了數以百計的直升機從天而降的壯觀場面,陪同參觀的俄國軍官透露中國很快也會有這種能力,事實上光是Mi-17系列,在2005年前將進口600架以上。

  目前38軍配備有瞪羚直升機、武直九、Mi-8MAT三種武裝直升機,直九A/B、Mi-8、Mi-17/171 運輸直升機,特種直升機已有直九通信干擾型、遠程中繼通訊型、偵察校射型、轉訊距離達數千公里的Mi-8河馬G遠程中繼通訊型、Mi-8PP河馬K通信干擾和電子反制型、Mi-171偵察校射型等等,此外1994年定型的直八和同年底首飛的直十一,陸軍型已少量交付38軍。上述各種直九的衍生型,曾參加 1991年9月18日在燕山訓練場舉行的軍事訓練成果彙報表演,高級將領並現場試驗了直九中繼通訊型的遠程通訊能力。此外武直十將在明年投產後加入38 軍,直八A也會在3年後服役,Mi-17/171的後繼機種直十二或直十三,將會在2005年配備38軍。

  與美俄陸軍師各有約121 架或80架以上直升機,加上豐富的實戰及操作經驗,比較起來中國的陸航部隊仍相當幼稚,不過發展亦快。與90年代中期相比,38軍陸航大隊的作戰半徑已增加約一倍,達到150至200公里,在夜航夜戰能力方面亦大為提高,在演習中已能熟練運用多點同時著陸、空中蛙跳戰術等作戰方式。有一個問題是,中國的直升機數量仍然很有限,中國3個陸航大隊的直升機才相當於美軍一個師的所有數量。不過總參謀部下設置了陸航局,並由一位少將管理,現任局長為李希元少將,在裁軍50萬時其比例不降反升,可知陸航角色重要,陸航部隊已成集團軍尖刀突擊部隊,未來發展勢將加快。

  六、軍自動指揮系統

  1984年解放軍3總部和各大軍區、軍兵種、國防科工委建立了達程漢字聯機系統,揭開中國自動化指揮系統序幕。同年4月1日38軍率先成立自動化作指揮中心。1985年遠程漢字終端聯機系統也逐漸網路化,集團軍數百部漢字終端機聯網成功,總參謀部能直以指揮系統管制軍內各師。翌年10月17日,38軍首次進行自動化指揮作戰演習,軍司令部內有兩部大型計算機與20部小型計算機,作戰指令幾分鐘內即可由司令部下達到營級,在演習中使用IBM PC-AT級的計算機影像顯示系統,VAX785、MICROVAX II和國產JH系列中文計算機等當時先進設備。同年中國指揮自動化有重大突破:語音漢字輸入計算機、手寫漢字聯機識別系統、語音識別計算機,拼音漢字編碼技術相繼面世,計算機衛星通信也實驗成功,並建立衛星通信網,全軍計算機聯網實用化,炮兵指揮接近全自動化,這些成果為38軍實現全面計算機化貢獻良多。

  1991年9月18日燕山綜合訓練場上,自動化指揮中心當著中央軍委、國務院官員及上千軍官面前展示。當38軍軍長激活遙控器,藍軍陣地和縱深地形、地貌、道路網、方位物、支撐點等全部投影到大型屏幕上,口述的命令立即實時顯示出來。同時計算機文書處理員馬上把命令印成電文,從命令下達到電文發出只用了10分鐘,整個演習百分之八十作戰文件和戰情分析都用計算機完成。指揮官可直接與前沿任何一級作戰單位通話,這種計算機化程度即使到現在總體上仍不至於很落伍。

  10年之後,除了戰鬥文書已全部以計算機處理外,負責指揮自動化工程的總參61所又為該軍配置了新系統。6月中旬38軍某機步師在太行山遠程機動演習中,使用了該師參與研製的師團兩級野戰指揮自動化系統,加倍提升機動指揮效能。該系統由機步師內外10多個機構攜手合作,在原有基礎上改革。

  另外,該師還開發出江河湖泊橋樑兵要地誌、戰標圖等各種軟體上百套,採用網上對抗等多種方法,研究機動跨越江河天險、三棲運輸裝載等手段,累積了大量資料和數據。另據消息指出,7月10日上午在通信指揮學院模擬訓練實驗室內,包括來自38軍的各軍兵種、各戰區和多名師級軍官,進行師級計算機兵棋推演,模擬登陸與反登陸戰法。紅軍的數字化部隊由師級主官擔任,與虛擬的藍軍在計算機上廝殺。紅軍首先通過計算機網路,向藍軍指揮中心發動電子炸彈和病毒入侵行動。同時海空火力也向指揮設施和要點進行火力突擊,藍軍通信節點慘遭點穴打擊,一開戰,四成軍事設施陷於癱瘓,二些紅軍軍官甚至破譯了對方密碼,以計算機網路破壞其「國防部網站」。殘存藍軍關鍵通信節點並未逃過打擊,幾分鐘的數據分析處理后,作戰方案在計算機上形成,M族飛彈以及紅鳥巡弋飛彈隨即將之徹底摧毀,C3I受到致命打擊的對手防線接連崩潰,紅軍輕易登島成功。在這個明顯針對台灣的演習中,清楚反映出解放軍大致的攻台戰術,也使人更清楚了解38軍在這方面擔當的角色。

  解放軍總參謀部5年前在教材中承認,在指揮系統自動化方面中國與世界一水平差距約15年。然而5年過去了,在指揮系統對抗戰中各國又發生了不少變化,就以中國本身來說隨著大量中、俄、以色列的機動電戰系統加入成軍,以及每年大量中國產軟體編成,這個差距正日益模糊化。

  七、38軍的數字化建設

  1997年3月15日,美國陸軍在加州歐文堡國家訓練中心進行了為期2周的數字化特遣部隊高級作戰實驗,這是繼1994年進行的營級數字化演習后美國陸軍數字建設的又一重大舉措。參與實驗的藍軍數字化實驗旅,由第4機步師第1旅擔任,紅軍是國家訓練中心的第11裝甲騎兵團(旅級編製)。前者配備2億5千萬美元的改良型實驗兵器及通信系統,以新的軍事革命作戰理論為依據,採用新的作戰編製,並由第4支持營提供後勤支持。後者則採用傳統和略加改良的蘇式戰術和類似的武器。此次實驗共進行了8次演習,其中紅軍6勝1平1負,藍軍1勝1和6負,也就是說數字化旅全盤敗北,而且敗得比平時更慘。例如藍軍的毀傷概率就比平時訓練時裝備比其它旅要少,但因為敵我識別欠佳,誤傷友軍比前更多,高達30起。即使如此,軍方仍認為實驗取得圓滿成功,國防部長科恩更是數字化部隊的堅定支持者,他並認為經驗應推廣到各軍兵種所有領域。

  在38軍同樣存在類似的部隊和實驗,1995年正式開始。目前軍已完成首階段數字化實驗,剛完成第二階段升級試驗,包括數字化步兵、偵察兵、炮兵、裝甲兵、通信兵、電子對抗兵、陸軍航空兵、自動化光纖多媒體高速指揮控制網路等實驗,其中炮兵、裝甲兵、通信兵的實驗成果已被應用於改造現有裝備或新型裝備上,產生了很高的效益,並向各集團軍演示推廣。

  在試驗中該軍發現這些昂貴的數字化設備,除了可靠性和穩定性有提高外,敵我識別也大有問題。另外與美軍相同的是作戰時的成本效益不太好,勝負仍未產生一面倒的情況,因此曾經頗有爭議。但因為通過論證研究發現,長遠而言其成本效益勢必倍增,而且是新軍事革命的不二法門及早日追上先進軍隊的快捷方式。

  透過實驗,38軍也體認到新的數字化裝備的確能提高部隊戰鬥和效能,同時也發現和裝備的潛力並未全發揮出來。其原因首先是雖然實驗部隊已用了較長時間熟習裝備,並將之進行日常訓練,還制定了新戰術和使用守則,但與使用現役武器和戰術的部隊比較,因為理念和運用方法上往往完全不同,在傳統思維未完全消除的過渡期內,實驗部隊潛意識上往往以傳統的習慣操作新裝備,使得部隊和和武器熟練使用上事倍功半,效能大打折扣。

  第二是部隊在接收數字化裝備后,都會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新裝備研究、新編製研究和新理論落實上,並因應士兵計算機知識不足作強化訓練,因而使士兵的基本作戰技能、體能訓練和戰術訓練受到壓縮,影響正常任務的執行。這個弱點使正常時候能夠較易取勝的實驗隊變得信心不足,可用直射火力解決的問題有時也會呼叫後方火力支持,變成開始依賴遠程打擊武器消耗敵人。為此軍部已找專家研究一套心理法糾正第一項問題,同時研究一套均衡合理的訓練時間分配方法克服第二項問題。

  美軍的數字化計畫已因客觀因素延遲,要求在今年內建成第一個數字化師,在2006年建成第一個數字化師,到2020年全陸軍實現數字化,比原計畫晚了 10年。至於全陸軍實現信息化則是2050年的事,由此可見目前軍事數字化熱潮炒作成分居多,真正的數字化戰場大概要到半個世紀以後。

  中國已在38軍建成一個實驗性數字化營,從時間和規模來說,比美軍約落後6年。中國希望在2年內建立首個數字化師,把和美軍的差距縮小到4年,在 2010年時與美軍並駕齊驅。隨著下一輪裁軍和軍費的增加,中國陸軍也希望在2020年實現數字化,至少將和美軍的差距控制在2年左右。為達目的,中國陸軍打算由38軍開始,分兩步建構信息化部隊,第一步是在原編製不變或小變的情況下完成數字化,以鑲嵌法增強現裝備數字化作戰能力,例如配備數字化通信設備、敵我識別系統、偵察系統、抗干擾全球定位系統(GPS)等,第二步是依據最新的信息戰理論,從根本上改革部隊編製體制,才能全面實現信息化。從發展方向和步伐來說,中國和美軍十分接近,原因是彼此互為假想敵,加上美軍執世界軍事牛耳,參考美軍並不出奇。與美軍不同的是,中國並不追求全面的壓倒性技術優勢,受限於財力,僅有半數部隊會實現數字化。

  透過數字化實驗,38軍發現在作戰速度、殺傷能力、生存能力三項指針中,進步最顯著的是作戰速度,也就是說數字化部隊有加快戰爭進程,減少消耗的神奇效果,目前亦循此途徑而努力,未來集團軍將會縮小為軍。

  在整體合成戰力上,軍方希像38軍這類重點集團軍能足以抗衡美軍2個重型師或3個輕型師。以美軍標準而言,像第一裝甲師、第一騎兵師、第一機步師等屬重型師,而像第82空降師,第101空中突擊師,第10山地師等屬輕型師。目前38軍的綜合戰力達到最高,高於中國建政以來任何一個時期,以目前最強的第7 裝甲師(裝備98式戰車)來說,除了日本北海道的第7裝甲師在戰車性能上互有長短外,綜合戰力在整個遠東無出其右。據此進一步研究,可以發現總參謀部的希望並非憑空想象,當然在目前兩岸形勢下,38軍有多少會用於台海,恐怕有更多人關心.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沙發
白頭翁 發表於 2007-6-8 20:28 | 只看該作者
萬歲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46

帖子

3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5
3
xuye123456 發表於 2007-6-8 22:06 | 只看該作者
要能局部打贏和美國的戰爭,還要加速現代化進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6

主題

4240

帖子

101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終生會員(天子級)

Rank: 4

積分
1011
4
天子 發表於 2007-6-8 22:39 | 只看該作者
加緊建設的更加強大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65

帖子

15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1

積分
15
5
blackwings 發表於 2007-6-9 01:36 | 只看該作者

關於38軍的一些不得不說的事情

1997年7月我們在北京昌平南口鎮的一個38軍坦克團駐地進行了半個月的軍訓,既然這裡說到38軍,有些事情就不得不說。
當時大部分駐軍都去內蒙演習去了,我們就住部隊軍營,我們的教官是一個坦克炮長,說白了就是個流氓,還有一個很流氓的連長。每次中午吃飯的時候,他們會挑隔壁班的一個長得漂亮的女生負責給他們和學校的武裝部的幹部盛飯,他們吃飯的時候,那個女生要站在旁邊,等他們吃完了以後才可以吃飯,幾乎每天如此。由於訓練是封閉式的,所以無論是教官還是學生都不允許出駐地,更別提到外面去買東西。偏偏我們的教官和連長晚上熄燈以後溜出去到農民那裡買西瓜。自己吃也就算了,還偏偏得抓一個執勤的學生,端著西瓜盤子站在旁邊伺候著。別說西瓜吃不著,站完了還得去洗盤子。我們的教官曾經當著我們的面說:老子在家就是個流氓,坐計程車從來不給錢。還有就是打靶的時候,一些負責裝子彈的士兵偷偷的截流一些子彈,學生打靶是禁止自己裝子彈的,那些士兵就借裝子彈的機會時不時地少裝一發。每個學生應該是5發子彈,但是大約有10%左右的同學最後都是只打了4發。當時我也打了4發。我問旁邊的士兵,怎麼不夠呢?他們回答說,你就是打了5發。。。。。tnnd,都是單發打的,打了幾發我不知道?再有就是我們吃晚飯會把自己的餐具,飯盒都洗乾淨,可是經常第二天去吃飯,發現餐具都被用過了,油膩膩的堆在一起。。。。。伙食費沒給部隊少交,標準是4菜一湯,可是經常兩頭糖水腌大蒜也算一個菜(真的只有2頭啊,一個桌子10個人。。。。。菜是天天不夠吃啊,,,,,部隊也這麼干,真沒法說了),當時感覺就是現在的解放軍裡面,舊軍閥作風還真不少。。。。。。對了,我們教官還說,帶我們太虧了,他寧願去內蒙演習,吃得好不說,還可以天天打撲克。。。。。。

10年過去了,現在一看到關於38軍的帖子,就不由自主想起以前軍訓的事情,從那以後,對解放軍的看法改變了很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1

帖子

2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
6
程仁 發表於 2007-6-9 09:04 | 只看該作者

低級錯誤

"我記不清楚180師是否是 38軍的"

這麼低級的問題都記不清楚,還做什麼軍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234

帖子

5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1
7
teo718 發表於 2007-6-9 09:41 | 只看該作者

補充...

60軍軍長: 韋傑. 180師是60軍的1個師。180師在五次戰役結束後撤階段損失慘重,幾乎全師覆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3

主題

2563

帖子

772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72
8
MH360 發表於 2007-6-9 13:53 | 只看該作者
致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73

帖子

4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2

積分
42
9
dabao_ningbo 發表於 2007-6-12 13:13 | 只看該作者
解放軍最精銳部隊第38集團軍完成大規模換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5: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