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概念很簡單。我們已經在過去的十年裡習慣了用瀏覽器在網際網路上自由穿行。有了瀏覽器,我們可以通過鏈接從一個頁面跳轉到另一個頁面;而在此之前,網路用戶們必須鍵入他們希望訪問的具體網址。不過,瀏覽網路世界不會讓我們對所看到的東西產生真實存在感。這就像前美國國家航空及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工程師弗蘭克•泰勒(Frank Taylor)所說,信息唾手可得,不過,我們卻無法感受到強烈的地理空間感。
實際上,學術界迅速認識到了「谷歌地球」的力量。喬納森•庫珀(Jonathan Cooper)的工作是為英國生態與水文研究中心(Centre for Ecology and Hydrology)構建生物多樣性資料庫。當他看到曼哈頓的三維圖像時認識到這個技術可以為他所用。他很快編寫了代碼,允許所有人從該組織的資料庫選擇任一英國物種,然後自動將這些記錄注入「谷歌地球」,並以圖片形式表現出來(tinyurl.com/37tvk2)。
學術界還描繪出了卡特里娜颶風(Hurricane Katrina)的走向和火山活動情況,包括顯示出火山灰柱。曾擔任NASA工程師的泰勒如今將全部時間投入了「谷歌地球」博客的工作中(gearthblog.com),他喜愛的內容包括:由美國研究人員製作的禽流感在亞洲擴散的互動演示、美國大屠殺紀念館(U.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製作的令人膽寒的達爾富爾地區破壞情況的多媒體圖像(tinyurl.com/2wllwg)。另外,谷歌新近加入了堪薩斯小鎮格林斯堡本月遭遇颶風前後的對比畫面(tinyurl.com/29kvs2)。
關注「谷歌地球」的不僅僅是學術界。旅遊業也發現了它的潛力:紐西蘭的旅遊部門100% Pure New Zealand創立了一個包含旅行地點建議的圖層(tinyurl.com/37ljkm)。澳大利亞布里斯班的旅行社Clean Cruising(www.cleancruising.com.au)在「谷歌地球」上提供了其游輪航行時的圖像。該公司經理丹•羅素(Dan Russell)發現,在「谷歌地球」上看到游輪或者看到視頻畫面以後,人們更有可能光顧他們公司的網站。
不過,「谷歌地球」將會變得越來越出色,而且隨著我們日益發現數字地球的用處,我們也會懂得如何更好地利用它。電腦外設製造商Logitech推出了名為SpaceNavigator的三維滑鼠,只要掌握了使用方法,那麼只需輕按滑鼠你就可以在「谷歌地球」的三維世界中自由翱翔了。另外還有Diamond Touch,它是一種顯示在桌子表面的地圖,由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MERL)生產。1萬美元的售價並不便宜,不過,MERL研究員Edward Tse卻說,這代表著未來的發展趨勢。通過手勢和聲音控制,人們可以控制地圖的運動,並能和這張顯示在桌面上的地圖進行互動。他說,這讓人們想起過去在地圖數字化之前人們凝神細看地圖的模樣。他表示,這看起來似乎像是和地圖互動的一種全新方式,而事實其實並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