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共歷史研究的若干難點熱點問題 之十三:「四清」運動問題

[複製鏈接]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7-5-12 12: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3「四清」運動問題

關於「四清」運動,學術界有不少研究,除了文章,國防大學叢進教授的著作《曲折發展的歲月》、蕭冬連先生的著作《求索中國》,都有相當篇幅敘述「四清」運動的歷史。今年,中共中央黨校的郭德宏教授和他的博士生還寫了一部專著《四清運動實錄》。《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以及毛傳、劉傳、周傳也有一些文獻披露和史實敘述。

「四清」運動的過程,相關著述的描述還是大體清楚的。一個比較為研究者關注的問題是,在「四清」運動問題上毛澤東與劉少奇到底有什麼樣的分歧?

有一種說法,認為在毛與劉之間有兩條路線。從一九四九年的天津講話開始一直到六十年代,劉少奇一直有一個跟毛不同的路線,就是沿著原來的新民主主義路線延續下來,跟毛是對立的。到「四清」運動時,這種對立終以正面衝突形式表露。

這種解釋並不令人信服。不少研究者認為,劉沒有一條自己的路線。如果說五十年代初期,劉還是延續新民主主義那一套思路的話,一九五三年以後,劉也改變了,跟上了毛的思路。在社會主義的目標模式上,當時的中共領導人認識都是一致的。後來的「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廬山會議、「反右傾」運動,劉同毛至少是基本一致的,沒有什麼分歧。

那麼,劉是不是在這個時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路線呢?六十年代,劉對經濟形勢的估計、對經濟調整所應採取的措施以及某些社會關係方面調整的政策,毛的確不滿意。但是在「四清」的問題上,在對政治形勢的判斷上,在「四清」運動鬥爭的手段、政策上,劉並不比毛溫和。史料顯示,「四清」最早是毛提出的,而劉的態度也是非常積極的,後來中共中央成立「四清」、「五反」運動指揮部,劉還受命掛帥。劉對當時國內政治形勢的估計比毛還嚴重,毛判斷國家有三分之一的權力掌握在敵人手裡,劉認為還不止三分之一。而且,在手段上,劉還採取了訪貧問苦,紮根串聯,撇開基層黨政幹部,由工作隊領導整個運動等類似對敵鬥爭的做法。經濟和政治兩個方面,劉少奇的主張明顯彼此抵牾,相互錯位,這怎麼形成一條價值取向相同的路線呢?在大的戰略上,當時的中央並沒有一個什麼劉少奇的戰略、路線,中共領導人從根本上說都是按照斯大林那一套模式來搞社會主義的。針對「文革」中批判「劉少奇路線」 的說法,胡績偉先生八十年代感嘆「可惜沒有一條劉少奇路線」。

然而,正是在「四清」運動中,毛與劉的分歧越來越發展,以致在中央高層顯露出來。有研究者認為,問題的關鍵在於,對「四清」運動的指向,劉與毛不同。在劉看來,國內問題主要出在地方特別是基層幹部,劉說過要「追根子」,但也只追到地委一級。那些鬥爭手段,也是對著地方和基層幹部來的。毛則認為,問題出在上面,「中央要出修正主義」。一九六三、一九**年,毛同外賓談話,多次說中國黨內有修正主義,還說這些人中有中央委員、書記處書記、副總理。另外,關於矛盾的性質,劉認為是「四清」與「四不清」的矛盾,是人民內部矛盾跟敵我矛盾交叉;毛則認為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矛盾。毛、劉的矛盾在一九**年底一九六五年初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全國工作會議(這個會議名稱很特別,在中共歷史上獨此一次)上終於引發了正面衝突。毛捅開了和劉分歧的「窗戶紙」,說出了自己的打算:這次運動的重點「是整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就是這次會議,毛下了打倒劉少奇的決心。五年後,斯諾問毛什麼時候開始感覺到必須把劉「從政治上搞掉」,毛說:那就早啰,一九六五年一月,二十三條。
震驚的70碼。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21: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