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香港回歸儀式「一秒之爭」 0時0分0秒準時奏國歌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行行 發表於 2007-5-24 17: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資料圖:香港政權交接儀式會場。 中新社發 中新社 攝
 中新社北京五月二十三日電 題:香港回歸儀式上的「一秒之爭」
  ——訪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指揮於建芳大校
 十年前,世人矚目的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背後,曾有一秒之爭。作為當事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指揮於建芳大校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講述了這段至今仍令他激動不已的故事。
  一九九七年四月的一天,解放軍軍樂團接到一項任務,要組成一支三十五人的樂隊,參加香港回歸儀式,由於建芳擔任指揮。「接到任務后心情非常激動,同時也感到肩上的擔子很重。」於建芳說。
  經過兩個月的精心排練,於建芳帶領樂隊赴港。「我們大概是在六月二十五號左右到香港,當時還有三軍儀仗隊的隊員。」於建芳回憶說,「我們到香港后沒有穿軍裝,但還是有香港市民通過腰間的皮帶認出我們是解放軍。」
  到香港后,解放軍軍樂團和準備參加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的英國皇家樂團進行了幾次合練。這時候,中英雙方在關於政權交接儀式上的「一秒鐘」進行了激烈的爭奪。英方要將降英國國旗和演奏英國國歌持續至六月三十日最後一秒才結束,要求中方推遲一秒,即在七月一日零時零分一秒才開始升中國國旗和演奏中國國歌。
  「我們的態度很堅決,必須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零時零分零秒準時奏響中國國歌。我們已經等了一百多年了,一秒鐘都不能再等了。」於建芳回憶說,「軍樂團當時接到的是死命令,不能早一秒,也不能晚一秒。如果英方故意拖延時間,我們也要準時奏響國歌,即使是我們和他們的國歌音樂疊在一起也在所不惜。」
  歷史性的時刻逼近了。六月三十日晚二十三點十分左右,軍樂團進入交接儀式的現場——香港會展中心。「進入會場后,鴉雀無聲。我心想,嘉賓們怎麼還沒到。等我抬頭一看,發現會展中心坐滿了人,可是沒有人說話,氣氛非常凝重。」於建芳說,這時候他心裡就更緊張了。
  按照事前的約定,在交接儀式開始二十分鐘前,雙方的樂隊輪流各演奏四首樂曲,為會場營造氣氛。「我們演奏的第一首曲子是《茉莉花》。舒緩的音樂聲響起后不久,會場的緊張氣氛開始融化,嘉賓們開始竊竊私語。音樂是一種無國界的語言,在這個時候起到了奇妙的作用。」
  激動人心的政權交接儀式開始了。二十三點五十九分,英國樂隊開始演奏《上帝保佑女王》,降英國國旗。「正常情況下,英國國歌需要五十多秒,可是他們一演奏我就覺得不對勁,節奏比平時還快了不少。結果,他們只用了三十多秒就演奏完了。我們只做了英方如果拖延時間,我方堅決按時奏響的準備,沒想到他們會加速演奏。」
  這等於給中方軍樂團留出了二十幾秒的空白時間。「這是令人窒息的二十幾秒鐘。我看見李鵬總理抬起手腕仔細地看了看錶。我的心也頓時提到了嗓子眼。」於建芳小聲問身邊的聯絡官張景山:「怎麼辦?」張景山回答:「不管它,按原計劃走。」
  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張景山精確地讀著秒錶。在二十三點五十九分五十八秒半的時候,於建芳果斷地舉起指揮棒。零時零分零秒,指揮棒準時起拍,《義勇軍進行曲》響徹維多利亞港,鮮艷的五星紅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冉冉升起。
  交接儀式結束后,時任外交部禮賓司司長的張業遂第一個跑過來,緊緊抱住於建芳說:「建芳,太准了!」於建芳回憶說:「可能我當時太緊張了,耳朵充血,一直覺得國歌的聲音有點小。其他人告訴我,那天的國歌格外嘹亮。」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7 01: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