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功臣還是罪人?黃克誠的談話使林彪得到公正評價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7-5-25 22: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林彪淪為叛黨叛國的罪人,那麼他在中國當代歷史上的地位如何評價?是否仍然稱得上著名的軍事家、一代名將?
    近查閱《中國軍事大百科全書》(1997版)中收錄的中國軍事人物名單:一、中華人民共和國(764人)二、中華民國(77人)

    看到有關林彪的條目,感到大吃一驚,為什麼《軍事大百科全書》竟然這樣大膽,敢於全面肯定「文革」前的林彪!
    《中國軍事大百科全書》(1997版)的中國軍事人物簡歷中關於林彪的簡歷是這樣描述的:

    林彪

    1907.12.5~1971.9.13 軍事家。原名祚大,字陽春,號毓蓉。曾用名育蓉、育榮。生於湖北黃岡林家大灣。曾在武昌共進中學讀書,1923年6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在「五卅」反帝運動影響下,參加學生運動,曾出席在上海召開的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七次代表大會。同年冬,考入黃埔軍校第4期,在校轉入中國共產黨。

    1926年10月畢業后,被分派到國民革命軍第4軍獨立團(后改編為第25師73團)任見習排長。次年4月,參加武漢國民政府舉行的第二次北伐,任連長。 1927年8月參加南昌起義,任起義軍第11軍25師73團連長。南昌起義軍在廣東潮(安)汕(頭)地區受挫后,隨朱德、陳毅轉戰閩粵贛湘邊界。1928年1月參加湘南起義,任工農革命軍第1師1營2連連長。同年4月,隨軍轉到井岡山,先後任中國工農紅軍(初稱工農革命軍)第4軍28團營長、團長,參加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反「進剿」、反「會剿」鬥爭。1929年1月,隨朱德、毛澤東挺進贛南、閩西,3月任紅4軍1縱隊縱隊長(亦稱司令員)。

    1930年6月任紅1軍團4軍軍長,1932年3月任紅1軍團總指揮(后稱軍團長),率部參加了文家市、長沙、吉安、贛州、漳州、南雄水口、樂安宜黃、金溪資溪等重要戰役和中央蘇區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曾多次指揮所部擔任戰役戰鬥的主攻任務。先後被選為中共紅一方面軍總前委委員、中共蘇區中央局委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一、二屆中央執行委員和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率部參加突破國民黨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道封鎖線和強渡烏江等作戰。1935年1月,參加了中共中央在貴州遵義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會後指揮紅1軍團參加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奪占瀘定橋等作戰。同年7月,紅1軍團在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軍會師后改稱第1軍,任軍長。9月,任紅軍陝甘支隊副司令員兼第1縱隊司令員。11月,陝甘支隊到達陝北恢復第一方面軍番號后,仍任紅1軍團軍團長,隨後率部參加了直羅鎮戰役和東征戰役。

    1936年6月,任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校長,后兼政治委員。1937年1月,紅大改稱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繼任校長兼政治委員,併兼任抗大第一分校校長和政治委員。 抗日戰爭爆發后,任八路軍第115師師長和該師軍政委員會書記,並任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和軍委前方分會委員,率部挺進華北前線,首戰平型關,重創日軍華北方面軍第5師,取得全國抗戰開始后第一個大勝利。

    1938年3月在山西行軍途中被晉綏軍哨兵開槍誤傷,返回延安治療。同年冬,赴蘇聯就醫。1942年2月回國抵達延安,參加整風運動,任中共中央黨校管理委員會成員。同年10月~1943年7月曾赴重慶,與周恩來一起就克服內戰危機,繼續合作抗日問題同蔣介石談判。1945年4月,參加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委員。8月,當選為中共中央軍委委員。

    抗日戰爭勝利后被派往山東,擬任山東軍區司令員,途中奉命轉赴東北,先後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總司令,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東北軍區、東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和中共中央東北局書記,併兼任東北軍政大學校長等職。指揮了四平、新開嶺、三下江南四保臨江和東北1947年夏、秋、冬攻勢和遼瀋決戰等重要戰役,解放東北全境。
    1948年底率部入關,任人民解放軍平津前線司令員和中共平津前線總前委書記,與羅榮桓、聶榮臻一起,統一指揮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進行平津戰役。1949年3月,東北野戰軍改稱第四野戰軍,任司令員。5月兼任華中軍區司令員,並任中共中央華中局第一書記,先後指揮了宜沙、湘贛、衡寶、廣東等戰役,解放中南廣大地區。在解放戰爭時期,他總結部隊的作戰經驗,提出了「一點兩面」、「三三制」、「四組一隊」、「四快一慢」等一系列戰術原則。他關於戰鬥作風和戰術問題的多次講話曾印發部隊指導作戰和訓練(見林彪的軍事思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后改為中南行政委員會)主席、中南軍區兼第四野戰軍司令員、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書記以及第一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等職。1951年11月,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954年起,任國務院副總理和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4月,在中共七屆五中全會上被補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9月,曾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和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58年5月,在中共八屆五中全會上被增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共中央副主席。1959年9月,兼任國防部部長,旋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主持軍委日常工作。1969年4月,在中共九屆一中全會上繼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和中央軍委副主席。

   「文化大革命」中,他與陳伯達、黃永勝、吳法憲、葉群、李作鵬、邱會作等結成反革命集團,同江青反革命集團互相勾結,有預謀地誣陷迫害黨和國家領導人,陰謀奪取黨和國家的最高權力。1971年9月8日,他下達反革命武裝政變手令,企圖謀害毛澤東,另立中央。陰謀敗露后,於9月13日乘飛機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國溫都爾汗地區機毀身亡。1973年8月20日,中共中央決定開除其黨籍。1981年1月25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確認為反革命集團案主犯。


    其實,林彪之所以能夠得到《軍事大百科全書》對林彪的歷史能夠這樣落筆,是與黃克誠的一席話分不開的。也就是說,黃克誠的講話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1985年春天,總政百科全書(按:《軍事大百科全書》成書之前,分由解放軍各大單位按條目性質分類編寫)編輯室的周之同、姚夫、李維民三人,將「林彪」條目的釋文送呈黃克誠審查,黃對他們講了如何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去評價歷史人物。黃克誠講:
  「你們寫人物誌,要學習司馬遷,他在《史記》里寫了一大群歷史人物。你們現在要用歷史的觀點,用歷史學者的態度,去評價歷史人物。不要用過去黨內鬥爭中開鬥爭會的那種過火的語言,揪出一個人就把他的歷史功績一筆勾銷了。不能只看一面,要看兩面,要全面地觀察,做出全面的評價,寫出歷史的真面目。不要受『文化大革命』中和『文化大革命』以前的一些傳統說法的束縛,要打破這個束縛。
  「林彪在我軍歷史上是有名的指揮員之一,他後來犯了嚴重的罪行,受到黨紀國法的制裁,這是罪有應得的。但是在評價他的整個歷史時,應當分為兩節,一節是他在歷史上對黨和軍隊的發展、戰鬥力的提高,起過積極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他後來對黨、國家和軍隊的嚴重破壞,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後果。這樣,兩個方面都寫明確,不含糊,才符合歷史事實。
  「在這條釋文中,你們寫了林彪在歷史上擔任了什麼職務,這是必要的。但是在擔任這些職務時,他指揮了很多戰鬥。據我了解,毛主席和朱總司令在中央根據地指揮中央紅軍作戰時,他們手下有幾個著名的戰將,一個是彭德懷,一個是林彪,一個是黃公略。伍中豪同志犧牲得早,1930年就犧牲了。黃公略也在1931年犧牲了。紅四軍是毛主席、朱總司令創建的,成立紅一軍團后,紅四軍就是林彪指揮,他是紅四軍軍長。開始時一軍團三個軍,紅三軍軍長是黃公略,紅十二軍軍長是伍中豪,後來是羅炳輝。在這三個軍中,戰鬥力最強的是紅四軍,戰功最大的是紅四軍。他死後我還是這麼說。有人說林彪不會打仗,這不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不符合歷史事實。」

  黃克誠在講了寫歷史人物時的指導思想,和對林彪總的評價之後,具體地分做三個時期,講明林彪的功績:
  「在土地革命時期,他先當連長、營長、縱隊司令,以後當紅四軍軍長。在毛主席、朱總司令領導下,指揮了不少戰鬥,在我們軍隊中,他可說是一員戰將。要承認這個事實。一軍團在我國革命歷史上,起的作用是很大的,打過很多仗,在一軍團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部隊也很多。當然主要是毛主席、朱總司令領導的,後來林彪是軍團長。在寫這一段時,我想可以寫他指揮過紅四軍、紅一軍團,在一至五次反『圍剿』和長征中,他指揮了渡江、臘子口等戰鬥。在廣西金州戰役中,他在前線指揮一軍團和三軍團一部分作戰。那時我是四師政治委員,我帶部隊到金州地區時,他指揮我們。我親自找了他,他告訴我部隊怎麼擺法。土城戰鬥是他指揮的,不過那次戰鬥沒有打好,沒有消滅敵人。總之,他是有戰績的。
  「在抗日戰爭初期,林彪指揮了平型關戰鬥。平型關戰鬥的勝利,對鼓舞全國人民的抗日信心,樹立八路軍在人民中的聲威有重大作用。這個戰鬥是林彪和其他同志一起指揮的,他是一一五師師長,聶榮臻同志是副師長,羅榮桓同志是政治部主任,不過主要指揮的還是他。毛主席、朱總司令當時都不在前線。後來有人說,平型關戰鬥打錯了。這不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當然,平型關戰鬥一方面是勝利,另一方面也有教訓要吸取,就是同日本人作戰,當時按照毛主席的方針,是不能硬拼的,盲目地拼會把我們的老部隊拼掉,當時我們沒有多大的本錢。但是這個戰鬥的勝利,大大鼓舞了全國人民,有很大的影響和意義,這是不能否定的。
    「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冬我們進軍東北的部隊是十萬多人,經過三年,到1948年的12月,部隊進關時是一百多萬人。帶十萬人進去,帶一百多萬人回來,建立了東北那麼大的解放區。當然,這不是林彪一個人的功勞,這是整個東北局和東北部隊指戰員和東北人民的功勞。但是,林彪是主要負責人,不能抹殺這一點。不然外國人會說我們寫歷史不顧歷史事實。在『林彪』這條釋文中,對他的成績需要寫具體一些,概括地寫幾句話。譬如,他與陳雲、羅榮桓、李富春等同志,共同領導了東北的解放戰爭,解放了整個東北,後來進關指揮了平津戰役,解放了華北,以後又進軍中南,直到中南地區全部解放,他才回來休息。總之,對他歷史上的成績也要概括地點出來。」

  最後,黃克誠強調對林彪歷史上的錯誤,應當做具體分析。他說:
  「關於林彪在過去歷史上的錯誤,我不知道你們寫其他人的時候,像這類問題是不是都寫上。譬如,林彪寫信給毛主席,提出『紅旗能打多久』的問題。在黨內來說,一個下面的幹部,向黨的領導反映自己的觀點,提出自己的意見,現在看來這是好事;如果把自己的觀點隱瞞起來,上面說什麼就跟著說什麼,這是不正確的態度。林彪不隱瞞自己的觀點,儘管觀點是錯誤的,但敢於向上面反映,就這一點來說,是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態度。在黨內有什麼意見就應該提出來,現在應該提倡這種精神。有些同志不敢提意見,生怕自己吃虧,這不好,提的意見不一定都正確,還可能有錯誤,這不要緊,錯了可以批評。由於林彪提了這個問題,毛主席寫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林彪不提那個問題,毛主席那篇文章也寫不出來。在黨內不隱瞞自己的觀點,按照組織系統提出自己的意見,我們應該提倡這種事情,不是批判這種事情。特別現在應當提倡這種作風。在『文化大革命中』,誰說一句就記賬,弄得誰也不敢講話,怕說錯了挨斗。據我了解,像這類事情林彪不止這一回,他向毛主席提意見還有提得更厲害的。我考慮,如果其他人的條目釋文中像這類問題都寫,『林彪』這條目也可以寫;如果在其他人的條目中這類問題不寫,對林彪也不要那麼苛刻。在我們黨幾十年革命鬥爭中,沒有錯誤的人是沒有的,沒有講過錯話,沒有做過錯事,恐怕一個也找不出來。毛主席也犯過錯誤嘛。像這類歷史上的問題,如果其他人的條目中不寫,『林彪』這一條目也可不寫。如果要寫,也要在肯定他歷史上的功績之後,再提到他在歷史上也提過的錯誤意見。至於他後期的問題,屬於另外一個性質,那不是錯誤,而是嚴重的罪行。他坐飛機外逃,機毀人亡,身敗名裂,自己給自己做了結論,這要嚴肅批判,當然也是按照歷史事實表述出來。總的來說,我的意見就是要按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用歷史學者的態度,來寫林彪的歷史。好的,壞的,兩方面都寫,不要只寫一面。」

    黃克誠是黨和軍隊的著名領導人之一,「文革」結束后復出,曾任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書記、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在1959年8月中共八屆八中全會上,他被打成所謂「彭德懷反黨集團」的成員,受到錯誤的批判和對待。「文革」中又受到殘酷迫害。但他對黨和軍隊的歷史問題和歷史人物,光明磊落,不計個人恩怨,堅持歷史唯物主義態度,不僅使得對林彪的歷史評價得以端正,而且對黨史軍史的研究編寫也有重要的意義。


來源:和訊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341

主題

1850

帖子

101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11
沙發
中南西北 發表於 2007-5-25 23:08 | 只看該作者
尊重歷史方能不被「忽悠」。好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3

主題

2563

帖子

772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72
3
MH360 發表於 2007-5-26 10:06 | 只看該作者
林彪也算一代名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15

帖子

4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3
4
customer 發表於 2007-5-26 11:16 | 只看該作者
ddd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

主題

975

帖子

23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雙料碩士(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7
5
huaxin671 發表於 2007-5-26 20:53 | 只看該作者
這才是錚錚鐵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

主題

2646

帖子

2238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4

積分
2238
6
YellowTiger 發表於 2007-5-27 00:14 | 只看該作者
叛黨叛國未必,叛毛卻可以肯定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

主題

161

帖子

11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2
7
hobart9612 發表於 2007-5-27 10:33 | 只看該作者

888

同意樓上「叛黨叛國未必」的說法,還想說是叛毛也未必,君不見毛指定的儲君都沒有好下場,林彪死後,周恩來哭得很傷心,紀登奎說總理應該高興啊,總理說你不懂。這是為什麼?按我想林彪是被毛澤東逼反的,被逼上死路,難怪林彪的老師要為他的好學生傷心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

主題

1440

帖子

35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9
8
bockstael 發表於 2007-5-29 22: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8

主題

8841

帖子

199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1
9
xinjinni127 發表於 2007-6-1 12:3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170

帖子

24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8
10
閑聊 發表於 2008-12-1 01:5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02: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