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印核合作公開分歧 讓印度措手不及

[複製鏈接]

54

主題

406

帖子

17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響鼓嶺 發表於 2007-5-6 23: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印度當然希望既成為核武器國家,同時又把核試驗權掌握在自己手裡,但美印核合作的主導權顯然在美國。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稱,最近美印民用核能協議又有意想不到的變數。美國國務院負責與印度談判此項在印度看來極為重要之協議的副國務卿伯恩斯突然放話,指責印度設置障礙,拒不承諾「不再試驗核武器」。伯恩斯表示,如此下去行政當局恐難按照原定步驟推進該協議。

     美國政府公開分歧,使印度有點措手不及。從印度的角度看,美國的這個要求根本沒有新意。早在去年3月布希訪印雙方正式簽署協議后,美印在該問題上就有過激烈的辯論。印度認為,印度今後是否試驗核武器是印度自己的事情,與印美的民用核能合作無關。在隨後美國的參眾兩院討論中,都沒有將此作為先決條件。印度還以為這個問題算是解決了。

    而且早在1998年印度突然啟動核試驗后,美國當時就曾代表聯合國安理會向印度提出「五項基準要求」,要求印度加入《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CTBT),但遭到印度拒絕。

    伯恩斯此次表態,表明美國並沒有真正接受印度的理論,或者至少美國還是要把這張牌拿在手裡,什麼時候打,要根據美國的判斷。這給印度帶來了很大的困擾。那麼,為何美國要打這張牌呢?

     其一,在去年美印簽署協議后的談判中,美國駐印度大使發表了一個聲明說,在目前的情況下,美國只能接受印度是一個「事實上」的核武器國家。意思是只要印度不簽CTBT,美國對印度的核武器國家地位上的立場不會改變。那麼,如果印度簽署CTBT或做出「永不試驗核武器」的承諾,美國是否就打算接受印度核武器國家的地位呢?如果是這樣,美國拋出的誘餌也算是蠻有吸引力的。

    其二,從國際社會的角度看,美印核能協議到底是否會促使印度進一步開發核武器呢?基本上,凡批評該協議的人都同意印度將因此大肆開發核武器,而贊成協議者也希望印度不要趁勢而為。可見該協議對印度的核武器開發是有重大意義的,美國對此的擔心也是不無道理。

    其三,印度希望的是成為真正的核武器國家,同時又把選擇權掌握在自己手裡,頗有點「魚與熊掌兼得」的意思。但這對國際機製造成什麼樣的衝擊,明眼人都可以看出。美國或許也出於這種考量。

7

主題

306

帖子

7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2

積分
76
沙發
Inkel 發表於 2007-5-7 00:08 | 只看該作者
這一套做法是美國人常用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4

主題

645

帖子

16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0
3
zhiyuanjun 發表於 2007-5-7 13:00 | 只看該作者
印度拒絕簽署《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只不過表明其核技術的掌握的不足:不掌握用亞臨界核試驗來繼續完善核製造技術,因而只是一個"事實上的核國家",而不夠一個"核大國"的資格而已.在不進行實際核爆炸實驗的前提下,可利用三種技術手段來繼續研製和改進核武器:一是用超級計算機模擬核爆炸;二是在實驗室用特種設備進行物理模擬;三是進行亞臨界核試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306

帖子

7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2

積分
76
4
Inkel 發表於 2007-5-12 03:0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zhiyuanjun 於 2007-5-7 13:00 發表
印度拒絕簽署《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只不過表明其核技術的掌握的不足:不掌握用亞臨界核試驗來繼續完善核製造技術,因而只是一個"事實上的核國家",而不夠一個"核大國"的資格而已.在不進行實際 ...




說的很專業!

簽署這個條約之前,必要的功課是要做的,而且要做好.不然的話,尚不成熟的核技術豈不沉睡了.

印度這方面差遠了.他敢簽署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6

主題

3129

帖子

1079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79
5
紅森 發表於 2007-5-13 15:2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7: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