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接觸不代表接受 美國工會領袖表明訪華姿態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行行 發表於 2007-5-22 15: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正率領美國工會代表團訪華的國際卡車司機協會主席詹姆士·霍法21日強調,與中國全國總工會的「接觸」並不意味著「接受」,「接觸」並不意味著「認同」。

  美國工會代表團日前首次訪問中國,並與中國官方的中華全國總工會展開交流活動。由於美國的工會組織長期以來一直抵制中國的官方工會,因此這次訪問倍受外界關注。有分析稱,雖然這一訪問顯示美國工會組織在對待中國工會的態度上有所轉變。

  BBC中文網報道,美國工會代表團表示說,與中國官方的中華全國總工會接觸是「唯一的選擇」。國家卡車司機協會主席詹姆士·霍法說,幫助中國工人爭取更好的工資待遇,也有利於保護美國工人的利益。

  美國工會代表小組訪華期間將幫助中國官方工會提高與外資企業進行工作談判的技巧。

  霍法說:「顯然美國公司與歐洲公司來到中國,是因為那裡有許多吸引他們的東西。但如果我們能夠幫助中國人民生活得更好,那麼這些吸引歐美公司前往中國的東西就會不再那麼有吸引力。」

  美國工會領袖這次訪華的破冰之旅由「改變取勝」(Change to Win)聯盟組織,這是美國工會組織的一個聯盟。

  中華全國總工會是中國唯一的合法工會組織,擁有會員一億多人。美國工會領導人將不但與這個工會組織展開交流活動,還將會晤中國政協主席賈慶林。

  「改變取勝」聯盟總裁塔皮年(Greg Tarpinian)說,美國企業進入中國已經幾十年了,美國工會在這方面是落後了。



  一些在華美國企業,比如麥當勞以及沃爾瑪,已經與中華全國總工會達成協議成立工會。

  在訪華期間,美國工會領袖還譴責美國企業反對一項旨在保護中國工人權益的勞工法草案。

  美國勞工總會與產業勞工組織一直批評中國違反國際勞工法,中國工人的低工資、超時工作和缺乏福利導致美國公司到中國設廠,而美國本土流失100萬就業機會。

  但分析人士說,美國的一些工會開始改變不與中華全國總工會打交道的立場,轉而與之接觸對話,認為這是推進工人權益的一個途徑。另一方面,中國隨著出口量日益增大也需要與美國企業加深聯繫。

  最近,在政府的介入下,諸如麥當勞、沃爾瑪等美國跨國公司在華企業都組建了工會組織。中國領導層認為,只要工會不對其絕對權威構成挑戰,設立工會可以適度減少日益增多的勞務糾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13: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