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解放軍士兵入黨申請書用網路語言令人難理解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7-6-5 10: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7年06月05日 解放軍報

  某部一位戰士的入黨申請書里,出現了「偶稀飯部隊」之類的話,讓指導員有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經詢問,才知道這名新同志引用的是「網路語言」,翻譯過來,就是「我喜歡部隊」的意思。還有一名新戰士,平時也喜歡說些稀奇古怪的「網語」,同班戰友都說聽不懂,不大願意和他來往,這事影響團結不說,自己還背上了思想「包袱」。

  軍營生活中,不少官兵也有類似的情況,言談之中喜歡求奇求異,把引用影視作品、網際網路路、手機簡訊上的語言當時尚,在他們口中,「領導」是「老大」,「支持」說成「頂」,「比武」喊「PK」等等,不一而足。

  隨著時代變遷,文明進步,在一些新興事物的衝擊下,傳統語言的內涵和外延也在不斷變化,新元素不斷注入,舊辭彙有所淘汰,都是自然的社會現象。比如電腦、手機、DVD、MP3等辭彙的出現及普遍使用,都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但是,有些官兵所喜好的時尚語,雖然也是新生事物,也有新的特徵,但表達意思過於生吞活剝,傳播範圍過於狹窄,不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常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官兵間的正常交流。俗話說得好,「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如果連基本的對話都讓人聽不明白,如墜雲里霧中,那麼,要想達到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溝通、理解和默契是比較難的。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分雅俗,辨善惡,明是非。軍人交流,在於傳達思想,融洽感情。優雅得體的語言,通俗易懂能促使人心生美感。相反,怪僻庸俗的詞句,容易讓人產生疑惑或厭惡。中華民族的語言文字博大精深,意境深遠,是我們日常交流的理想載體。中國古典詩詞中對詞語運用的凝練、傳神及其表達出的意境之美更是令人嘆為觀止。目前,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日趨提高,世界各國人民學習中文、了解中國、增進與中國交往的需求日益增強,全球「漢語熱」持續升溫。當漢語日益成為外國人眼中瑰寶的時候,我們更要繼承和弘揚民族語言文化的精髓。

  戰友們,慎用「網語」,閑暇時不妨多讀讀優秀的民族文化經典,豐富自己的辭彙,使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高,話語表達更準確、更時尚。(史楨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1: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