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甲午探幽] 探訪大阪的清軍墓地之謎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7-5-14 14: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薩蘇的BLOG 2007-05-12 新浪BLOG

圖文作者:薩蘇


寫這篇文章純屬湊巧。

今天,和一個朋友約了會面,地點在大阪一個不大的車站,名叫玉造。我到了以後,卻接到朋友電話,說被事情纏住,要過一個多小時才能來。

於是,就沒有事情做了。好在,旁邊就是一條商店街,甚至,還有一家舊書店,於是走進去挑喜歡的翻看起來。一抬頭,看到店主的面孔,是個很老的老頭子,神色間似乎大為驚奇。

怎麼,我臉上粘了飯粒,摸摸沒有啊。

老頭子看我不明白,伸手指指掛鐘,這才恍然大悟 – 日本人的作息習慣古怪,加班到半夜,商店可是要十點以後才開門。趕緊道歉,還有點兒捨不得手上拿的一本《北清事變記事》(北清事變,是日本對於義和團運動的說法)。

那老頭子忽然問:「中國人?」

看來這輩子日語發音是不可能過關的,一聽就聽出來。點點頭 – 「是啊。」

「噢,那本書是後來的人寫的,寫得一點也不好。」

很誠實的一個店主么。薩笑了,放下書隨口問了一句 – 「這附近有沒有什麼可以轉轉的地方?」

老頭子想了想,指指一邊山上 – 那邊,有個神社。

哦,謝謝了,那我去看看。我轉身要走。老頭子接著補充 – 神社旁邊還有一個公墓。。。

怎麼會向人介紹墓地呢?這老頭子真是老糊塗了。。。但是老頭下一句話一下子就讓我改變了想法 –  。。。裡面有些中國兵的墓地,你要是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哦,大阪,怎麼會有中國兵的墓地?

看出我的疑惑,老頭子補充了一句:「是日清戰爭(日本對於甲午戰爭的說法)時候的清國兵,被俘虜的。。。」

「噢,那我應該去看看。」— 想了一下,又重複了一遍 – 「謝謝。」

清軍的士兵在大阪有自己的墓地,還是第一次聽說,他們是來自何方呢?據我所知,甲午戰爭中,確有一些清軍戰俘被擄到日本,現在京都的本願寺,當初就是關押清軍俘虜的地方。他們中的大部分,在戰後雙方交換戰俘的時候,被交換回國。不經意間,想起了《甲午海戰》,北洋水師的最後,是全軍覆沒了,有很多清軍官兵被俘,莫非是他們中的一部分,埋葬在了異國的土地上?



想著,依照店主的指點,走不多遠,一座小山上面,就是他所說的那座神社,供奉的是日本戰國時期的將軍真田幸村。



轉過神社,後面草木掩映之下,隱隱可以看到墓碑的影子 – 這,應該就是那個所謂公墓了,仔細看看標牌 – 「陸軍真田墓地」,建立的時間是明治四年,也就是一八七一年,若是這樣,這裡埋的最早的日本兵,應該還死在甲午戰爭以前,若是甲午戰爭被俘的清軍有死亡的埋葬在這裡,當不奇怪。



這時,看到路邊有一家賣祭祀品的商店,忍不住去買了一束花,一盒香,想來,葬在這裡的清軍官兵,是不常有鄉人來看望的,甚至,他們的家人,恐也不知道他們最後的歸宿。



果然,轉過草地,就是一片墓地,規模很大,不過,巨大的陵園裡面,幾乎空無一人,只聽到風吹草木的刷刷聲音。



從介紹上看,我進入的這部分墓區,恰好是日軍大阪第四師團在甲午戰爭中「戰病死」官兵的葬身之地。從歷史記載來看,沒有提到第四師團投入大陸的戰場,但一些墓碑上的記載,顯然說明他們是參戰過的。比如這個炮兵少尉,就是在「小茂嶺子」戰鬥中被擊斃。不過小茂嶺子在哪裡,又無從知道了。



這裡也不僅僅有甲午戰爭中日軍死亡官兵的墓地,還有其他時期的,比如,這個合葬墓,所葬的是九一八事變期間(日本稱為「滿洲事變」)日軍陣亡官兵,從墓碑標明的數量上看,儘管東北軍大部不戰撤出關外,但東北的抵抗力量並非不戰而降,僅大阪一地,死於此役的日軍即有四百多名。



佐官以上的有單獨的墓碑,比如這個步兵少佐。



從墓碑的記載看,此人1933年初戰死於齊齊哈爾,應該是死於馬占山將軍在黑省最後的抵抗,此後不久馬占山即被迫撤入蘇聯境內。

但是,找了許久,依然未見清軍官兵的墓地,莫非,店主所說不確。

正好有一個守墓人推車而過,便上前打探。那守墓人年紀雖然不小,但還沒有老到可能與戰爭有關,可是看著我的眼神頗有疑慮,似有些懷疑我的身份。問他名字不肯說,雖然如此,依然很客氣地回答說 – 確實有清軍官兵墓地的,如果我要找,他可以帶我過去。

一路上,問他幾個問題,雖然謹慎,依然肯一一作答。

問:這裡(甲午戰爭墓葬群)的墓碑很多,可是我所了解好像大阪部隊並沒有在那次戰爭中打什麼仗阿。(還沒說聽說大阪兵打仗從來不往前跑的)

答:是的,的確沒有打很大的仗,但是他們在去台灣打仗的時候遇到疫病,所以死了很多人。

問:這裡葬的清軍官兵,是不是北洋水師的被俘人員?

答:不是,他們是陸軍。

問:他們在那裡被俘的?

答:不知道。

問:他們為什麼沒有被交換回國呢?

答:不知道。

問:這裡共有幾個中國士兵的墳墓?

答:不多,都在那一片裡面。說著,伸手一指。



這是整個墓地最北面的一排,大多埋葬的是日軍中的輔助人員,如運輸兵,馬夫,護士等。

為何在最北面這一排呢?我自己問自己 – 那個管理員已經到一旁的地藏菩薩祠堂去了,臨走囑咐我不要點火。

想起來劉連仁講自己逃跑的一段話 – 我們小時候,一直聽說日本的北面和中國是連著的,所以逃出來就往北面跑。。。

不多時,就找到了一塊墓碑。。。



[ 本帖最後由 白頭翁 於 2007-5-14 14:54 編輯 ]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沙發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7-5-14 14:47 | 只看該作者
從「故清國」的字樣上看,這可能就是我要找的葬在這裡的清軍士兵之一了,墓主的名字,寫明是「西方診」

很快,在這塊墓碑的前面,又發現兩塊並排的墓碑。

一塊上面刻的名字是「清國   劉起得」



另一塊則是「清國 呂文鳳」 (在他的後面兩排,可以看到西方診的墓碑)



在他們兩人的對面,另有一塊,文字已經斑駁,依稀可以辨認刻的是 「故清國  楊永寬」



墓碑,都是當地最普通的石灰岩,有些部分已經酥化,看來從立在那裡,就不曾有過更換。碑文只有姓名和埋葬時間,經手單位,再無其他。



只找到了這四個人的墓碑,問之守墓人,他講也不清楚是否還有其他的清軍士兵葬在這裡。看得出他對我頗有些不信任感(我想他是疑惑我與葬在這裡的清軍官兵不可能有什麼關係。),交待了一下不要點火就走回了他休息的小房子。

走在其間,細看碑文,忽然感到有些疑惑 – 至少,有幾個謎,讓我感到難以解答

第一個,從碑文上看,劉起得和呂文鳳皆死於甲午戰爭之後不足一年,地點在大阪陸軍醫院,因此,他們可能是在等待交換戰俘期間,因傷或者因病死亡的。然而,楊永寬和西方診的墓碑顯示,他們的死亡時間在大正年間,也就是說,他們在日本滯留了不下二十年的時光。這期間他們為何不想辦法回國呢?按說,中國人的鄉土觀念是最重的。

而且,埋葬他們的單位也很奇怪,是日本「大阪在鄉軍人會」 – 一個日本退伍老兵的組織

他們是因為某種原因被扣押的呢?還是自願地留下來的呢?這是第一個謎。



第二個,他們每個人的墓碑上,都有大約三十公分長一塊斑白的痕迹,與附近的日軍夫役不同,也是整個墓地中絕無僅有的。因此我能夠輕易地找到他們。

這白色的痕迹,看來是原來是一個或兩個什麼字,後來被鑿去了。這是什麼字,為什麼只有他們的墓碑上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第三個,楊永寬的墓,顯得與眾不同。劉起得,呂文鳳和西方診的墓都是面朝西方,望著大陸的方向。狐死首丘,這很符合我們民族的習慣。然而,楊永寬的墓,卻是背向西方。是因為沒有面向西方的地方了嗎?看他背後的墓碑,是死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德國戰俘,比他死得還要晚,卻是面向西方 -- 這裡也有幾座德軍戰俘的墓冢,都是面向西方。看來,死後望著故鄉,是東西方一樣的傳統。

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覺得戰敗被俘無顏回首?



還是為了和呂,劉二人的墓碑迎面相對彼此可以地下談談心?– 三個人的墓碑恰恰是一個品字形。



還是有什麼別的說不出口的原因?想想,忽然又有了一個疑問,那就是其中叫做西方診的戰俘,是否用的真姓名。中國人中姓「西方」的實在罕見,莫非僅僅是一個表示自己來自「西方」的化名?

左思右想,終不得其解。

不想了吧,我來這裡,只不過是來看望一下這些深埋異鄉不得歸家的清軍官兵吧。

於是,我把香和花取出來,獻在他們的墓前。



對不住,沒有給每一個人買一束花,只好輪流放一下,表示一下而已。九泉之下,望祈見諒。



香,卻可以每人面前放一些。



一時間,忽然想起抗戰中粵軍軍官葉祿群在率部從潮州陣地移防的時候,記錄的當時情景:「開拔前,我叫特務長周中生買來香燭、三牲等祭品,在空地設一簡易祭台,自己寫了一篇祭文 (類似諸葛瀘水班師的祭文) ,對空宣讀:『我陣亡之戰士,隨我旌旗,逐我之部曲,一同上路,各人認準本鄉,魂歸故里,受家人四時之祭祀……』」。

對不起了弟兄們,甲午那年,咱們沒打贏。



說起來,這片墓地草木蒼翠,陽光溫暖,雖然是異國,也希望這些清軍的士兵們能夠在九泉之下安眠吧。

一旁,就是守墓人休息的小屋,也是給地藏菩薩上香的地方。那個守墓人無論怎樣,都拒絕我拍照的要求,但看到我真的是來獻祭的,口氣溫和了許多,告訴我這裡他每天都要掃的,不必擔心。



我猜他還是在想我和墓地中的清軍官兵有怎樣的關係,但亦無意解釋,只是真誠地向他道了謝。

他大體幫我解開了第二個謎 – 碑上被鑿去的,似是「降卒」二字,也可能是「捕俘」或「俘」字。現在這裡歸大阪四天王寺管理,日本戰敗前則歸日本陸軍管轄。那時他也還沒開始在這裡做事,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了,據說有一個中國將軍來日本收集索還甲午戰爭時日軍掠去的物品。這個墓地的管理部門也就將清軍官兵墓的情況造冊上報中方。此時,因為擔心「降卒」這樣侮辱性的字句引起中國方面的憤怒,故此火速將其鑿去。同時,也順便將德國戰俘名下同樣的字句鑿掉了。不過,中國將軍最終也沒有來。。。

聽完讓人不勝唏噓這件事,我還真的知道這件事。當時我國來辦理此事的並非「將軍」,而是海軍少校鍾漢波(後來的國民黨海軍永定艦艦長),他將日軍掠奪走的定遠,靖遠兩艦鐵錨,錨鏈用同樣在戰爭中曾被俘的飛星,隆順兩輪押送回國,是為中國海軍一大盛舉。然而,此後鍾卻未能獲准再次赴日繼續這項工作。因為中國再次開始了內戰,海軍也被捲入併發生激烈的內鬥,再無精力經費作此事,甚至,靖遠的錨鏈,還被某些貪婪的部員用廢鐵的價格賣給了鐵匠鋪。

那麼,他沒有再到這裡來,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而其他兩個謎,還渾然不可解。。。

正在此時,友人的電話打來,說是已經到站,讓我速去會合。

匆匆而去,又忍不住回首,默禱一句 – 國家現在比以前好了,可能的話,君之魂魄附在船上,回去應該不難,回家看看吧。



轉過圍牆,卻發現這墓地的隔壁,居然是一個兒童遊樂場。



石凳下,鴿子在悠然覓食。



忽然覺得,自己彷彿方才從百多年前的戰場,闖入了和平的現實,一時,不知道哪個更加真實。

看著遊樂場的兒童,竟有庄生蝴蝶之感。



再回首,請軍官兵的墓地,已經掩在綠樹青草之後。

只能在心底默默祈禱一句 – 願你們,在異國的土地上,安息。

[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3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7-5-14 14:52 | 只看該作者

讓人想起電影「望鄉」——

[對不起了亡靈們,甲午那年,咱們沒打贏。

再回首,清軍官兵的墓地,已經掩在綠樹青草之後。

只能在心底默默祈禱一句 – 願你們,在異國的土地上,安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7

帖子

7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1

積分
7
4
hnkfxjh 發表於 2007-5-14 16:31 | 只看該作者

燃高香一柱,願在異國的亡靈得以安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3

主題

2563

帖子

772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72
5
MH360 發表於 2007-5-14 20:22 | 只看該作者
同胞長眠異國他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344

帖子

8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2

積分
89
6
hdxk 發表於 2007-5-14 20:5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040

帖子

416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16
7
搗鼓 發表於 2007-5-14 21:14 | 只看該作者
安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23

帖子

7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1

積分
7
8
病虎 發表於 2007-5-14 23:07 | 只看該作者
很傷感,讓我想起了朝鮮戰爭中被俘的志願軍,客死台灣,能活到90年代回家的能有多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

主題

2646

帖子

2238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4

積分
2238
9
YellowTiger 發表於 2007-5-15 01:31 | 只看該作者
死在敵國者尚有葬身之地,死在故國者卻屍骨無存,能不唏噓?謹顧魂兮歸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49

帖子

18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18
10
wghyyh 發表於 2007-5-15 10:4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

主題

611

帖子

19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8
11
kai-you 發表於 2007-5-15 12:04 | 只看該作者
那時海戰還有俘虜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7

主題

1303

帖子

446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46
12
sunandshine 發表於 2007-5-15 20:15 | 只看該作者
燃高香一柱,願在異國的亡靈得以安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0: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