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穿漢服誦國學做戲還是做學問

[複製鏈接]

2156

主題

2603

帖子

193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4

積分
193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雨瀟瀟 發表於 2007-5-25 21: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重慶北碚中山路小學20多名老師與西南大學的3名教育專家一道,費時一年編寫的一套包括禮儀、學習、交往等內容的國學教材《翰林小書院》日前完成。該校從22日起,每天將花20分鐘來教學生學國學。該校校長稱,他們把「培養有民族根基和世界眼光的中國人」作為培養學生的一種目標,學校想通過這種國學教育來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5月23日《重慶商報》)
     
  近年來,各種各樣的國學班、讀經班,在全國大中小學校園如雨後春筍般地興起,中國似乎掀起了一股閱讀國學經典、追尋傳統文化的熱潮。按理來說,作為滋養華夏子孫數千年的國學今日受到國民的如此「寵幸」,也不是什麼壞事。國家的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屹立於民族之林的根基,「國學熱」波及大江南北,是今人對於傳統文化的反思與正視。在時尚文化喧囂塵上的現代社會,學習傳統文化,汲取傳統文化的精髓,無疑是給現代人浮躁的心靈注入一支清涼的文化強心針,益處多多。
   
      國學知識的普及,在學校教育中尚是一片空白。北碚中山路小學校長聲稱要通過這種國學教育來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支撐學生的道德建設。其目標明確,志向遠大。每日花20 分鐘學習國學,可謂「潤物細無聲」,教育方法也沒有問題,可操作性極強。若能持之以恆,國學必將後繼有人,學生綜合素質必將有一個質的飛躍,讓人深感欣慰。然而,看到照片上十幾歲的小學生們著漢服,化濃妝,讓人不能不疑竇叢生:這場國學誦讀活動,究竟是在學習國學知識,還是打著國學的旗幟在做秀?估計看過這則新聞的人,十有八九會產生這樣想法。因為在當下,國學的肩膀上被壓上了太多的負載:指望國學弘揚民族優秀文化、指望國學拯救國民道德……仰望國學,希冀國學給人類精神世界普降甘露的人們,卻一次又一次地被打著國學旗號的騙子所騙,有借國學之名斂財的,有拿國學當墊腳石成名的,不一而足。小學生著漢服誦讀國學,究竟屬於那一種?據鄧校長說「現在學校已經為100多名學生專門製作了漢服」,逐步還要為全校每個學生製作漢服。學習國學,需要如此興師動眾專門製作漢服嗎?不知道校長有沒有想過此舉將為學生帶來多大的負擔?孩子們一個個在課堂上濃妝艷抹,身著華衣,不知道還有多少心思會放在手中的書本上?
   
      真正有心普及國學,就應該將重點放在教學上,沒有必要在形式上大動干戈。否則,與那個在孔子廟內大擺熱辣造型,以重振國學為名竄紅網路的國學辣妹有何不同?學校要弘揚國學,就有責任把學生引向深層的思考和高尚的境界,而不是將有思想深度有長遠文化價值的國學引向「娛樂化」。
   
     紅網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狂人日記》魯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0 22: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