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傳中國「明」級潛艇浮航穿越日本大隅海峽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行行 發表於 2007-5-9 12: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香港著名軍事評論家馬鼎盛日前引述網上消息透露,兩架日本P-3C反潛偵察機在日本南部九州島與種子島之間的大隅海峽發現了一艘中國潛艇,日本的偵察情報顯示,該艇是中國的「明」級柴油動力潛艇,可能屬於解放軍北海艦隊。

  日本偵察情報稱,該潛艇當時距離日本領海僅18公里,潛艇以浮航方式「無害通過」,同時潛艇在指揮塔上還懸掛了一面五星紅旗。狹窄的大隅海峽是公海,中國潛艇以浮航方式「無害通過」,同時也顯示海軍自由出入太平洋第一島鏈的有心有力。

  日本海上自衛隊近年來明顯加強對周邊國家潛艇的監控,對中國潛艇的動向格外關注,只要一發現中國潛艇,就會調集海空軍力長時間跟蹤監視。

  日本海上自衛隊歷來對反潛問題尤為重視,其主要水面艦艇和潛艇都是為了反潛護航作戰需要而設計。日本還擁有號稱世界第一的100餘架高性能P-3C反潛巡邏機,已構成了東亞地區密度最大的反潛網路。

  分析認為,這艘「明」級潛艇不過是一艘上個世紀六、七十代研製的常規潛艇,既沒有AIP動力系統,更不具備核潛艇長時間水下潛航的能力。中國潛艇在指揮塔上高懸五星紅旗坦然通過第一島鏈向西行駛,這樣一艘老舊的柴電潛艇就輕鬆突破了日本海自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反潛網,而且是從大隅海峽日本人眼皮底下出第一島鏈,這無異於給日本海上自衛隊一記響亮的耳光。

  從軍事角度講,「明」級潛艇此次在日本近海上浮再次證明了潛艇——哪怕是技術較落後的常規潛艇也是海里最難纏的對手。事實證明,潛艇是海軍兵器庫中效費比最高的武器。即使海軍的整體力量相對薄弱,潛艇仍然可以發揮威力。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的高級研究員邁克爾·歐漢論說,「一個沒有高技術或者過時老化的潛水艇隊伍也可以是一個威脅。如果他們躲在淺水裡或者就是『靜默』,從而難以被察覺,他們可以成功地伏擊敵人。」

中國「明」級潛艇小資料:

  「明」級潛艇為中國自行研製第一代常規動力魚雷攻擊潛艇。該艇第一次採用了尖尾線型,合理布置了上層建築的管路和閥件,縮小了甲板的空間,改進了流水孔,設計了高效率螺旋槳等。採用了航向自動操舵儀和深度自動操舵儀,在所有航速範圍內潛艇保證有正常的操縱性。

  首制艦為ES5C型、修改後至1979年為ES5D型、1983年後為ES5E型,現役15艘(233: 1971年7月下水,1974年4月入役,武昌造船廠342:1972年9月下水,1974年11月入役,江南造船廠352、353、354、356、 357、358 359、360、361、362、363)

  性能參數:

  排水量:1584噸(水上);2113噸(水下)
  主尺寸:長76米,寬7.6米,吃水5.1米
  潛深:300米
  主機:GE390-ZC-1型中速柴油機,5200馬力,單軸、單槳
  航速:15節(水上),18節(水下)
  續航力:9000海里/19節
  編製:57名(其中軍官10名)
  武器:8具魚雷發射管,16枚魚雷(或32枚水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8: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