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誰來拯救中國的民族品牌?

[複製鏈接]

2156

主題

2603

帖子

193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4

積分
193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雨瀟瀟 發表於 2007-5-25 21: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聯合國工業計劃署有這樣一個統計:知名品牌佔全世界營業額50%以上,這就意味著如果不做品牌,企業就很難生存,也很難有發展。可以得出一句話:得品牌者得天下。由此可見,品牌是企業的立身之本。品牌也是一個國家的臉面。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就說過:「在國際交往中,索尼是我的左臉,松下是我的右臉。」民族品牌不僅代表著國家產業的高端水平,更代表著國家的國際形象,他們承載著重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歷史責任。

   在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不同的國家站在不同的起跑線上,對於我們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在這個階段將迎來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中國要實現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的跨越,把民族品牌做大做強,加大對民族品牌的保護和扶持力度,已是刻不容緩的事。
   
    品牌,歸根到底是要由企業來創立的。於是,打造民族品牌的重任自然是落在了民族企業的頭上。我們看到了,海爾、聯想等優秀企業已經逼近品牌百強,大量的民族品牌正在茁壯成長。然而,所有這些品牌在發展中還面臨很多困境:一方面那些國際大企業企圖吃掉我國民族企業,如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達能」收購我國「娃哈哈」事件;另一方面,我國市場上還有很多毒瘤阻礙著民族品牌的發展,其中,「傍名牌」現象已經成為民族品牌在成長路上的一顆絆腳石。
   
    「傍名牌」現象在日化產業尤為普遍。昆明滇虹葯業有限公司(下簡稱滇虹康王)的「康王」品牌就是一個被「傍」的典型。該公司是一家擁有十幾年歷史的優秀企業,並且作為雲南的「省重點製藥企業」。其「康王」品牌一直為廣大消費者所認可,市場成績傲人。但是,他們卻不斷被「傍名牌」這一問題困擾著,而這借雞下蛋的 「傍名牌」者就是汕頭康王精細化工實業有限公司(下簡稱汕頭康王)。
   
    稍加留意,就能發現,汕頭康王「傍名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2年。
   
    一.2002年,傍廣東發氏化妝品有限公司「金萱」品牌,生產「金萱」牙膏;
   
    二.2003年,傍廣州市倩采化妝品有限公司「牙博士」品牌,生產「牙博士」牙膏;
   
    三.組合「康王」和「牙博士」兩個品牌,生產「康王牙博士」牙膏;
   
    四.傍「綠箭」口香糖品牌,大肆生產「綠箭」牙膏。
   
    在嘗到「傍名牌」的甜頭后,汕頭康王繼續瞄準了滇虹「康王」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開始了「明目張胆」的「傍康王」行為!
   
    一.2004年,汕頭康王以「深圳滇虹康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名義生產並銷售「酮康康王」祛屑洗劑和「本草康王」祛屑洗劑。
   
    二.2004年8月,汕頭康王委託成都知名企業「恩威製藥」生產的「康王」同康祛屑洗劑。三.2005年,汕頭公司再次更換包裝炮製出「美國康王日化研究中心(香港)國際有限公司監製」的「康王」洗髮產品。
   
    如今的汕頭康王儼然以「康王」商標的擁有者自居,不僅擴大生產含有「康王」商標的日化產品,而且公然與滇虹康王抗爭,企圖霸佔昆明滇虹葯業的「康王」商標所有權!
   
    要想遏制汕頭康王這種「傍名牌」企業囂張的氣焰,就需要加強保護已有的民族品牌。
   
    首先,「傍名牌」等商標侵權現象,已經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因為此種行為的泛濫已經嚴重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嚴重損害了受害企業和消費者的正當權益,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2007 年5月,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周伯華表示,近期將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打擊「傍名牌」行為專項執法行動,嚴查嚴處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企業名稱等行為。與此同時,打擊「傍名牌」的相關法律在不斷完善中。《商標法》的修訂工作目前已進入實質性階段,打擊「傍名牌」正是討論的重要議題。另外,他還透露,工商部門力求一網打盡惡意申請、惡意搶注、惡意異議、惡意轉讓等商標侵權行為,並加強涉嫌商標犯罪案件移送工作。嚴打同時,工商總局還將啟動「嚴保」行動。可喜的是,我們已經看到汕頭康王這樣的「傍名牌」產品在全國各地已經多次被查處!
   
    其次,企業要樹立正確的維權意識。值得我們深思的是,侵權天天有,維權卻不多。為什麼「金萱」和「綠箭」等這麼多企業的產品權益都曾被汕頭康王侵犯,卻鮮有企業為了維權站出來與汕頭康王打官司求個說法呢?其實這就是一個意識問題。大多數企業面對被侵權的情況都是能忍則忍,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事實上,這是助紂為虐的行為。產品就猶如企業的孩子,如果放任這樣的「慣偷」企業發展,那麼企業如何保護他們的「孩子」?
   
    在企業自主維權這方面,滇虹康王為廣受侵權之苦的企業做出了表率。昆明滇虹葯業多年來飽受侵權困擾,為了維護企業對品牌的所有權,他們堅持通過法律手段與汕頭康王抗爭到底。他們表示,為了維權,他們願花費巨資打官司,在全國各地找尋證據。雖然這條路走得很辛苦,但他們認為這樣十分值得,並且他們的努力的確卓有成效。
   
    2007 年1月,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判定汕頭康王在商標使用過程中對滇虹葯業持有的「康王」商標存在侵權行為,要求其立即停止生產、銷售含有「康王」字樣標識的洗髮液(露)產品;並立即銷毀含有「康王」字樣標識的洗髮液(露)產品的宣傳資料和產品包裝物;賠償滇虹葯業侵權損失人民幣50 萬元。
   
    要知道,研發一種產品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還需要漫長的時間來推廣產品,可是「傍名牌」企業卻用劣質產品以次充好,用低成本換取高額利潤。被侵權企業由於市場上的不正當競爭,不僅產品銷量會下降,而且企業的產品信譽也將不保,試問,還有哪些企業有激情去創新?沒有了創新,企業的生存就沒有了保證,也就無法成就民族品牌、民族產業。那麼,拿什麼拯救你----中國的經濟?
   
    民族品牌對於民族企業來說是一種標誌,被賦予了神聖的使命,是民族產業在全球化進程中獲得長遠利益的重要條件。同時,民族品牌更是一個民族的形象,它體現了這個民族的意識、文化、利益等等。為了讓民族品牌走出去,走穩走好,民族企業必打一場翻身仗,但現在民族品牌的處境卻很尷尬,除了企業自身在研發、生產和營銷等層面苦練內功之外,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也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從自身做起,從全社會做起,從國家做起,為民族品牌走出國門打造一個良好的國內市場環境,把好中國企業打造民族品牌的第一道關!
   
     來源:新華網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狂人日記》魯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1 06: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