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房屋置業率創紀錄 四成亞裔紐約當房主 (ZT)

[複製鏈接]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空手 發表於 2007-5-29 18: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 小小石頭 於 07-05-28  


      
房屋置業率創紀錄 四成亞裔紐約當房主


紐約市的房屋置業率(homeownership)創歷史最高紀錄,2005年達到33.2%,相當於每三戶人家就有一戶自己擁有住房。亞裔中擁有自己住房者達40%,僅次於白人的44%,而且亞裔是從1990年到2005年期間房屋置業率提升最快的族裔。

  
僑報消息,《紐約時報》27日援引一份新的研究報告指出,向來以租住房屋聞名的紐約市,在房屋置業方面創下兩個里程碑︰平均每三戶人家就有一戶擁有自己的住屋,並且,屬於房東所有的房屋和公寓的數量首次超過100萬。這份報告是由該報委託皇後學院對普查資料進行分析得出的結果。

  報告指出,房屋置業率提升的主要原因包括︰房產熱的推展,更多樓房改建為co-op和condo,不少租金受管制的樓房近年來脫離管制後進入市場,有更多低息、風險大的次優抵押債款(subprime mortgages)出現。

  1990年,28.7%的紐約人自己擁有住房,2000年這個比率提升到30.2%,2005年提升到33.2%。

  各個族裔的置業率都有提升,貧窮社區提升的幅度最大,如南布朗士,中部哈林區,下東城,華盛頓高地,及布碌侖的Brownsville。

  分析人士指出,房屋置業情況是影響地方政治的最強指標,置業率高的地方,一般來說會比較保守和反對納稅。

  1990年以來,白人的房屋置業率從38%提升到44%,亞裔從31%提升到40%,非裔從21%提升到28%,西裔從12%提升到16%。

  外國出生的房屋企業所有人的數量也在增加,1990年,30%的房屋企業所有人出生於外國,這個比率在2005年提升到40%,

  企業所有人花在房屋的開銷也在增加,1990年,只有15%的企業所有人將收入的35%用於住房,到了2005年,這個比率增加到32%。

  風險大的次優抵押債款的增加,是促使窮人購屋的原素之一,使用這類債款的地區包括布碌侖的Brownsville和東紐約,皇後區的牙買加,及布朗士的威廉橋。這些地區也是屋主面臨喪事抵押贖回權(foreclosure)最多的地方。

  根據審計長辦公室資料,喪事抵押贖回權的報告今年達到15000宗,比兩年前翻了一番。

  高收入的屋主也承受著住房的壓力。一個從事金融分析的男子原來租住曼哈頓東27街的公寓,該公寓的租金從3100元增加到6000元,他於是自己在格林威治街購買了一套140萬的condo,現下每月要花去他稅後收入6500元。

  從歷史上看,1890年,紐約市只有6%的居民自己擁有住房;屋主比率以後逐漸增加,除了20世紀70年代,當時紐約市陷入經濟破產中。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2: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