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海新重鎚:美專家稱中國二炮部隊快速擴展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7-6-8 10: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7年06月08日  《國際展望》雜誌


                                                                資料圖:解放軍東風11戰術導彈發射車

    10小時內5波導彈攻擊,癱瘓台軍核心作戰力量

  編者按:解放軍二炮部隊的現代化建設一向是美國炒作「中國威脅論」的素材。美國部分媒體、研究機構以及一些別有用心的學者長期以來不斷對解放軍二炮部隊的現代化建設進行妖魔化的宣傳,他們認為中國將要建設一個足以威脅美國乃至全世界的戰略導彈力量。2006年12月,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中國簡報》發表的由邁克爾.蔡斯撰寫的「學術論文」就是這種妖魔化宣傳的典型。蔡斯是美國防務集團公司情報研究和分析中心的研究員,他認為,解放軍二炮部隊正在不斷擴大規模,更新裝備,發展作戰理論,加強訓練。目的是在可能爆發的台海戰爭中摧毀台軍的核心作戰力量並遏制美軍的介入。本刊特綜述相關報道,本刊並非贊同其觀點,亦非證實其內容,僅供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口編輯部綜述

  在當前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第一炮兵部隊掌握了中國導彈武庫中絕大多數的常規彈道導彈和核彈道導彈。第二炮兵部隊作戰力量的發展自然也是中國軍事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中心內容。在最近幾年的時間裡,解放軍短程彈道導彈(SRBMS)和中程彈道導彈(MRBMS)的庫存數量已經迅速增加,而解放軍第二炮兵給台灣地區軍隊和在該區域的美國部隊造成的威脅正在逐漸提高。特別是第二炮兵部隊在打擊能力上的提高,因為在上世紀90年代初之前,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並不具備常規打擊能力,自此之後解放軍逐漸擁有並完善了常規彈道導彈的能力。除了增加這些常規彈道導彈之外,中國也正在對其核導彈部隊進行現代化,以加強核導彈的戰場生命力和核反擊能力。伴隨著在這些武器力量現代化方面的進步,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的作戰理論和訓練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並逐漸邁入先進水平。作戰理論和訓練水平的提高,也極大地提升了部隊常規導彈力量的作戰能力,並強化了核導彈力量的威懾力。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取得的這些提高和進步,已經給美國和中國台灣地區的決策者、政策制定者帶來的極大地衝擊。

  ★解放軍導彈力量正在急速擴張?

  解放軍二炮部隊所裝備的導彈數量是美國人非常關心的問題,也是他們最喜歡猜測的東西。如果說五角大樓每年出台的《中國軍力報告》中所「估算」的解放軍彈道導彈數量還是根據美國軍方和情報部門所收集的「情報」分析得出的結果。那麼部分美國媒體和許多研究機構則完全根據其各自的炮製出許多毫無根據的數字。

  邁克爾·蔡斯這位美國防務集團公司情報研究和分析中心研究員顯然也沒能免俗,在他的《中國第二炮兵現代化的新方向》一文中,他將中國導彈部隊的現代化放在第一部分重點介紹,而他心目中,中國導彈部隊的現代化就等同於不斷增加的彈道導彈數量。在文中,他羅列了一系列數據,來說明解放軍導彈力量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擴展」。

  他認為,在1996年發生台灣海峽危機時,解放軍部署了大約30—50枚短程彈道導彈。而到90年代末,解放軍部署在台灣海峽沿岸的短程彈道導彈已經達到約200枚。解放軍常規導彈部隊的規模正以驚人的速度擴展。針對台灣地區目標部署的短程彈道導彈的數量在過去5年中比以前多出兩倍。解放軍目前部署了710—790枚「東風一11」和「東風一15」型短程彈道導彈,而且這些導彈部署的數量正在以每年100枚的速度擴大。當然,所有這些數字都是無法證實的,邁克爾·蔡斯卻用它們來強化讀者的印象,那就是,中國正在以極快的速度擴充導彈部隊的力量,窮兵黷武,威脅世界。

  隨後,蔡斯還是評論解放軍短程彈道導彈的技術發展。他寫道,上世紀90年代初,解放軍短程彈道導彈在精確打擊上仍然存在缺陷,這限制了短程彈道導彈在打擊軍事目標(如:港口,飛機場,指揮控制中心)時的效果。但解放軍很快就開始加強其彈道導彈的精確打擊能力,主要方式是為導彈安裝半自動衛星導航系統,並發展攻陸攻擊巡航導彈。在解放軍彈道導彈現代化進程中,另一個重點內容是「多樣性常規彈頭」的發展。此外,中國正在發展能夠攜帶常規彈頭的中程彈道導彈,這將使得第二炮兵部隊的常規導彈擁有更大的打擊範圍。

  綜上所述,他認為解放軍新型短程彈道導彈的已經擴大了射程,提高了準確度。「東風一15」改進型短程彈道導彈已經有能力攻擊台灣地區境內的目標和駐沖繩基地的美軍。中國正在發展的攻陸巡航導彈可以陸基發射,亦可以利用飛機和潛艇作為發射平台。蔡斯還試圖以《簡氏防務周刊》的權威性來為夯實他的論點,他援引了2004年10月(<簡氏導彈和火箭》的資料稱中國正在發展「東海一10」(DH一10)攻陸巡航導彈,該型導彈射程可能超過1500公里。作者甚至還引用了2004年10月5日《台北時報》的報道和美國國防部的評估,前者聲稱台「國防部」官員認為解放軍的攻陸攻擊巡航導彈具有很高的精度,其圓概率誤差可能小於10米。後者則評估解放軍的攻陸巡航導彈將「使得解放軍擁有比現有的彈道導彈更精確的打擊能力,可打擊堅固目標並讓對手付出更高昂的戰爭代價」。

  而在談及中國戰略核導彈部隊的現代化情況對,蔡斯認為解放軍戰略導彈部隊正在加強其打擊能力、戰場生命力及反擊能力。但在論述他的觀點時,蔡斯並未提出更新的「證據」,依然是根據臭名昭著的《中國軍力報告》的內容。他援引2005年《中國軍力報告》稱「中國正在從數量和質量兩方面。提升其戰略導彈部隊。解放軍戰略導彈部隊可以提供可靠的,長期存在的、核威懾,並具有核反擊能力」。具體到導彈數量時,蔡斯認為中國當前已經擁有了大約20枚陸基(發射井式)液體燃料推動的東風一5型洲際彈道導彈,有能力打擊美國本土目標。

  作者為我們勾勒了一個未來中國核力量的「藍圖」。他認為中國將擁有一個三位一體的核打擊力量,解放軍戰略導彈部隊將由東風一5A型洲際彈道導彈(東風一5型洲際彈道導彈的改進型,射程得到了加大);公路機動型固體燃料推動的東風一31和東風一31A型洲際彈道導彈以及巨浪一2型導彈(將主要部署在解放軍的新型秦級彈道導彈核潛艇上)這三種力量組成。其中,公路機動型洲際彈道導彈的部署將大大提高解放軍核力量的戰場生存能力。而潛射彈道導彈的補充,將為解放軍提供另一種有效的核反擊能力。中國也已經有能力在東風一5型洲際彈道導彈上部署分導多彈頭系統。除了更新解放軍戰略核力量之外,中國也將繼續保持可攜帶核彈頭的公路機動型東風-21中程彈道導彈,並將這種導彈作為中國地區核威懾能力的基礎。

  雖然作者的論點看起來似乎聳人聽聞,但實際上,關於解放軍導彈的數量和規模,蔡斯提出的數字並非最「驚人」的。早在2004年12月,美國空軍上校傑弗里·T·魯姆就在(《軍事評論》上發表文章聲稱,中國可能在未來15年內部署超過100枚東風一21,取代老式的東風一3A,並在必要時候裝上常規彈頭攻擊第一島鏈內的敵方戰役目標。中國的洲際彈道導彈在2010年將由目前的30枚增至60枚。

  有意思的是,一些美國的學者已經對五角大樓《中國軍力報道》每年一度的估算以及某些媒體和學術機構的猜測感到厭倦。美國學者肯尼斯·艾倫和瑪麗安尼·K·懷斯就曾撰文指出,外界在評估中國彈道導彈規模時的最常引用的公開數據是1994年出版的,由羅伯特·諾里斯等人主編《核武器數據手冊第五卷英國,法國和中國的核武器》,但這些數據此後一直未更新。90年代末以來,美國國防部和國家情報委員會等公布的關於中國彈道導彈力量的相關報告在數據方面也不可信,尤其是《中國軍力年度報告》所使用的數據缺乏一致性。這兩位學者甚至總結出美國官方報告中對中國導彈數量估算的規律——正常情況下,美國政府報告通常以5枚作為最小單位評估中國彈道導彈的總數。如,2002年《國防情報評估》報告稱:「中國在未來15年內針對美國部署的彈道導彈力量將擁有75—100枚彈頭。」2002年《中國軍力報告》指出:「中國可能擁有20枚CSS一4洲際彈道導彈…『到2005年,能夠攻擊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導彈、(ICBM)的數量將增至大約30枚,而到2010年將增至60枚。」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沙發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7-6-8 10:04 | 只看該作者

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發展作戰理論


    資料圖:美國官方和部分媒體認為解放軍短程彈道導彈的數量正在急劇增加。圖為解放軍東風11短程彈道導彈發射瞬間。

  我們知道,理論在一個系統之中通常起到指導性的作用,它的正確與否往往決定著事情的成敗。但是本文作者卻將解放軍二炮部隊的作戰理論部分置於具體的武器數量之後,這完全是為了迎合媒體炒作需要,吸引公眾眼球而刻意做的安排。這樣一份所謂的「學術報告」,其可信度幾何,大家也就心知肚明了。

  邁克爾·蔡斯認為,解放軍正在對其作戰理論進行改進和完善。根據對最近發生的幾場戰爭(如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和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的總結,解放軍認為未來軍事衝突將是「信息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第二炮兵部隊將在這種高強度、高致命性的衝突中扮演一個中堅力量的角色,因為第二炮兵部隊可以在機動性、速度、後勤、維護能力、縱深打擊、聯合作戰和高技術武器平台等方面起到促進作用。在未來的信息技術條件下的衝突中,第二炮兵部隊將聯合其他兵種針對敵方的關鍵薄弱點,執行「整體作戰」,發動「重點打擊」。對於第二炮兵部隊來說,重點目標設施將包括軍事指揮控制中心、早期預警設施、通信設施、防空設施、空軍基地以及地對地導彈系統。在這種戰爭條件下,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的最重要任務將是遏制對手的防空力量。解放軍也預料到在發生戰爭時,對手會對解放軍的指控中心、防空火力網、空軍基地和導彈基地等目標發動精確的縱深打擊,因此解放軍常規導彈力量作戰原則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保護解放軍戰略要點,避免遭到敵人遠程攻擊」上。

  解放軍也正在研究彈道導彈在執行「阻塞通道」任務中的作用,例如精確攻擊敵人的空軍基地,港口,指揮控制設施,防空系統,陸基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情報、監視和偵察系統(C4ISR系統)結點,以及大型水面戰艦(如航空母艦)。根據美國國會研究機構最近出台的一份報告顯示,最終中國可能將在戰鬥中部署的彈道導彈與大範圍的海上監視和瞄準系統結合起來,以攻擊敵軍的水面戰艦。這將成為解放軍正在形成的威懾能力和「阻塞通道」能力的一部分。

  在這樣一段充滿專業術語的敘述中,我們稍加留意就會發現作者的真實意圖。作者關於解放軍二炮部隊理論的論述和分析完全圍繞著美國人最關心的「台海戰爭」問題。無論是「重點遏制對手防空力量」,打擊大型水面戰艦,還是所謂的「阻塞通道」任務,作者的潛台詞便是:解放軍在不斷研究如何武力收復台灣,如何打擊可能介入「台海戰爭」的美軍。中國總是試圖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這些文字同樣也是美國保守勢力最喜歡看到的。而且,作者再一次為迎合某些讀者而將文章的內容和結構進行了刻意的調整和安排。在這個所謂解放軍二炮部隊作戰理論發展的部分里,與「台海戰爭」存在聯繫的內容被置於開頭,而關於核力量對於中國國家安全的作用卻被放在了靠後的位置。

  蔡斯認為,中國將核武器看作是自身巨大威懾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獲得外部安全環境的保障。與此同時,擁有核武器也被認為是對超級核大國的威懾。當中國的生死攸關的國家利益遭到威脅時.,核武器也是一個有效的反擊武器。此外,中國的戰略家們似乎已經將中國核武器和投射系統的現代化,視為中國實現重要國家安全目標的關鍵支撐點,例如統一台灣或者至少阻止台灣走向獨立。毫不意外的,台灣又一次出現了。

  作者認為中國核力量和核戰略的發展過程經歷了三個階段。在第一個階段里,中國依賴「存在性核威懾」。雖然當時中國已經具備研製核武器的能力,但缺乏有效的投射系統,並且不具備有效的二次核打擊(核報復)手段。在第二個階段里,中國的核戰略改變為「最低核威懾」,這一戰略的基礎就是擁有小規模並且不確定數量的核武器。任何一個企圖首先向中國發動核攻擊的國家,都不得不考慮並擔心中國建立在少量核武器上核反擊能力。正是基於這種不確定性,中國可以依靠對超級強權的威懾,阻止敵國首先發動核打擊。最低核威懾政策依賴的前提是,少量的核武器已經足以讓一個敵國遭受「無法接受的損失」,特別是如果該敵國在這場衝突中只有外圍利益處於危險之中。在第三個階段里,也就是當前中國核力量發展的階段,中國的核戰略是「最低可靠核威懾」。雖然仍舊是部分基於不確定環境下的不確定數量的核武器,但這一戰略主要依賴於高戰場生存能力的機動型導彈,這樣就能保證敵國沒有信心,也沒有能力鎖定、摧毀中國所有的核威懾力量。而由此導致對手放棄首先對中國發動核打擊的企圖。

  在這種寬闊的戰略關係因素之下,中國乃至整個漢語圈範圍正顯露出對核戰略的熱烈爭論,以「有效核反擊」、「泛核威懾」和「核反擊戰」三大概念為中心,其中所涉及的核反擊對象包括軍事目標和民用目標。中國核力量的原則是以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為基礎方針。一些中國的分析家們已經提出,對「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則附加一些條件,或者完全放棄這一方針。但是解放軍的一些著作中已經提出一種假設:中國部署核武器僅僅針對敵人首先發動核打擊后才作出反應。例如,根據戰役學的角度,「按照我國的原則,我們將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

  第二炮兵部隊的核反擊戰將只在一種情形下產生——敵人已經對我目標首先發動核武器攻擊」。因此,解放軍的一些文章認為,解放軍採取的一些手段其目的是想提高第二炮兵部隊的戰場生存能力,提高他們穿透敵人導彈防禦網的能力。這些文章討論了各種各樣提高部隊戰爭生存能力的方法,包括掩蓋和隱藏,改良預警系統,機動性,電子戰,防空系統和導彈防禦。他們還提倡使用更能穿越敵方導彈防禦系統的彈頭和加強對導彈防禦的反措施,提高洲際彈道導彈的數量,以及或許部署可以攜帶多彈頭的導彈。這些動作的目的是在導彈防禦系統不斷加強的環境下,保證中國核威懾的有效性。一些中國的軍事作者將這些能力概括為「先抗后突」,意思是第二炮兵部隊必須有能力在遭到敵人「先發制人」的攻擊后還能保證有一定的核力量能實施反擊,然後才用反導彈防禦技術,穿透敵人的導彈防禦系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3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7-6-8 10:05 | 只看該作者

二炮已能熟練應用反偵察與反電子攻擊技術


                                                       資料圖:解放軍東風11導彈發射車進入發射陣地

  ★第二炮兵的訓練

  解放軍正在強調改進訓練的重要性,以幫助部隊為現代化的,高強度信息技術為主的衝突做好準備,在2006年中央軍委領導人的講話中也反映出這一重點。在中央軍委領導人的講話中強調了使13常訓練更加貼近實戰的重要性,從「機械化條件下的軍事訓練」轉移到「信息化條件下的軍事訓練」,同時加強聯合演練。事實上,許多解放軍的部隊正在進行更加頻繁真實、挑戰性更大的訓練演習。近期的報道表明,第二炮兵部隊的訓練實戰性和複雜性上都有所提高。例如,等二炮兵已經能夠熟練地運用各種技術破壞敵人的情報獲取、監視和偵察(ISR),精確打擊和電子戰攻擊。第二炮兵的演習中也已經出現了模擬敵人——藍軍——同時模擬真實的戰鬥條件。此外,中國的軍事報紙報道稱許多演習的特點是在模擬電子戰和電子干擾的條件下進行的。解放軍還正在進行多兵種的聯合演習,作』為期訓練改革的部分內容。在最近幾年裡,解放軍已經實施了許多次多兵種聯合演習,為解放軍部隊提高對執行聯合作戰和聯合指揮控制的熟練程度提供了相當大的機會。最近一個典型例子就是在北京軍區舉行的一場聯合演習--「北劍0607」,作者認為,這場演習的特點就是解放軍空軍部隊與第二炮兵的聯合作戰。

  ★對美國和台灣地區的衝擊

  邁克爾『蔡斯認為,在部隊現代化,提高作戰理論和改進訓練的先進程度之間的協調作用之下,帶來的結果是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的能力得到加強,從而給美國和台灣地區帶來了更嚴峻的挑戰。第二炮兵的常規化部隊的現代化的主要目的就是發展必不可少的能力,迅速破壞台灣地區的防禦,並且阻止、延遲或者攪亂美國武力干涉台海衝突的計劃。第二炮兵的常規性武器庫已經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30—50枚近程彈道導彈,提高到當前的約800枚近程彈道導彈,並且在導彈的準確性和致命性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一在數量和質量上的提高,意味著在亞太地區的美軍部隊將面臨嚴峻的威脅,更不用說台軍。事實上,作為迅速增加數量和提高準確性的結果,根據台「國防部」一位官員的說法,解放軍可以在短短10個小時內發動5波次的導彈攻擊,足以癱瘓台灣地區的通信連接,指揮中心。空軍基地和重要港口(台北時報,2006年3月8日)

  這就引發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在台海爆發衝突之時,台灣地區軍隊是否有能力堅持,直到美軍干預力量抵達台海區域?此外,中國大陸在新型中程彈道導彈和對陸攻擊巡航導彈上的發展,正在加強其地區範圍的常規性打擊能力。並且,在未來的台海危機或衝突中,有可能讓美軍的干涉付出更高昂的代價。

  第二炮兵部隊的核力量現代化在以提高戰爭生存能力為重點,目是讓中國的核威懾能力更加可靠,也是中國考慮到美國具有「核力量勢,導彈防禦系統日漸完善和擁有確的常規打擊能力」的情況下的結——將迅速提高核威懾能力作為一重大任務。中國正在努力發展更具戰場生存能力,更可靠的戰略核力量。例如發展公路機動型東風一31型和東風一31A型洲際彈道導彈,巨浪一2型潛射彈道導彈。其實正如一些專家突出強調的,隨著公路機動型戰略導彈和戰略核潛艇的部署,將使得中國有能力達到「對美國大陸實施可靠的最低核威懾」的水平。中國的核力量現代化,和從地下發射井式發展到公路機動型核導彈,以及新型戰略核潛艇的部署,都將加強解放軍核威懾力的穩定性,儘管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還需要引進新的指揮控制(C2)系統。加強對戰場的控制能力,仍然是在高強度的常規衝突中必須重點考慮的內容。特別是在一場與中國進行的常規戰爭中,美國軍方的策劃者和決策者需要非常細緻地指揮、運轉,盡量避免那些不必要的風險進一步升級,甚至演變成一場雙方都無法承受後果的核衝突。然而,與此同時,華盛頓也應該注意阻止北京利用核威脅手段達到其政治目的,正如一些中國的分析學者已經建議可以利用核武器阻止——或者至少可以限制——美國軍隊介入台海衝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4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7-6-8 10:06 | 只看該作者
  解放軍二炮部隊所裝備的導彈數量是美國人非常關心的問題,也是他們最喜歡猜測的東西。如果說五角大樓每年出台的《中國軍力報告》中所「估算」的解放軍彈道導彈數量還是根據美國軍方和情報部門所收集的「情報」分析得出的結果。那麼部分美國媒體和許多研究機構則完全根據其各自的炮製出許多毫無根據的數字。


資料圖:二炮部隊東風3型中程彈道導彈進入戰鬥狀態



資料圖:解放軍東風15戰術導彈夜間緊急出動



資料圖:二炮部隊進行公路機動演練。美國一些專認為,公路機動的解放軍短程導彈將對台軍構成巨大威脅。



資料圖:二炮部隊東風15導彈部隊進入戰位



資料圖:台專家稱台海如開戰大陸在10小時內可進行5波導彈攻擊,癱瘓台軍核心作戰力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3

主題

2563

帖子

772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72
5
MH360 發表於 2007-6-8 15:15 | 只看該作者
哈哈,導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8: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