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企老闆競逐黨代表 「必須和黨保持一致」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行行 發表於 2007-5-10 12: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的民企老闆越來越多地和政治發生關係。十七大前夕,隨著執政黨大門敞開,越來越多的民企老闆開始競逐黨代表,並且形成了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有民營老闆在分配入黨熱和黨代表熱的成因時提出「必須跟黨保持一致」,並強調這已經是民企老闆的共識。

  《南方周末》報道,浙江的民營企業家們,在經營企業的同時,正在經營著自己的政治地位。十七大前夕,浙江的民營企業家們激烈地競逐各級黨代表,成為一種政治現象。很多民企老闆確信,如果有政治職務,就意味著企業有更多的發展空間。他們的熱情和北京高層的政策密不可分。

  去年晚些時候,《關於黨的十七大代表選舉工作的通知》要求十七大代表中,「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以下簡稱「雙新組織」)的要佔「適當比例」。與中共中央層面相呼應,地方的黨代會也相應增加了「雙新組織」的代表名額。

  在浙江溫州,中國民營企業最發達的城市,市委組織部的一名官員承認,對溫州市參加浙江省十二大的代表名額分配,由於競爭太過激烈,名額一再增加。

  2006年10月,在十六屆六中全會上,中共中央首次明確提出了新的概念:「推進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發揮基層黨組織凝聚人心、推動發展、促進和諧的作用。」

  不到一個月後,十七大代表選舉的文件首次特別規定,省區市要有適當數量的「雙新組織」黨員代表。而黨員民營企業主,正是「雙新組織」代表所指的最主要組成部分。此後不久,中國共產黨高層多次通過各種公開場合釋放對新社會階層人士的善意。

  2006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曾慶紅在全國組織部長會議中再次強調,黨代會代表不僅要有先進性,也要具廣泛的代表性。

  「要按照中央精神,堅持代表的結構要求,注意把握代表的構成比例,儘可能做到黨和國家工作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各個層次都有代表,使代表的分佈更為科學合理,使廣大黨員的意志都能得到充分反映」。

  這些信息很快被嗅覺靈敏的溫州官員和商人捕捉到。一個例子是,2006年3月,溫州市委組織部就在浙江省設置了首個「雙新組織」黨建處,主要負責處理民企黨建問題。

  新當選的浙江省黨代表、忠義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姜忠義觀察到了上述變化。他認為,在民營經濟成為主導的溫州,「如果我們共產黨不去佔領(非公領域),其他組織就會去佔領」。

  「我們必須跟黨保持一致,這不是套話,共產黨是執政黨,否則怎麼行?」浪莎集團董事長翁榮金分析入黨熱、黨代表熱的成因時說。這已成為所有受訪民營企業主的共識。

  即使自己是義烏市政協常委,弟弟翁榮第是金華、義烏兩級人大代表,翁榮金還是全力以赴,讓弟媳陳筱斐成為義烏兩個民營企業的黨代表之一,進入執政黨的核心。

  翁榮金承認,弟媳的黨代表身份,為他更準確地把握黨的大政方針、及時調整企業戰略,提供了最好的學習機會,「黨要怎麼走,你才能怎麼走」。

  雖然他們中的大多數不願過多談論「政治的安全感」,但不少溫州民營企業主受訪時,仍會經常提起悲愴往事。1982年,開放不久的中國,啟動了 「嚴厲打擊經濟領域犯罪活動」。當時在樂清聞名一時的溫州民企「八大王」,有的亡命天涯,有的進了監獄。二十多年來,對「八大王」們的遭遇某天降臨自己身上的擔憂,如陰霾籠罩,一直盤旋不去。

  與溫州眾多企業主交往密切的溫州大學城市學院教授馬津龍認為,據他觀察,目前來看,無論是建立黨支部還是參選黨代表,對民營企業主來說,更多的還是政治榮譽。

  分析認為,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經濟的邊界和政治的邊界,肯定要重疊。「商人不可能是純粹的商人。」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的「紳商」的出現和發展已證實這一點。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03: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