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日關係被忽略的黃金時代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7-5-12 11: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布時間:2007/05/09 1:25:50  作者:許知遠

一百年前的世紀末,中國知識分子曾大批東渡日本,尋找改變家國命運的重要鑰匙。在阿倍仲麻呂、鑒真之後,溫家寶提到了孫中山、周恩來、魯迅與郭沫若,也提到了日本在七十、八十年代給予中國的幫助。四月十二日,溫家寶在日本國會的演講,是中國領導人幾年以來最富感染力的外交言辭。對於中日關係,除去一九三一至一九四五年的那場戰爭之外,我們之間還有很多別的記憶。

我們差點就忘記了,即使在一八九四年的甲午戰爭發生后,中日關係還迎來了一個黃金時代。一八九八到一九一零年,是中國政治改革與社會變遷的十年,而日本在中國一連串千年未見的社會革命中,充當了楷模、朋友的角色而非僅僅是對手。

從一八九五年至一八九八年,中國知識分子對日本的態度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它由仇恨變成欣賞,這與明治維新後日本對西方的態度頗類似,失敗激起的學習慾望壓倒了簡單的民族情緒。日本人從英、美、德、荷獲取不同的幫助,而中國人則發現,比起西方,日本是一個更親切、易模仿的國家,日本的傳奇崛起歷程贏得的尊敬超過了它的侵略所致的傷害。

周樹人、周作人兄弟持續一生的對日本的親切感,代表了那一代留日學生的共同情緒。一八九八至一九一一年間,至少有兩萬五千名中國學生前往日本,他們呼吸到一股與故土截然不同的新鮮空氣,「日本政治之善,學校之備,風俗之美,人心之一」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此外,日本還為這些青年提供瞭望世界的窗口,魯迅對於西方小說的理解很大程度源於日本翻譯版本。這群知識分子移民在一九一一年後,成為中國舞台上最活躍的元素之一。他們翻譯日本書籍、教學,按照日本方式改造中國教育機構。而中國最早一批軍事領袖也同樣受惠於日本的教育,從蔡鍔、閻錫山、李烈鈞到蔣介石。

自一九零一年後,不僅在文化與軍事領域,中國人甚至參照日本模式,改革了警察與監獄系統。這種改革同樣進入司法領域,變革派大臣甚至準備推行日本式的君主立憲制,因為只有這種方式能夠更好地保存王權。

一九七二至一九八九年是中日恢復建交后的另一個黃金時代。因為一個背負負罪感的日本通過實際行動幫助了中國的經濟發展,日本人經常抱怨他們給予中國巨額援助,卻不為中國公眾所知。

而在一九八九年之後,中國經濟的快速上揚,尤其讓日本人感受到中國的威脅,同時雙方也都無法尋找到一個有效的方式來處理昔日的歷史。日本在二十世紀的中國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惡,而即使半個世紀后,中國似乎仍不願意將日本視作一個正常的國家。兩個國家都在進行著振振有詞的相互指責,但在更深層上,兩國表面的仇恨都蘊涵著更豐富的元素。

全面地審視中日兩國的交往史在今天具有彌足珍貴的意義。我們在不斷提醒自己一九三一至一九四五年那段令人憤怒的歷史外,也同樣應反思一八九八至一九一零年的黃金時代。在任何時代與任何國家,仇恨都不能解決問題。喬治·華盛頓兩百年前的表達今天看來仍正確無比:「一個沉湎於對其他民族充滿愛慕或仇恨情緒的民族,會變成某種意義上的奴隸,也就是這種愛慕或者仇恨的奴隸。」

(本文摘自《亞洲周刊》,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292

主題

3015

帖子

931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31
沙發
mengxxy 發表於 2007-5-13 21:16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分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2

主題

3015

帖子

931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31
3
mengxxy 發表於 2007-5-13 21:18 | 只看該作者
「一個沉湎於對其他民族充滿愛慕或仇恨情緒的民族,會變成某種意義上的奴隸,也就是這種愛慕或者仇恨的奴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2575

帖子

884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84
4
trump 發表於 2007-5-14 22:59 | 只看該作者
這就在於宣傳, 七八十年代時, 宣傳中日友好, 後來就變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3: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