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炮開兮轟他娘——記狗肉將軍張宗昌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07年5月16日

  張宗昌,山東掖縣人,早年流落東北為胡匪,辛亥革命后投山東民軍都督胡瑛,隨至上海任光復軍團長。

  1913年投*直系馮國璋,1921年又投*張作霖。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中,率部大敗直軍,擴充實力,改稱宣撫軍第一軍軍長。1925年4月,任山東省軍務督辦,12月與直督李景林組成直魯聯軍,自任副總司令。

  1926年,任總司令兼安國軍副總司令。1927年初,南下支援孫傳芳對抗國民革命軍。次年5月,在蔣介石、馮玉祥部聯合進攻下退出山東。后曾寓居大連、日本數年。「九-一八」事變后回國,本年9月,韓復榘指使張的仇人鄭繼成將他刺殺於濟南車站。

  1925到1926年,是張宗昌最牛的年月。多年寄人籬下的他,終於佔據了山東和河北、江蘇的一部,成為國內最有實力的軍閥之一。張宗昌的得勢,令北方數省的土匪流棍歡欣鼓舞,紛紛前去投*,害得張宗昌的部隊番號一會兒一變,越變越誇張,不長時間,十幾路軍就出來了,更加坐實了張宗昌不知手下有多少槍的傳言。

  在中國近代上千個大小軍閥中,張宗昌要算名聲最差的一位,文化程度最低,一天學沒上過,人稱「三不知將軍」: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槍,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錢,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姨太太。所謂的「不知」,實際上講他這三樣東西特別多。第一個「不知」,前面講過,投奔他的土匪流寇太多,全憑投*者自己報數,報一千增加一個團,報一萬增加一個師,部隊總是在擴軍,確實沒法統計得清。第二個「不知」也是貨真價實,張宗昌的統治,是天底下最不講規矩的統治,各種捐稅和攤派,幾乎無日無之,搜刮之酷烈,無人能及,而且沒有其他軍閥都或多或少都要顧及的鄉土情誼,對自己的家鄉也一樣下黑手。過去相聲界諷刺韓復集的事情,實際上都是他的原型(作為河北人的韓復渠,對山東倒還有幾分憐惜)。除了搜刮以外,張宗昌還有一大宗來錢的路,就是公開的走私販毒,其實這種事每個軍閥都要沾,但都沒有他張宗昌幹得這樣肆無忌憚。同樣精於此道的小軍閥孫殿英跟誰都跟不長,就覺得跟張宗昌舒心。第三個「不知」自然也不是人家冤枉他,張宗昌的確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個小老婆。張宗昌隨身「攜帶」的小老婆就很多,據說是「八國聯軍」,有好幾個國家的,此公走到哪裡都樂意將他的姨太太隊伍帶著,甚至出入外國使館也不例外,一隊馬弁和一隊姨太太,這是上過外國報紙的。除此以外,他老先生走到哪裡都要逛窯子,看上哪個女人就帶出去做老婆,租間房子塞進去,外面掛上「張公館」的牌子,再派上個衛兵,他張宗昌就算又多一位姨太太。不過,幾天以後,這個姨太太就被忘記了,衛兵開溜,姨太太再做馮婦,重操舊業。此地的閑漢再逛窯子,總會叫:走,跟張宗昌老婆睡覺去!這話傳到張宗昌的耳朵里,他也就一笑置之。

  張宗昌雖說混,但能在那個競爭激烈的時代里嶄露頭角,卻也不能沒有他的過人之處。頭一條,有點歪心計。他張宗昌治軍是一筆糊塗賬,士兵既無訓練,也無紀律可言,但他看準了那個年月中國軍人都被洋人打怕了,看到高個子藍眼睛的白人兵就打哆嗦,所以,趁俄國革命,東北充斥了流亡的白俄之機,收編了1萬多白俄兵,每仗都令這些白俄打前鋒,其他軍閥的士兵,碰上這些喪家的洋鬼子也照樣腳軟,所以,張宗昌就總是贏,從東北一直打回自己的老家山東。

  其次是有點急智,當年在張作霖手下混事的時候,張作霖委託洋學堂出身的郭松齡整肅軍隊,郭早就想拿張宗昌開刀,一次視察張宗昌的部隊,兩下一碰,話說岔了,郭張口便罵,操娘聲不絕於口。誰知張宗昌介面道:你操俺娘,你就是俺爹了!隨即給郭松齡跪了下來,害得比張宗昌年輕好多歲的郭松齡紅了臉,整肅也就不了了之了。顯然,這種急智,還得配上過人的厚臉皮才行。這樣一位大字不識一個,粗鄙而且流氓到了家的軍閥,如果有人告訴你,他做過詩,而且還出過詩集,你信嗎?別忙著搖頭,這是真的,謂予不信,先抄幾首在下面:

  其一,「笑劉邦」

  聽說項羽力拔山,嚇得劉邦就要竄。

  不是俺家小張良,奶奶早已回沛縣。

  筆者註:「奶奶」應讀作「奶奶的」,以罵娘的話入詩,真是狗肉將軍本色。

  其二,「俺也寫個大風歌」

  大炮開兮轟他娘,威加海內兮回家鄉。

  數英雄兮張宗昌,安得巨鯨兮吞扶桑。

  筆者註:起句妙,足以流傳後世。末句開始拽文,估計是經過了王狀元的修改,「吞扶桑」實際上是句當時流行的空話。

  其三,「游泰山」

  遠看泰山黑糊糊,上頭細來下頭粗。

  如把泰山倒過來,下頭細來上頭粗。

  筆者註:此詩最合古人張打油風格,但有抄襲之嫌。

  其四,「天上閃電」

  忽見天上一火鏈,好像玉皇要抽煙。

  如果玉皇不抽煙,為何又是一火鏈。

  筆者註:只有煙鬼才有如此想象力。

  據有關人士考證,在1925年張宗昌統治山東期間,曾經花重金,請出清末最後一科的狀元王壽彭做山東教育廳長,並拜王為師,讓這位狀元公教他做詩,結果是出了一本詩集《效坤詩鈔))(註:效坤為張宗昌的字),分贈友好。這位狀元據說本來不該是第一,只因殿試的時候正好趕上西太后的生日,主事的人為了拍老佛爺的馬屁,故意將個叫壽彭(壽比彭祖)的人提到前面,好讓老佛爺第一眼就看見吉利的字眼,龍心大悅。按說,雖然清朝最後一科考的是策論,但混到了狀元,試帖詩總是做得的,不知怎麼,王狀元待到教學生的時候,居然一色的薛蟠體。其實,就是不做這番考證,看著這薛蟠體的「詩」,讀者大概也能相信,我們的張效帥,的確做過詩的。

  其實,張宗昌當時不僅做過詩,而且還印刷出版過十三經,據看過張版十三經的印刷業人士說,那是歷史上印刷和裝幀都最好的十三經。在大印十三經的同時,張宗昌還讓王狀元整頓山東的教育,在學校里提倡尊孔讀經,規定學校里必須設經學課,說是要挽回道德人心。看來,我們的張效帥跟薛蟠確有不同,做詩不是和*女戲子逗著玩,主要為了偃武修文。

  軍閥混戰期間,張宗昌對白俄兵特別寵愛,當時白俄兵編為直魯聯軍第六十五師,師長為聶卡耶夫。由於人員不足,又招募一個中國兵旅以充實該師,旅長是北京俄文專修館畢業的趙亨寶,山東黃縣人。後來聶卡耶夫腿受傷,由趙亨寶代理師長。一個師中,白俄兵和中國兵的處境大不一樣。當時一般士兵都吃高梁面,沒有萊金,只是吃點鹹菜或菜湯,惟獨白俄兵每天都吃牛肉麵包,並供給青菜油料。白俄的軍官每餐都是大酒大肉,吃洋餐,更為奢華。因為張宗昌對白俄兵愛如至寶,於是人們都稱白俄師為「張宗昌的老毛子隊」,白俄官兵亦自認是「張宗昌的老毛子」。白俄兵講不好中國話,只會說:「張宗昌老毛子」幾個字。作戰期間,友軍向白俄兵問口令時,白俄兵只會說「張宗昌的老毛子」。當時有許多中國人向白俄兵開玩笑問:「你爸爸是誰?」白俄兵答曰:「我的爸爸是張宗昌!」或說:「我的張爸爸!」由此可見張宗昌在白俄兵心目中的地位。

  1926年秋,張宗昌到濟南張庄去檢閱六十五師,在檢閱白俄兵卧倒射擊動作時,有一個白俄兵在卧倒時腿一用力,將褲子掙裂露出腿肉來。張宗昌見白俄兵的軍服如此破舊,大罵總司令部參謀長李藻麟:「你他*的這總參謀長咋當的,讓他們衣服破得這個樣子!」說著,拿起閱兵台上點名用的銅墨盒就向李藻麟擲過去,並大罵趙亨寶:「你看看!你將我的老毛子弄成什麼樣子啦。媽拉巴子!」當檢閱白俄兵的一六六旅時,張宗昌不停地用俄語說:「好,好!」

  第一次直奉戰爭時,張宗昌爭取機會,平定高士賓在吉林之亂,張作霖委他任師長,兼綏東鎮守使,駐在中俄邊界,給養限額,裝備欠缺,士兵多徒手;出操時張宗昌帶領徒手士兵爬山越嶺,進行體力訓練。有一天,奇迹出現了。他在山上遙望,發現遠處山溝里躺著一個人,心覺詫異。此地人跡罕至,怎麼會有人?於是派人去察看,士兵回來報告說是個外國人,不懂中國話。從服裝觀看,像是俄國軍官。那人饑寒交迫,好像有病,快要死了。

  張宗昌親自下山去看。他早年在海參崴混,會說俄語,但俄文一個字也不識。詢問之下,這個人名叫葛斯特勞夫,曾任帝俄的白軍炮兵司令。在俄國共產革命中,被紅軍追擊,走投無路下逃入中國邊境深山中。張宗昌用馬馱他返師部,細心照料,延醫治病,十多天後恢復健康。葛斯特勞夫感謝張的救命之恩,見張的士兵缺乏槍枝彈藥,透露俄境不遠的山溝中,有一條鐵路支線,停有一列車,滿載軍火,還有大炮若干門。是帝俄軍隊丟下的,只是沒有火車頭,不能行動。如果張能派一個火車頭去拉回,軍火就是張的了。他又指出,紅軍很快會來,必須快去拉。

  張宗昌大喜,向中東鐵路要了一個火車頭,由葛斯特勞夫帶路,將一列車的軍火悉數拉回,尚有三百多名白俄士兵跟了來,張宗昌全部收留他們,編成白俄兵團,由葛斯特勞夫率領。當時白俄大量流亡到中國東北,不少是軍人,多投到張宗昌麾下,很快發展到一千五百多人,成為作戰力堅強的勁旅。步兵團團長聶洽耶夫,高級軍官有米樂夫、米海夫,和俄籍朝鮮人金鐘仁(曾任哥薩克騎兵旅旅長)、金仲衡等人。這是張宗昌改變命運的契機,有了這批傭兵,等於握有王牌,正好大展拳腳。可是他擴軍太快,糧餉不足,張宗昌便私種鴉片,販毒維持龐大軍費支出。而張作霖最討??遣散。

  張宗昌自知危機日迫,民國十三(一九二四)年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當兩軍在山海關對壘時,張宗昌一馬當先,率白俄傭兵猛攻直軍第九師,佔領冷口,突破直軍沿長城各關口防線,進兵濼縣,切斷直軍後路,致吳佩孚首尾不能相顧,全線敗退。再加馮玉祥北京兵變,直軍一敗塗地。張宗昌到濼縣,葛斯特勞夫建議組建鐵甲列車,沿鐵路線西進,占塘沽,入天津,一路南下,衝鋒陷陣,戰果輝煌,深得張作霖青睞,在非嫡系奉軍中漸露頭角。

  鐵甲列車參戰,銳不可當。那是葛斯特勞夫以俄國內戰經驗組成戰鬥行列。列車中間是火車頭,前後各掛兩節客車,供士兵食宿。客車前後各掛有頂棚鐵皮車兩輛,俗稱鐵悶罐車,車廂內加枕木牆一層,車皮和枕木牆之間實以沙土。抵擋敵人槍擊。車廂兩側有兩層槍眼,車上士兵立跪可向外射擊。車的下方有機槍掩體,每節車有四個掩體,可對外掃射。鐵悶罐車前後,掛鐵皮敝篷車各一輛,置炮一門,射擊遠方。之外前後有平板車一節,置鐵軌枕木和一應修復路軌工具。隨時修理破壞的路軌。各節車廂內裝電話,供連絡之用。

  鐵甲列車南征北戰,建立奇功,有時首先沖入敵軍車站,大殺一陣,後邊援軍始跟至。如民國十四(一九二五)年,張宗昌以鎮威軍第一軍軍長,護送盧永祥到南京任蘇皖宣撫使。齊燮元反抗,雙方開火。張宗昌的白俄傭兵開到鎮江,戰火激烈,相持不下。張宗昌坐鐵甲列車至前線督戰,白俄士兵一千餘人,不畏炮火,死傷三百多人,齊軍潰退。繼之在無錫會戰,再獲勝利。齊燮元就此下野,江南入張宗昌手中。

  ●「狗肉將軍」得意非常,坐鐵甲列車到花花世界的上海,倚紅偎綠,在*院內風流快活。他的所謂「吃狗肉」,實是賭牌九,轟動北里,張宗昌做莊,嬌娃相幫等下注,他是藉此大散鈔票,個個分吃「狗肉」。白俄傭兵更高興,因為有流落上海的帝俄貴族婦女淪入酒吧賣春,異鄉相遇親熱異常。有個肥胖的落難公主在當鴇母,建議鐵甲列車上加掛兩輛車廂,供她們食住,願意同行隨時服務,「慰勞」同鄉傭兵。葛斯特勞夫拒絕,斥駁「這還能打仗?」

  張宗昌好色,身邊姬妾數不清。白俄公主奉獻一個金髮尤物給他做小老婆,張搖頭不接受。他說:「他奶奶的!羅宋女人風騷有勁,但個個渾身狐騷臭!塗抹香水,香臭混合令人倒盡胃口。」張宗昌逗留上海四個多月,始返濟南。浙江督軍孫傳芳發難驅逐奉系軍隊,雙方在蘇皖開戰。為阻止孫傳芳向北推進,張宗昌出兵,第四十七混成旅旅長施從濱領軍,指揮作戰。但將驕兵悍,施鎮壓不住,在津浦鐵路固鎮和孫軍遭遇,不支敗退。

  張宗昌的兩列鐵甲列車自徐州出發,支援奉軍。施從濱坐鐵甲列車,不料行至任橋附近遭暗算,孫軍埋的地雷毀了列車的火車頭,列車頓時行動不得。埋伏的孫軍以優勢兵力包圍列車,猛烈攻擊。葛斯特勞夫指揮白俄傭兵,奮力抵抗。但孫軍奮勇衝殺,白俄傭兵只剩二百人,葛斯特勞夫眼看大勢已去,下令突圍撤退,他自己以手槍自戕殉職,不失軍人氣概。突圍的白俄士兵難逃狙擊,死傷累累,少數被俘。張宗昌的白俄兵團和鐵甲列車就此完蛋。施從濱被俘后遭孫傳芳槍決。這引起另一段恩怨,施的女兒施劍翹,抗戰前在天津一家佛堂內,暗殺孫傳芳。至於張宗昌也無善終,民國廿二(一九三三)年在濟南火車站被韓復遣凶暗殺。兇手自陳也是代父復仇。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0

主題

2040

帖子

416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16
沙發
搗鼓 發表於 2007-5-16 17:2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460

帖子

9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8
3
CDGLYZH 發表於 2007-5-17 14:12 | 只看該作者
dddddddddddddddd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3

主題

2563

帖子

772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72
4
MH360 發表於 2007-5-17 21:45 | 只看該作者
野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611

帖子

13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8
5
周奮池 發表於 2007-5-20 11:2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4: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