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共歷史研究的若干難點熱點問題 之九:、「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問題

[複製鏈接]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7-5-12 12: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九、「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問題

這一直是學術界研究的重點,成果也很多。因為時間關係,這裡不做更多介紹。主要介紹兩個問題。

一個是「大躍進」期間非正常死亡人數。到現在為止,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比較值得注意的有六個數字。

第一個是《中國統計年鑒》的數字,這是官方正式公布的數字。但是只統計了一九六〇年減少人口一千萬。

第二個是中科院的報告的數字(這個報告我沒看到,是別人引用的)。大概是一個關於國情問題的報告,其中有一部分內容涉及人口,講到「大躍進」非正常死亡人口,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年三年,減少人口一千五百萬。統計口徑大於《中國統計年鑒》。

第三個數字出自西安交通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蔣正華教授(曾任國家計生委副主任,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他統計的口徑更大了,從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三年六年時間,非正常死亡人口是一千六百九十七萬。

第四個數字來自國防大學教員叢進教授。他在自己的著作《曲折發展的歲月》中說,從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年這三年,減少人口四千萬左右。這個統計口徑與中科院的報告一致。

第五個數字是來自金輝的文章。他說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年,中國大陸非正常死亡人口低限值也在四千零四十萬。
第六個數字是美國人口學家科爾統計的。科爾是美國著名的人口學家,他提供的數字是從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三年,非正常減少人口兩千六百八十萬。

需要提及的是,前國家統計局局長李成瑞對蔣正華教授和科爾教授的研究作了比較。他發現科爾教授計算的個別重要數字與有關數字之間存在難以理解的矛盾。在針對這一矛盾對個別數字作技術性修訂后,李認為按科爾教授的線性公式計算,超線性死亡人口應約為兩千兩百萬(兩千一百五十八萬)。李還認為,蔣正華教授和科爾教授所依據的資料都有高度的可靠性,兩人所採取的方法也各有其科學依據,但蔣正華教授所採用的以歷年生命表為中心,通過參數估計模型進行仔細計算的方法,科學性更高一些。(《中共黨史研究》一九九七年第二期)

我個人對二千萬以下的數字都持懷疑態度。有一個材料是半公開的,就是信陽地委一九六〇年十二月份關於信陽事件的報告。這個報告收入了國家農業委員會編輯出版的《農業集體化文件選編》一書中,報告列舉了兩個縣的材料,一個是正陽縣,最初報告的死亡人數是一萬八千人。信陽事件出來以後,揭發的是八萬人,同原來報的數字相差三倍多;另一個是新蔡縣,最初報告的死亡人數是三萬人,以後複查,揭發出來的數字是接近十萬,相差兩倍多。報告還列舉了嵖岈山人民公社(這是聞名全國的第一個人民公社)的數字,嵖岈山公社最初報告死亡六百人,複查的結果是近四千人,相差六倍多。按照《中國統計年鑒》公布的數字,取一個相差四倍的平均值來推斷的話,也不止兩千萬。當然,到底非正常死亡多少,仍要做非常艱苦的考證和調查,從多方面去統計,如公安部門的戶籍統計,衛生部門的疾病死亡統計,民政部的救濟統計等等,更不用說政府統計部門。幾個方面的數字互相作參照。再說,當年統計的數字是不是百分之百的準確,這個也很難說,所以說這是一個很大的難點。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關於「三年自然災害」的說法。「三年自然災害」是一個沿襲了很長時間的說法,當年說嚴重的經濟困難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叫做蘇聯撕毀合同,增加了中國經濟困難;一個叫做「三年自然災害」。

國內有研究者根據全國一百二十個水文站的統計資料認定,一九五八年、一九五九年、一九六〇年這三年,即便說不上風調雨順,至少沒有全國性的大的自然災害。這個統計是怎麼做的呢?就是全國氣象狀況一共可以劃為五個等級,叫做負二度區、負一度區、零度區、一度區和二度區,分別表明澇、偏澇、不澇不旱、偏旱、旱。就是說,結果越接近零度,全局性的災害就越少。在公布的從一九五四年到一九七二年長達十幾年的年份里,一九五八年、一九五九年、一九六〇年這三年,比一九五四年、一九五七年、一九六五年和一九七〇年、一九七二年都更接近零度區值。因此,所謂「三年自然災害」的說法站不住腳。這個統計是非常紮實的,是根據水文總站歷年的歷史資料來說的。對這個結論,也有研究者不同意,並且得出了相反的結論。
震驚的70碼。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7: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