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兵敗如山倒,美國已決心放棄台灣中國大勝!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行行 發表於 2007-6-6 00: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記不起這句話出自誰口,但最近幾個月,美國政府的表現卻總是給我這種感覺。

1、美日不再把台灣列入雙方的共同防務;

2、美國商會發表白皮書,指台灣不與大陸三通無異自尋死路;

3、美軍太平洋司令基廷訪華時表示,美國願意為中國建造航母提供幫助。

4、美國不贊同台灣加入以國家名義參加的各類國際組織,台灣加入WHO的努力,竟然受到諸多「邦交國」的反對。

4、在新加坡召開的亞洲防務會議上,美國國防部長蓋茨不再宣揚中國威脅論,對美中關係發展前景表示樂觀。

5、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基廷上將表示美國不會「干涉」台海危機,但有使命去保持台海和平與穩定,這在基廷司令的眼裡甚至是美國太平洋戰區司令部的「最高使命」。

不再一一列舉了。只要採取縱橫兩個方面的比較,中美之間的一系列「新聞」就足以說明一些問題。不妨作個比較:

1、美日共同防務:05、06年,雙方將台海問題列入共防衛指針,將台灣有事視作日美有事。事後,時任日本首相小泉說,那都是美國人的意思;

2、最近幾年,美國人一再「督促」台灣當局與大陸將強經貿聯繫,但以商會白皮書形式敦促台灣與大陸三通,這還是第一次;

3、美國一向重視中國軍力發展,譴責中國大陸發展海、陸、空、天部隊的作為;

4、雖然因為沒有得到多數國家支持,致使台灣任何加入國際組織的努力都歸於失敗,但美國人還從來沒有投過反對票。今次加入WHO的努力,竟然受到以美國為首的台灣「友好國度」一致反對,甚至於「邦交國」也以沒看清投票內容、代表拉肚子為由或投反對票、或臨陣脫逃;

5、此前,美國政府從來都是「反對單方面改變台灣海峽現狀」,到如今卻變成了「不干涉」。



短短几個月,美國人的國家政策變化何以如此之大?思來想去,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中國經濟發展迅速,已經足以影響每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以美元計算,中國的GDP明年將超過德國,位於世界第三位;以購買力計算,中國僅次於美國,並在未來幾年中超過美國而位居世界首位。

不管以何種計算方式,中國(大陸)已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成為一支能夠直接左右世界經濟的力量,美國人也不敢託大。已經舉辦的兩次中美經濟戰略會談(各有近二十名部長級官員參加)就是一個明證。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國家間如此大規模的會晤在世界都無先例。

2、中美、中日以及台海兩岸的軍事實力對比發生了質的變化。曾幾何時,大陸考慮的是能不拿下台灣實現統一的問題,後來考慮的是能不能在美日馳援前拿下台灣的問題,現在則以是「只要台灣越過紅線,我就要拿下」。

今年以來,中國先是亮出海軍的"中華神盾」驅逐艦,高調推出空軍的殲10戰機,后又半遮琵琶的露出了093攻擊核潛艇和094戰略導彈核潛艇,再後來又在太空放了大禮花,用中程導彈直接撞下了自己已經報廢的風雲氣象衛星。

中國首次在世界舞台上開始展現自己的硬實力,令美國人震驚。美國不會打非信息時代的戰爭,美國更不想拿自己的一百多個城市和中國的西安以東做相互毀滅。因此,衝動的聲討和譴責之餘,美國人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如今的世界,再也不能自己呼風喚雨的為所欲為,凡事還得商量著辦。

商量,也就是討價還價,時髦的詞叫做雙贏。

雙贏,第一次出現在美國人的辭典里。我放棄台灣,你給我利益。

在蘇聯解體后,美國人第一次懂得了放棄也是得到的道理。

只是,中國未必會放棄。

兵敗如山倒,這僅僅是個開始。

2

主題

1561

帖子

32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2
沙發
windkingdom 發表於 2007-6-6 01:30 | 只看該作者
盲目樂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3
白頭翁 發表於 2007-6-6 11:25 | 只看該作者
盲目樂觀、不切實際的幻想!

「兵敗如山倒」——什麼時候中美交戰過?

美國人明確地講「美國利益」就是:不統不獨,保持台海的分治狀況「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實際上是為了牽制中國的發展。美國還曾經立法規定:一旦台灣受到大陸攻擊,美國有義務支援台灣的防衛;解讀這法律,甚至可能直接動用美國軍事力量。

輕易不可言戰——不要把美國政府的意志當作兒戲!更不要把十三億中國人民的福祉當作兒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02: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