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紐約時報 美國如今恢複種族隔離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7-7-1 13: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五十三年前,最高法院在布朗訴教育委員會案(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中裁定隔離教育是內在的不平等,並命令國家學校融合。6月28日,最高法院倒戈,告訴兩個城市它們不能採取適度措施把不同種族的公校學生帶到一起。對法院,對種族平等的理念,這是悲傷的日子。

    自1954年以來,最高法院一直是國家種族融合的驅動力。它的命令要求種族隔離的公共汽車和公共建築、公園和遊樂場向所有美國人開放。事情並不總是順利:州長、參議員和憤怒的暴徒大規模抵制。但法院從沒動搖,而且在許多最重要的案子上它態度一致。

    6月28日,在首席大法官羅伯茨(John Roberts)書寫的5-4裁決中,法院激進的新多數派背棄這個光榮的傳統。法院用力強迫地方政府促進種族融合已有一段時間了(今年法院變得越發保守)。但如今它朝著相反方向前進,露骨地命令公立學校變得更隔離。

    給出多數派的第五票的肯尼迪法官(Anthony Kennedy)在某種程度上抑制了裁決,他只簽署了多數意見的一部分,並另外書寫,強調一些有限的、考慮種族的項目仍然是可接受的。但不清楚在學校推廣融合的實踐中他的分析會有多少空間。他不願意支持西雅圖和路易斯維爾相對溫和的計劃,這當然是一個令人沮喪的跡象。

    布雷耶法官(Stephen Breyer)在雄辯的異議中解釋這個裁決與歷史有多麼尖銳的割裂。最高法院常常命令學校減輕種族意識,而且它一致地決定基於種族分配,「為學生生活在多元社會作準備」是「學校當局廣泛裁量權的分內事」。

    首席法官羅伯茨曾經在任職聽證會上向參議院保證他會尊重先例。如今他急切地把先例拋一邊去,特別是布朗案。法院右翼還拋開了他們宣稱會珍視的兩外兩個原則。他們的「聯邦主義」運動,或縮減聯邦權力讓州和地方獲得更多權力,主張支持西雅圖和路易斯維爾項目。他們還本應反對「司法能動」。這個裁決就是能動的高地:聯邦法官依據憲法告訴民選的地方官員要做什麼。

    國家變得越來越多元化,但公立學校的許多措施變得越來越隔離。如今超過六分之一的黑人兒童在99%到100%少數民族的學校上學。由於法庭的裁決,重新種族隔離可能變得更糟一些。

     說這個裁決有多偏激都不為過。在異議中,史蒂文斯法官(John Paul Stevens)表示,他深信1975年(他加入法院時)沒有法官會同意今天的裁決。他還指出法院在依據布朗訴教育委員會案的同時剝奪這個裡程碑性裁決的大量力量和精神,這是「殘忍的反諷」。路易斯維爾和西雅圖的公民,以及全國其他地方的公民,在今天上班時可以思考多數派的那類言辭會令他們的學校、他們的城市更加隔離。


來源:美國《紐約時報》

星島環球網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422

主題

4013

帖子

2492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2
沙發
shanren 發表於 2007-7-2 11: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laodai 的帖子

這個問題其實如果你不生活在美國的話,很難說明白。

舉例說明:華人對孩子在學校里的表現一般期待和要求都比較高。你如果住在紐約,按照就近上學的原則,你是否願意住在一個黑人聚居的地區(黑人高中畢業的比例在50%上下,這是在學校手下留情的情況下),讓你的孩子與黑人孩子們一起上學?

進入中學之後,孩子們都到了約會的年齡。你的女兒領一個梳著怪異頭髮、頭上裹一條大褲衩、褲腿比你的褲腰肥一圈半、走路一搖三晃的黑人男朋友回來了,你是否會真心對這個黑人孩子笑臉相迎?如果已經是高中生了,有可能你女兒有時候晚上就不回來了,住在男朋友家了。你介意嗎?

你的孩子到了高中畢業該上大學的時候,SAT(等於中國高考)考了個滿分1600,但是她沒有資格進入好大學,就因為她是亞裔孩子,大學里的亞裔孩子已經太多了(亞裔=美國總人口的4%,但佔美國在校大學生的20%以上,UCLA等好學校更高,都是拼成績進去的),應該給黑人多留一些位置。所以SAT考900分的黑人孩子進了上好的大學。進大學後人家一般同時修4-5門課,中國人、韓國人、印度人的孩子還要力爭保持優秀的成績。而那個900分的黑人孩子一學期只修2門課,平均分C-。而你那學習成績歷來優秀的的孩子嘛,充其量只能進一個二流學校。

美國這種例子俯拾即是。你要是都能接受的話,那你就是真心接受種族融合了!坦率地說,上面說的那幾個例子,我一個也無法接受。所以說對於「種族融合」,我充其量也就是部分接受。這是大實話。

[ 本帖最後由 shanren 於 2007-7-2 11:39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6

帖子

5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5
3
ranger928 發表於 2007-7-2 11:2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laodai 的帖子

斷章取義的報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87

主題

6068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積分
2188
4
phtsl 發表於 2007-7-2 15:19 | 只看該作者

不容易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466

帖子

14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7
5
1989+2005 發表於 2007-7-2 15:55 | 只看該作者
laodai 和 sharen兩人的大作拜讀,最大的感受就是,不管在哪個國家,都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事,都得努力爭取進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72

主題

3463

帖子

187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73
6
愛華 發表於 2007-7-3 05:3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hanren 於 2007-7-2 11:00 發表
這個問題其實如果你不生活在美國的話,很難說明白。

舉例說明:華人對孩子在學校里的表現一般期待和要求都比較高。你如果住在紐約,按照就近上學的原則,你是否願意住在一個黑人聚居的地區(黑人高中畢業的比 ...



你不是把桔子和蘋果在比較嗎?

從政府角度當然需要促進民族融合,排除隔離。不管LAODAI是不是真心反對隔離,作為政府都必須為種族隔離作出努力。
一個需要謠言作為論據的論點是沒有說服力的。 一個經常被謠言攻擊的人應該是偉人。 一個經常散布謠言的人絕對是道德低下的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6 14: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