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杜月笙女兒:回大陸是父親未了心愿(組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07-05-18           東北新聞網 

  杜美如清楚地記得,杜月笙當時準備回上海定居,托《新聞報》總編錢永銘給毛主席寫回信。信寫好后這位喝醉酒的朋友卻裝錯了信封,把給毛主席的信錯裝到給蔣介石的信封里了。就這樣,共產黨沒有看到杜月笙的回信,而蔣介石看到杜月笙有回歸上海之意后很生氣。

21日下午,身著粉紅上衣的杜美如女士與丈夫蒯松茂先生乘機抵達合肥。早就在機場等候的蒯松茂先生從未謀面的四嫂及家人,和遠道歸來的親人相擁而泣。在合肥市台辦工作人員的陪同下,杜美如夫婦昨日參觀了合肥的李鴻章故居和包公祠。昨日,兩位老人前去樅陽掃墓。

1949年,年僅19歲的杜美如和她的弟弟杜維善遵父親之命來到了香港。不久,杜月笙攜杜美如的母親姚玉蘭一同來到了香港。過了兩年多,杜月笙在香港去世。姚玉蘭應宋美齡的邀請帶著杜美如姐弟倆去了台灣。1955年,杜美如嫁給了當時的台灣中校飛行員蒯松茂。


杜美如和父親

1969年,杜美如隨夫君去了約旦。在約旦國王海珊的建議下,1979年蒯氏夫婦在安曼開了約旦歷史上第一家中餐館。餐館的生意很好,而且蒯松茂夫婦已經習慣了約旦的生活方式,他們就留了下來。

2001年,杜美如才第一次回到上海。此次陪同蒯先生來到合肥探親,是杜女士第一次來安徽。

現年77歲的杜美如著裝端莊秀麗,神采奕奕,看上去只有50多歲的樣子。見到記者在為她拍照,她立刻幽默地說:「你們要為我拍得好看些啊!」

與性格開朗的杜女士相比,蒯先生要含蓄很多。飛行員出身的蒯先生看上去依然腰板筆挺,極富軍人的威嚴。

「回大陸是父親未了的心愿」

在與杜女士的攀談中,其父杜月笙是聊得最多的話題。談到對杜月笙的評價,杜美如說:「不管人們怎麼看我父親,但有一條,他始終是愛國的,沒有背叛國家,沒有像他的結拜兄弟張嘯林那樣當漢奸。」

杜月笙對他的兒女寄予很大的希望,但是,他一輩子在混世界、打天下的痛苦經歷使他不願他的任何一個子女走他的老路。杜美如回憶,杜月笙對兒女管教很嚴。儘管應酬很多,沒有多少時間和兒女呆在一起,但杜月笙總時時督促鼓勵兒女多讀書。


杜美如一家2001年在上海

杜月笙在上海腰纏萬貫,在香港時疾病纏身,日常生活還要靠朋友接濟,1951年去世。杜月笙病情漸重時,周恩來總理託人捎話,請他回大陸。但後來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杜美如清楚地記得,杜月笙當時準備回上海定居,托《新聞報》總編錢永銘給毛主席寫回信。信寫好后這位喝醉酒的朋友卻裝錯了信封,把給毛主席的信錯裝到給蔣介石的信封里了。就這樣,共產黨沒有看到杜月笙的回信,而蔣介石看到杜月笙有回歸上海之意后很生氣,這件事情留下了千古遺恨,回大陸成了杜月笙未了的心愿。

杜月笙去世后,家人把他的靈柩運到台灣。原以為很快就能安葬於大陸,所以一直沒有下葬,但後來回故鄉越來越難,就葬在了台灣基隆。轉眼已是50來年,把父母安葬於故鄉浦東,是杜女士的一大心愿。

「皇室成員是餐館的常客」

在約旦開中餐館,這個想法還是約旦國王海珊提出來的。約旦國王海珊的家族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鍾,蒯松茂夫婦就和他們交上了朋友。有一天,海珊國王在與蒯松茂閑聊時說,世界上很多國家首都都有中華餐館,中國菜真好吃,安曼(約旦首都)為什麼沒有?蒯先生聽了心裡一動。

1976年3月,蒯松茂奉調回台灣,儘管台灣當局準備提升他,但是,蒯松茂還是提出了退役申請。為了籌足到約旦開中華餐館的經費,蒯松茂一次性提取了全部養老金。

1979年,當蒯松茂夫婦在安曼開辦的第一家中華餐館開張時,五星紅旗已經取代青天白日旗飄揚在約旦,海珊家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約旦大使館的工作人員成了中華餐館的常客。

杜美如與她的丈夫既當老闆又當雜工,既當廚師又當跑堂。中華餐館始終高朋滿座,如今還在阿聯酋開了分店。

「從一個飛行員轉變成一個生意人,你有什麼體會?」記者詢問蒯先生。「當飛行員,責任太大,沒有自己長遠的計劃;而當餐館的老闆,沒有多少壓力,什麼事都可以自己做主。兩種職業各有各的特點。」蒯先生顯然對自己現在從事的工作樂此不疲。

「我們屬於絕對的統派」

在參觀合肥的過程中,杜美如夫婦不住地發出這樣的感嘆:「現在發展真是快啊!國家還是獨立了好,沒有外國人的欺凌,可以挺直腰桿做事了!」

「現在中國人好不容易站起來了,可國家不統一就讓人遺憾。」說到這裡,杜美如話題一轉:「我平生最恨李登輝啦!現在儘管陳水扁搞『台獨』,可根子還是出在李登輝。」在參觀李鴻章故居時,尤其是導遊解說《馬關條約》的時候,杜美如略帶調侃地說:「他們簽約,我們毀約。」語氣里掩飾不住諷刺和憤怒。

杜美如還談起50多年前一樁「典故」:1947年,蔣介石夫婦請孔祥熙夫婦和杜月笙夫婦到南京家中小聚,請來一名神父「看風水」。那人看后說:「你們在這裡呆不長啊。」蔣介石聽后怒氣沖沖:「我們剛從重慶回來,怎麼就呆不長啦?!」說完拂袖而去。「那神父還接著說:『今後你們會在一個島上過很多年,然後,島邊的水裡會出現一隻大烏龜,還扛著白旗。』這不就是指陳水扁嗎?」

說到這裡,蒯松茂插話說:「如果真要分派別的話,我們倆屬於統派,絕對的統派!我們唯一的希望就是早日統一,統一對中華民族有利啊!」

「合肥像美國的西雅圖」

葉落歸根。杜美如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不止一次說過回大陸定居的打算。所以,儘管在約旦呆了幾十年,杜美如一直都沒有買房子,而是租房子住。

「我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這麼多年來,我可以說是朝思暮想,常常在睡夢中想到上海。但是,平心而論,20世紀70年代以前,我們杜家的人怎麼敢回來?祖國大陸改革開放以後,我和先生早就想回來看看了,但忙於打理中華餐館,孩子又小,一直走不開。如今,兩個兒子都長大成人在美國定居,自己已經年近八旬,再不回來怎麼行呢?我曾經打算在上海買一套房子,然後把約旦、阿聯酋的中華餐館盤掉。」說起回來定居的事,杜美如一臉的憧憬。

昨天的參觀經過環城路時,滿目的蔥鬱讓杜女士很快慰,她說:「這裡有樹有水,環境很好,感覺像美國的西雅圖。」「那麼,合肥有沒有可能成為你們回來定居的地方呢?」記者問。杜女士不假思索地回答:「合肥比我想象得好,綠化很美,交通也很方便。以前,只想在上海或北京買房子,現在,合肥也是我的選擇之一!」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7

主題

303

帖子

6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9
沙發
野林隱者 發表於 2007-5-18 16:30 | 只看該作者
哈哈 真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9

主題

2880

帖子

72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28
3
東海艦隊副政委 發表於 2007-5-18 19:56 | 只看該作者
杜月笙對抗日有貢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08

帖子

8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4
4
k-maro 發表於 2007-5-18 20:17 | 只看該作者

Thank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65

帖子

23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3
5
audia6tdi 發表於 2007-5-19 07:53 | 只看該作者
黑社會中的愛國人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656

帖子

17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2
6
雨卓 發表於 2007-5-20 03:11 | 只看該作者
統派太少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3

主題

2563

帖子

772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72
7
MH360 發表於 2007-5-20 08:43 | 只看該作者
老杜的野史也不少
那個信封裝錯了,真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34

帖子

4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7
8
雲中慢步 發表於 2007-5-20 10:09 | 只看該作者
不管黑道白道,愛國就是正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22: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