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迷失在尼泊爾的小巷子里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7-5-21 13: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你打算去哪裡度假?西藏太高,香港太小,麗江太俗,歐洲太貴,這些毛病尼泊爾都沒有,那裡有的是連綿的雪山,溫暖的氣候,便宜的物價和淳樸的居民,再加上尼泊爾簽證非常容易,中國遊客不必跟團。於是,尼泊爾成了中國城市白領們最新潮的出遊目的地。

  

  加德滿都是一個謎一樣的城市,它用很多辦法讓人迷失其中。如果你第一次來加都,想靠一張地圖走遍天下,那幾乎是不可能的。首先,加都的路沒有一條是直的,而且幾乎都不是正南正北方向。其次,這些路大都沒有名稱,因此當地人指路從來不說路名,而是用某個著名的建築物來作為地標,或者乾脆只說一個區名。比如外國遊客集中的泰米爾區(Thamel)完全就是一個巨大的迷宮,你只能指望計程車司機把你送到迷宮門口,剩下的路就只有依靠自己的記憶了。

  一旦離開主幹道(整個加都也就不到10條),計程車就比不過走路了。加都居民區的道路非常窄,汽車要和摩托車、人力車和自行車爭道,困難重重。如果說在美國車與車之間的距離以米計算,北京則是以分米計算,而到了加都就必須用厘米。奇怪的是,如此擁擠的交通,卻見不到一個吵架的人。加都的司機們只會拚命按喇叭,但沒人說一個髒字。我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只能把尼泊爾人出色的涵養歸功於印度教的熏陶。

  

  這麼多汽車同時怠速的結果就是空氣污染。加都位於一個山谷的低洼處,臟空氣聚集在谷底很難被排出來。2006年亞洲開發銀行公布過一份亞洲城市污染報告,北京被評為全亞洲污染最嚴重的城市,西安排第二,排第三的就是加德滿都。加都街頭的警察全都戴口罩,而加都人也都喜歡把頭巾拉下來當口罩使,這已經成為尼泊爾年輕人的一個時髦裝束。

  加都不但空氣臟,地面更臟。如果說隨地吐痰是中國人的壞習慣,那麼隨地吐痰則是尼泊爾人的生活方式。他們站著吐,坐著吐,走路吐,從車窗往外吐,從樓上向下吐……他們甚至不是「吐」,每個人都練就了一嘴絕活,能把痰出老遠。在加都老城的小巷裡走路,即使你小心翼翼不踩痰跡,也會被從天而降的飛痰擊中身體。如果你幸運地沒被飛痰擊中,也會被從天而降的鴿子糞襲擊。加都絕對是一個人和動物和諧並存的典範,不但天上的鴿子多如牛毛,而且地上的牛羊雞狗更是隨處可見。它們在大街上隨意溜達,和汽車分享道路,和行人分享廁所——也就是街道——活得比人還自在。

  在一個家禽家畜們安居樂業的地方,人的生活大概也壞不到哪裡去。尼泊爾人生性悠閑,馬路上到處都是閑人。尼泊爾當地時間比北京時間慢2小時15分,尼泊爾人的生活節奏也比中國人慢半拍。去之前我還特意試了一下怎麼調整電子錶的分鐘數,可我很快發現,15分鐘的誤差在尼泊爾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一天中午我去泰米爾地區的一家飯館吃飯,雖然只有我一個顧客,可我點的一盤普通的尼泊爾咖喱飯居然還是等了40分鐘才上來。飯費是315盧比,我給了服務員1000盧比的票子,居然找不開,飯館的5個跑堂誰也沒有那麼多現金,只好出去換……兩小時之後我才離開這家飯館,而此時北京人已經該準備晚飯了。

  

  這白白浪費的時間本來應該用來迷失在加都老城的小巷子里,這才是這個城市最吸引人的地方。加都的老城是老北京衚衕和故宮的集合體,城內街道窄小,石頭馬路的兩旁聳立著搖搖欲墜的舊式紅磚樓,每家每戶的門窗上都能看到精美的木雕,那木雕旁邊很可能晾著一件剛洗完的衣服。每隔幾幢民居樓就能看見一座印度廟或是佛堂,佛像和神龕旁邊很可能坐著一個賣菜的小販。相比之下,老北京衚衕里的生活氣息固然濃厚,但缺乏美感。故宮雖然很美,但已經完全成了沒有實用價值的擺設。麗江古城似乎兩者皆有,但現在已經變成了人造景觀。而在加都,價值連城的歷史古迹和柴米油鹽的市井生活仍然緊密聯繫在一起。

  尼泊爾是宗教國家,宗教在尼泊爾不僅存在於文物中,而是滲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具有市民階層特有的實用主義精神。尼泊爾的國教是印度教,據說印度教有3億多個神。加都的神像多如牛毛,個個形態迥異。這些雕刻得栩栩如生的神像被供奉在同樣多如牛毛的寺廟裡,很容易讓遊客迷失其中。當地人倒是門兒清,經常可以見到過路的人走累了,在一座神像前停下腳步,花3秒鐘做個簡短祈禱,再敲一下據說能帶來好運的銅鐘,喘口氣,然後繼續匆匆趕路。

  尼泊爾人在宗教上的包容性很強,什麼神都拜,各種宗教都能在這裡和諧相處。雖然該國80%多的人口信奉印度教,只有10%左右是佛教徒,但在距離加德滿都市中心最近的那座小山上卻修建了一個富麗堂皇的佛教寺廟。因為山上住著成群的猴子,人們習慣叫它猴廟。到了晚上猴廟會點起燈火,照在山頂高聳的佛塔上,從遠處看真是美極了。

  看猴廟最好的地方就是龍游青年旅社頂層的露天吧台,這裡晚上經常聚集了一大堆中國來的遊客,圍著篝火喝酒聊天,欣賞加都夜色。聊夠了就去頂層的宿舍睡覺,這間客房編號501,有8張上下鋪的單人床,每人每天收費100盧比。住在這裡的都是真正的背包客,就是那種出門時間必須以月計的漂泊者。我住進來時候8張床全住滿了人,其中一個外號叫「小魚兒」的驢友私下裡按照房客的「神奇」程度給住501的房客排了隊:「大神」已經來尼泊爾一個月了,整天啥事不做,不知千里迢迢到這裡來幹啥;「二神」只帶了800塊人民幣就來了尼泊爾,每天用旅館免費提供的白糖泡水喝,這樣可以省一頓午飯;「三神」每天一大早就拿著本《孤獨星球指南》出門,直到天黑才回來,一個人跑遍了加都所有的犄角旮旯兒。

  

  其實最神的是這個「小魚兒」。他頭戴藏式氈帽,皮膚黝黑,留著一撇小鬍子,完全看不出是個上海小白領。他每天工作就是陪不同的人吃飯買東西,因為他天性熱情,又對尼泊爾很熟,「新驢」們都喜歡請他當參謀。其實他最喜歡做的事情不是逛街,而是爬山。自從2002年他第一次和驢友們去爬了浙江的天目石谷之後,便突然開了竅。從此他放棄了上海的鐵飯碗,當起了不用坐班的合同工,掙夠一筆錢就出來爬山。他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都是「三失」人員,就是失業、失戀、失常。確實,像「小魚兒」這樣的「三失」盲流在龍游能看到很多,能夠像他們這樣長時間出來閑逛的人最起碼得失業才行。

  比「小魚兒」更神的是龍游的老闆「土豬」。他是上海人,曾經當過兵,還在上海一家外企干過。和「小魚兒」一樣,「土豬」也是在一次自由行之後愛上了旅遊,便辭職跑來尼泊爾,和另一個名叫大勇的上海人一起開了龍遊客棧一店,取名「扎西德勒」。這家店以及相關網站很快吸引了眾多國內驢友的注意,掀起了國內背包族的尼泊爾熱。眼看生意越做越大,他們便又開了這家龍游二店。「土豬」和大勇輪流值班,一人半年。我去的時候剛好輪到「土豬」,結果第一天就碰到一夥上海遊客和「土豬」吵架,抱怨房間里沒熱水,要求退款,無論「土豬」怎麼解釋都沒用。

  「別人都覺得我一邊玩一邊掙錢,一定很開心,其實根本不是這樣。」「土豬」一臉無奈地對我說,「我現在最希望的就是接班的人快點來,我好出去玩。」這個店就他一個人管,30多間客房,80多張床,大大小小的事情層出不窮,忙得他很難找出時間騎著那輛心愛的英國摩托車去尼泊爾鄉下玩。客棧的留言簿上有人留言說「土豬」對待客人不夠熱心,其實「土豬」是把所有人當成背包客來對待,可遊客們希望面對的是一個幹練的生意人,兩者之間顯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你知道在加都每天的最低花銷是多少錢嗎?100盧比!」「土豬」給我算了一筆賬:龍游501房間每人每天收費100盧比,其中包括免費上網,以及每天早上免費提供的稀飯麵包。午飯晚飯都可以去附近的賭場吃免費自助餐,只要你能忍住不賭,就可以一分錢不掏。於是很多中國人就這樣在加都混日子,和國內相比又舒服又便宜。難怪網上流傳著一個說法:尼泊爾是最適合發獃的地方。

  我去賭場參觀了一下,還真看到了幾個來自中國的「發獃族」。尼泊爾的賭場是印度人開的,裡面不但提供免費餐飲,而且還有歌舞表演,在這裡消磨一天絕對不是難事。對於這些吃白食的客人,賭場老闆也沒辦法,因為還有更多中國面孔出現在賭檯上。他們大都是來尼泊爾做生意的小老闆,出手闊綽。這些國際倒爺大都住在另一家名叫「鳳凰」的中國旅店,平時無所事事,賭場和酒吧是他們經常光顧的地方,這些人才是中國人在加都的主力部隊。

  雖說來尼泊爾的中國人背景和目的都不一樣,可無論是背包客還是發獃族,無論是小白領還是小老闆,都能在龍遊客棧的小廚房裡找到知己。這裡隔三差五就有人自發組織聚餐,大家買菜做飯,吹牛侃山,不亦樂乎。與其說中國菜魅力無窮,不如說漢語的統治力太過強大。來尼泊爾旅遊的大多數中國遊客英文都說不好,而且尼泊爾很可能是他們生平第一次出國自助游,面對陌生的環境有點不知所措。於是,他們雖然人在國外,卻還是必須從同胞這裡才能找到精神安慰。 (文/《三聯生活周刊》)
2009,我等你……

8659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342
沙發
春江水 發表於 2007-6-5 14:24 | 只看該作者
遠親不如近鄰,是個好地方,有獨特風格,下次約可兒同行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5

帖子

1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
3
寶貝石榴 發表於 2007-6-9 16:22 | 只看該作者

一直想去

老公對這種低消費的國家天生有抵觸情緒,但他喜歡發獃,忽悠忽悠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22: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