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毛澤東的「三落三起」 秋收起義后「臨陣脫逃」?(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07-05-29         中國新聞網


  1927年9月,毛澤東在湘贛邊界領導發起秋收起義,10月率部來到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1928年4月下旬,朱毛兩軍會師,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圖為1931年毛澤東和警衛戰士合影。中新社發中新社 攝

  中新網5月29日電毛澤東波瀾壯闊的一生中,有一段鮮為人知的「三落三起」經歷。《解放軍報》今日刊文稱,1927年大革命失敗之後,毛澤東從領導秋收起義開始,在實踐中逐步摸索形成了「農村包圍城市」的嶄新革命理論,卻遭到了中國共產黨黨內一些主張「城市中心論」的領導人的反對和打擊,而這,正是造成毛澤東「三落」的根本原因。

  第一「落」:被「開除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

  1927年秋收起義失利后,毛澤東迅速做出決斷,停止向大中城市的進攻,帶著隊伍上山,轉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地區。

  上山,是當時惟一正確的選擇,但中央卻認為他「停止長沙暴動」,是「放任工農革命軍退走」,是「臨陣脫逃」。很快,毛澤東就被「開除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後來以訛傳訛,又演變成「被開除黨籍」。這就是毛澤東的「第一落」。

  隨著共產黨領導的暴動一次次失敗,人們才逐漸認識到毛澤東是正確的。毛澤東為中國共產黨保存了實力,搞出一個工農武裝割據的成功案例,他不僅讓一些起義隊伍有了歸宿,而且為眾多的起義隊伍提供了榜樣。中央對他的處分自然也就煙消雲散。

  第二「落」:落選前委書記離開紅四軍

  毛澤東的「第二落」是紅四軍內部意見分歧的結果。由於紅軍處於初創時期,紅四軍內部對如何帶兵打仗、如何發展壯大紅軍,爆發了大爭論。在討論中毛澤東一度成了少數派。中央特派員劉安恭甚至說他是「自創體系」,是「反中央派」。紅四軍召開黨代表大會選舉前委書記時,毛澤東落選了,只好離開紅四軍,到地方工作。直到幾個月後,主持中央工作的周恩來做出裁決,對毛澤東提出的工農武裝割據思想、關於紅軍建設的一些基本原則進行了肯定,毛澤東才被再次請回了紅四軍。

  第三「落」:成為中央批判對象

  毛澤東的「第三落」情況更為錯綜複雜,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同中央在認識上的根本分歧,即以什麼方式實現中國革命勝利的問題。中央的意見仍以佔領中心城市為主,實現革命在一省或數省的首先勝利。毛澤東則堅持他的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當時從蘇聯學習回來的一些中央負責人對此不屑一顧,譏諷毛澤東:「山溝」里出不了馬克思主義!

  很快,毛澤東又一次成了中央批判的對象,被派去做地方工作。1931年11月的贛南會議,撤銷了毛澤東中共蘇區中央局代理書記和紅一方面軍臨時總前委書記職務。1932年10月的寧都會議,又撤銷了毛澤東的軍事領導職務。

  1934年,陷入敵人重重包圍的紅軍被迫長征。在生死攸關的轉折點上,歷史選擇了毛澤東,隨著毛澤東在紅軍和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的確立,屢遭挫折的紅軍柳暗花明,從此開始了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征程。(孫學寶)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21: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