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評論:世界治理需要「中醫療法」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7-5-21 07: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news.phoenixtv.com/history/2/200705/0516_336_118928.shtml
2007年05月16日 11:31    國際先驅導報
邱炯/漫畫

張文木(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戰略問題研究中心教授)

當前美國治理世界的能力明顯下降,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明模式出了問題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今年是美國已故總統尼克松對中國的「破冰」之旅35周年。1972年2月,尼克松政府在美國深陷越戰泥潭、難以自拔的情況下,果斷地打出了「中國牌」,通過轉變美、中、蘇戰略格局,使美國擺脫困境,重整旗鼓,最終贏得了冷戰的勝利。

今天,美國在其單極世界的絕對優勢下卻再度陷入戰爭困局。伊拉克戰爭大大消耗了美國的軍事力量,削弱了它的政治意志,使美國治理世界的能力明顯下落。

美國國家戰略能力衰落   

今天,美國國家戰略能力衰落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國家戰略文化、國家戰略思維和國家戰略管理。

現在的美國人跟古羅馬人相似,有大量的外來資源供其揮霍,自己不用勞動。不勞動就沒有了智慧,尤其沒有政治智慧。美國現在每四年一次的總統大選,熱鬧猶如聯歡晚會,整個過程重表現而非重實績,選出來的多是政治表演家而非政治戰略家。這說明美國的國家戰略文化衰落。

再從國家戰略思維來看。蘭德公司作為美國的智庫,是美國戰略思維發育水平的標誌,其能力與上世紀五十年代已不可比。現在蘭德公司的報告時常大而無當,不著邊際放大炮。研究人員嚴重脫離實際,僅僅憑在學校學到的邏輯來推論「戰略目標」。小布希上任后將伊朗、敘利亞、朝鮮等「七個邪惡軸心」作為美國的戰略對手,幾年下來將美國政治折騰得疲憊不堪。這說明美國的國家戰略思維面對國際政治現實局勢的匱乏和無力。

在國家戰略管理方面,以小布希為代表的這一代政治領袖人物,政治經驗缺乏,其提出的國家戰略目標鋪天蓋地,且遠遠超出美國資源可承受的底線。

尼克松主義再現中東?   

從歷史上看,尼克松是美國歷史上比較有戰略思維的政治家,還有老羅斯福、小羅斯福、艾森豪威爾等,都是治理世界的高手。他們明白,美國是海洋國家,必須通過大陸制衡才能治理世界,美國才能從中漁利。

小布希無法在軍事上解決中東問題,便造成一種可能,就是在四五年之內,尼克松主義將在中東出現。「尼克松主義」是「美國勢力真空狀態」的另一種說法。單極霸權的過度擴張容易造成地區性反霸力量的高度聯合,而霸權撤出后留下的真空則容易出現地區性衝突——20世紀70年代尼克松主義出現之後,亞洲地區就出現衝突,比如越柬衝突、中越戰爭等。未來幾年,如果尼克松主義在中東出現,美國對其消化期大概有10年時間。

面對美國國家戰略能力的衰落,有人認為中國應該做好治理世界的能力預備。從世界地緣政治的角度分析,中國承接世界文明是有根據的。

世界上能落腳文明的國家和地區有哪些特徵呢?最關鍵是它要有一個「洲際主體地理板塊」。如果它的板塊是破碎的,主體文明就很難紮根。歷史上的四大文明中,中華文明的主導作用持續最久,就得益於它是一個洲際主體板塊。它的東面是大海,西面是高山,別人不容易進入。中國同時還有一個在當時較先進的生產方式,即小農業經濟,因此它能最快地汲取地區資源,最大限度地容納世界其他地區的文明。四大文明古國都具有這個特徵。

美國地緣政治有其不利的地方,「絕對主體板塊」的特點,使美國版圖無遮無掩,有些「光膀子」的味道。它必須將對手逼得遠遠的,為此它也得把兵派得遠遠的。這就加大了美國的防務成本。

「中醫療法」應對世界病

看看中國近百年的變化,會發現從19世紀末的衰落到新中國的復興,速度在世界史上是非常快的。如果說20世紀40年代日本勝於中國在於力,而五年後敗於中國在於智。中國人思維中有著濃厚的辯證法積澱,善候天時,善守力量邊界,準確地把握「翻牌」的時機。從1937年中國全面抗戰到1953年的朝鮮停戰談判,其間只有16年的光景,但最初「不堪一擊」的中國順勢而為反成了後來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並在朝鮮戰場上打服了曾在太平洋戰場上打敗了日本的美國。究其因,不外乎中國人有那種基於大哲學和大歷史且充滿辯證思維的文化素養。由此而論,中國「和諧辯證」的世界觀及「祖國統一高於一切」的思想,是保證未來中國崛起的文化原因。

西方文明的思維形式是形而上學的,是用成本量的增加來解決問題。這種模式曾推動過人類科學技術發展,解決了人類的機械思維勞動問題。但是這個模式的最大缺點是解決不了包括經驗在內的綜合性問題。

比如打仗,儘管克勞塞維茨的思想具有辯證特徵,但他那種打仗方式是典型的形而上學,是用量增加和「決戰」取得勝利。跟醫學上化療相似,有紅細胞有白細胞,全部殺死,活過來的一方就是決定結果的一方。東方文化不這樣,講究的是使用成本的有效性。你這兒發炎,我在那兒給你敗火,身體就平衡了,問題也就解決了。中國改革所謂「摸著石頭過河」與中醫「號脈」是一個道理,隔幾天號號脈,及時對症下藥。戈爾巴喬夫是「西醫」式改革,上來就拿刀子往心臟捅,結果將本來可醫的蘇聯硬給捅死了。

現在這個世界在發炎,「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是發炎。這病西醫已不靈了。西方人著急,動輒動粗打人。打了阿富汗、伊拉克,現在又嚷著要打伊朗。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美國這下真沒轍了。沒轍,就說明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明模式——治理世界的「西醫」出了問題。反之,近百年來東方人積極學習和掌握了西方文明優秀成果,同時也結合東方文明的優點形成新時代的東方文明,這對未來的世界治理當會做出大的貢獻。


   編輯: 胡楠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03: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