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毛澤東秘書田家英自殺之謎 被指篡改毛著

[複製鏈接]

124

主題

237

帖子

17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ail2022 發表於 2007-6-2 23: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田家英曾是毛澤東的五大秘書之一。從1948年到1966年,田家英跟隨毛澤東整整18年,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以來毛澤東的大小著作,很多出自田家英之手,素有毛澤東的「筆魂」之譽。但是,文化大革命使這個書生蒙冤自盡。



過目不忘的神童




  田家英,本名曾正昌,1922年出生於四川成都一個藥店小老闆之家。三歲喪父后,家境開始衰落,他讀到初中一年級時,因母亡被迫離開學堂到藥鋪當學徒,以「走遍天下路,讀盡世上書」的誓言走上半工半讀之路。他13歲便向報刊投稿並連連被採用,「田家英」成了他最常用的筆名。14歲時,他在報上與一個姓劉的教授論戰並大獲全勝,被川中許多人稱為有「過目不忘」之才的神童。同年,他加入了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救亡組織「海燕社」。



田家英




  1937年,15歲的田家英奔赴延安。他首先入陝北公學,1938年加入了共產黨,同年畢業留校成為最年輕的近代史教員。他當時給《解放日報》寫了許多雜文,其中《從侯方域說起》一文,毛澤東讀後非常欣賞。1946年,毛岸英從蘇聯回國時,中文基礎較差,毛澤東想到與自己長子同歲的田家英,便讓他在工作之餘來當兒子的文史教員。

  1948年,老秘書胡喬木推薦田家英做新秘書。毛澤東便把這名26歲的「家教」召來,口授一段意思讓他寫篇電文。田家英一揮而就,毛澤東很滿意地結束了面試。此後,田家英深得毛澤東信任,在同代人中提升很快。他除一直任主席秘書,還兼任中央辦公廳秘書室主任、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中央辦公廳副主任。

  當時在毛澤東身邊,田家英是管事最多的一人。他不僅掌管著毛澤東的個人存款、印章和親友的往來信件,還用十多年的心血為毛澤東建立起一個圖書館,由剛進城時的十個書架發展到上萬冊書籍。毛澤東寫文章和詩詞經常引據古籍,一般都要田家英查找和核對。



厭惡江青、陳伯達




  在1959年的廬山會議上,田家英由於同情彭德懷的「萬言書」,差點被捲入那場政治風暴中。儘管他依然在毛澤東身邊工作著,但彼此之間產生了分歧。

  1962年夏日,在北戴河,中共中央舉行工作會議。毛澤東又一次點名批評田家英「右傾」,成為那次會議上四個被點名的右傾分子之一。

  由於「離得近、看得清」,長年在毛澤東身邊工作的他,也察覺到了江青的政治野心。江青也意識到田家英對她的態度不太好,當她聽說毛澤東批評田家英「右傾」時,就藉機罵田家英是「資產階級分子」、「右傾機會主義分子」、「老右」。

  在毛澤東的「左右」之中,常常跟田家英發生正面衝突的是陳伯達。

  在延安,在中央政治研究室,陳伯達曾是田家英的頂頭上司,他倆先後成為毛澤東的秘書之後。進京之後,雖說陳伯達也住在中南海,但他所住的「迎春堂」離毛澤東所住勤政殿有一段路。除了毛澤東打電話要他前來之外,平時他不在毛澤東身邊。陳伯達就常常向田家英打探毛澤東的情況,田家英對這種行為也很厭惡。

  就在這時,在毛澤東的身邊又冒出了一個戚本禹,戚本禹比田家英小十歲,原先在田家英手下幫助處理人民來信,後來成為信訪局的一個科長。田家英與戚本禹的分歧也很大。

124

主題

237

帖子

17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8
沙發
 樓主| sail2022 發表於 2007-6-2 23:59 | 只看該作者
被安上「篡改毛澤東著作」的罪名




  1963年5月,毛澤東主持起草制訂《中共中央關於目前農村工作中若干問題的決定》,即「前十條」,沒有找田家英參加。

  同年9月,劉少奇主持起草《關於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一些具體政策的決定》(「后十條」草案),田家英卻應劉少奇的要求參與其事。兩個文件之間的差異, 也是兩個主席之間的差異,田家英離毛澤東的思路越來越遠。

  田家英的書生氣,在關於《海瑞罷官》的評價上表現得淋漓盡致。當江青向毛澤東提出,吳晗的《海瑞罷官》有問題,要批判的時候,毛澤東要田家英讀一下《海瑞罷官》劇本,並且提出自己的意見。田家英看過劇本以後,他沒有附和江青的說法,而是說,看不出《海瑞罷官》有什麼陰謀。

  1965年秋天,姚文元批判《海瑞罷官》的文章發表以後,12月21日,毛澤東在杭州與陳伯達、田家英、胡繩、關鋒等人談話。毛澤東說:「戚本禹的文章很好,我看了三遍,缺點是沒有點名。姚文元的文章也很好,對戲劇界、歷史界、哲學界震動很大,缺點是沒有打中要害。《海瑞罷官》的要害問題是『罷官』。嘉靖皇帝罷了海瑞的官,1959年我們罷了彭德懷的官。彭德懷也是海瑞。」此語一出,四座皆驚。

  陳伯達急忙把毛澤東關於「要害」的論斷轉告江青,田家英在整理和訂正毛澤東杭州談話的時候,卻有意刪除了這一段論述,以保護吳晗和彭德懷。這件事被江青、陳伯達抓住不放,給田家英定了一條「篡改毛澤東著作」的罪名。



惹惱林彪




  田家英因為《海瑞罷官》的問題得罪了江青,這位書生又因為對「頂峰」論、「最高最活」論的批駁而惹惱了林彪。這是1965年6月29日的事情。羅瑞卿召集有關人員,討論為總政治部編印的《毛主席語錄》所起草的再版前言。前言中寫入了林彪「發明」的毛澤東思想「最高最活」,是當代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頂峰的提法。羅瑞卿對於這些提法都有看法,為了慎重起見,羅瑞卿當場打電話給田家英,詢問這些提法對不對。田家英明確地回答說,最高最活的說法不確切,不好理解,也不好翻譯。最高,那麼今後再不能高了?既然有最高,是不是還有次高啊?最活,是不是還有次活?既然講活,就會有死,難道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都是死的?說是頂峰,也不科學,到了頂峰,難道以後不能再發展了?



  田家英的這些話,在羅瑞卿被批判時又被揭露出來,田家英反對毛澤東的「罪行」,也增加了新的內容。



走上絕路




  在1966年5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在批判彭真、羅瑞卿、陸定一、楊尚昆的時候,田家英也被划入批判對象,被停職反省。

  1966 年5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進行到第十天,通過了標誌著文革興起的《五·一六通知》:將彭(真)、羅(瑞卿)、陸(定一)、楊(尚昆)定為反黨集團;同時作出處理彭、陸、楊、田(家英)問題的部署,分別成立了針對上述四人問題處理的中央專案小組。

  5月22日下午3時左右,以安子文為組長,王力、戚本禹為成員的中央三人小組,突然來到中南海永福堂田家英的寓所兼辦公室。安子文對田家英宣布了中央決定:第一,中央認為你和楊尚昆的關係不正常,楊尚昆已經被認定是反黨反社會主義的,你要就此作檢查;第二,中央認為你一貫右傾, 現在我代表中央宣布,你立即停職反省,交清你保管的全部文件,明天搬出中南海,秘書室工作交給戚本禹負責。


  葉永烈所著的《毛澤東的秘書們·秘書田家英》說,田家英在聽完安子文的話后問:「關於編輯『毛選』的稿件是不是也要交?」安子文說是。戚本禹又問,毛澤東關於《海瑞罷官》的講話記錄是否田家英那裡,但田家英回答說沒有。

  田家英把手邊的文件,一份份移交給戚本禹,戚本禹逐份登記。到了下午5點多,安子文和王力走了。戚本禹仍留在那裡,一直點交到天黑才走。
   
  戚本禹走後,田家英像塑像一般,一動不動坐在那裡。他的夫人董邊勸他吃晚飯,他也不吃。夜深,電話鈴聲響了。是戚本禹要他辦理工作移交手續。田家英盛怒之下,沒有等他說完話,就把電話摔了,「他算個什麼東西,他早就是江青的走卒,要我去簽字,我偏不去簽字!」
   
  過了一會兒,田家英道:「我的問題是江青、陳伯達陷害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不相信這些人有好下場!」
   
  深夜12點,田家英要董邊先去休息。董邊迷迷糊糊一覺醒來,已是清晨5時,圖書室里還亮著燈。田家英竟一夜未眠,未吃,仍獃獃地坐著。
   
  早晨快7時,董邊像往日一樣,跟丈夫打個招呼,上班去了。
   
  5月23日中午,勤務員陳義國回來找田家英吃中飯。正房裡沒有人影。圖書室的門緊閉著。他在門外大聲地喊了幾下,沒人答應。他試著推了推圖書室的門,那門反鎖著,推不開。
   
  陳義國覺得有點異常,找人拿鑰匙開了門。他朝裡面看了看,見不到人。他走了進去。走過幾排書架,他看到田家英弔死在那裡!田家英留下了遺言:「相信黨會把問題搞清楚,相信不會冤沉海底!」
   
  汪東興接獲警衛報告后,和內衛朱國華趕到現場,證實田家英已死。當時的說法是,田家英是上吊自殺(也有說法是用五四型手槍開槍自殺),但後來有說法稱,田家英是他殺的。真相到底如何,至今仍是一個謎。

  田家英離世之際,不過44歲,正值年富力強、生命之花最為茂盛的時候!

  毛澤東在去世前不久懷念起這位跟隨了自己18年的秘書,曾帶著沉重嘆息說:「田家英其實也沒有什麼問題」。

  1980年初,田家英的冤案終於得以平反昭雪。1980年3月28日,田家英追悼會在北京八寶山公墓禮堂舉行,中共中央評價他:「是一個誠實的人,正派的人,有革命骨氣的人。他言行一致,表裡如一。他很少隨聲附和,很少講違心話……」

[ 本帖最後由 sail2022 於 2007-6-3 02:03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1: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